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消费者怀旧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社会显现的怀旧心理推动了学术界对消费者怀旧现象的理论研究,使之成为消费者行为领域的新兴研究主题,有其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基础。消费者怀旧是一种对事物的喜爱,而且这些事物更常见于人们比较年轻的时候。消费者怀旧文献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消费者怀旧的内涵、诱因、怀旧相关的消费偏好和行为三大方面。未来研究可以从跨文化角度和群体层面及其他几方面深入分析怀旧的作用机理及其营销效应。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龄消费者品牌偏好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华老字号品牌历史悠久,承载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具有良好的社会评价,深受老龄消费者的喜爱.本文从怀旧倾向的视角分析老龄消费者对中华老字号品牌偏好的影响原因,并从企业营销策略的制定和中华老字号品牌的发展得到了启示.  相似文献   

3.
倪清燃  张根荣 《经济师》2008,(2):253-25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蓬勃的发展。主要从网络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影响网络消费者购买的因素和网络消费者的购买过程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消费人群的增加,消费者购买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有利于企业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文章分析了网络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特点,阐述了影响网络购买行为的因素,进而提出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5.
消费者环保购买行为的决定因素的研究重心出现了从“人口统计要因”向“消费者个性及价值观要因”再向“消费者的心理要因”逐步转变的过程。本文通过总结既存研究中的决定因素,指出围绕着“消费者心理因素”而展开的研究将是今后消费者环保购买行为相关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6.
杨淼  乔魏若寒 《技术经济》2023,42(5):201-212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产品营销不仅需要满足物质需求,还要满足心理和精神需要,品牌跨界联名营销成为当前正在快速发展的产品营销模式之一。品牌联名产品作为近年来年轻人消费群体偏爱的产品类型之一,未来发展势头不容小觑。本文基于消费者感知价值理论视角,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构建“品牌联名产品属性—消费者感知价值—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理论模型;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运用SPSS和Mplus软件对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在进行品牌联名时不能一味追求名牌效应,而应从消费者感知的情感价值、社会价值和成本水平入手着重提升产品内在价值;在寻求品牌联名时应优先考虑品牌联名双方的价值适配性;灵活适度使用限量供应、提高产品价格等营销方式。本文研究一方面从品牌联名产品属性角度拓展了消费者感知价值及其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内容;另一方面为企业开发品牌联名产品从消费者感知价值角度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领域根据价值正负变化方向的不同将情感细分为正向情感、负向情感和中性情感三种类别。相关研究证明,正向情感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产生有正向作用;反之,负向情感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产生有抑制作用。以往对消费者情感与消费者购买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在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总框架下进行的,将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行细分,从中选取冲动型购买行为和重复型购买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梳理消费者情感对于消费者这两种购买行为的中介作用,并阐述现有不足与未来发展、研究的可能趋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线下为主的体验消费备受冲击,以网购为代表的“在线经济”迅速驶上增长轨道,以短视频、直播带货为主的新型“宅经济”更是迅速崛起;消费者在电商平台实施线上购买行为时还会受到第三方即时评论、平台物流效果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影响因子较多,实验进行变量控制时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8.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在近几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计划购买率减少而非计划购买上升。本文针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进行分析,以便针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9.
10.
北京市安全农产品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欧阳  唐熠坤  陈晨 《经济研究导刊》2009,(20):201-202,213
安全食品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相关企业在扩展业务的时候,要选准目标市场,注意加强客户管理,培养顾客忠诚度;要加强品牌管理,树立质量卓越的品牌形象;要建立相关可追溯体系并进行相关的认证,提升产品形象;要注重对消费者的教育营销,提高其对安全食品的认知程度,提高其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11.
利用北京市实地调查的495份消费者问卷,选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品牌可追溯性信任对消费者猪肉消费行为的影响,定量分析了品牌可追溯性信任变量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以及不同追责意识下品牌可追溯性信任变量对消费者品牌猪肉购买行为影响的差异,全面考察了消费者品牌猪肉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消费者普遍倾向于购买可以明确识别品牌的猪肉,且多数消费者将之转化为行为习惯;消费者对品牌可追溯性的信任度整体较高,大多数消费者相信对可以明确识别品牌的猪肉比不能明确识别品牌的猪肉更易追查到安全事件责任人;消费者对品牌猪肉可追溯性的信任程度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猪肉的购买行为,忽略品牌可追溯性变量的内生性会明显低估该变量对消费者品牌猪肉购买行为的影响;品牌可追溯性信任变量对具有追责意识消费者品牌猪肉购买行为的影响不管是显著性还是作用程度都要明显高于不具有追责意识的消费者;购买成员、性别、年龄、是否有小孩等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猪肉的购买行为。因此,政府应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化建设,通过多样化渠道的宣传和引导来增强消费者的追责意识和维权意识,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12.
食品安全治理中的消费者行为及其引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治理食品安全市场、恢复食品安全供给绩效已成为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课题。人们普遍提出治理食品安全政府责无旁贷。对此,笔者没有异议。但是考虑到政府治理力量的作用过程和治理效率,笔者认为,重视消费者的治理力量才是政府力量得以充分发挥的必要前提。本文从消费者的行为表现——消费者麻木与敏感来考察消费者的治理力量及其对政府治理力量的影响,并从制度建设角度提出加强消费者治理力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网络购物体验是消费者重购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购物体验作为外在刺激因素,不能直接决定顾客对老产品的再次选购,本文引入消费者怀旧心理这一内在驱动因素,构建起虚拟体验-怀旧心理-购买意愿理论模型,并通过量表测量检验了可用性体验、交互性体验等七个体验因子和怀旧心理想象、怀旧情感反应等两个怀旧变量与购买意愿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杨晓燕 《经济经纬》2003,13(1):56-58
消费者行为研究建立在广泛的理论基础上,它需要从许多学科中吸取概念和理念。西方消费者行为研究路线基础上有两个,一是实证主义路线,二是阐释主义路线。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有微观和宏观之分。香港及台湾学者比较早开始对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国内的消费者研究则刚刚起步。  相似文献   

15.
中国消费者信心与消费需求拉动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茂 《经济经纬》2006,13(1):21-23
美英等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CCI)可预测消费者的行为,也可为宏观经济提供信号传导功能。应用格兰杰因果检验与回归分析,笔者对我国 CCI 与京、津、沪、穗四大城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 CCI 与北京、天津的消费需求存在显著的预测和单向信号引导关系,与上海、广州的消费需求不存在显著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进城农民工虽然仍受到农村传统消费观念的深刻影响,但城市现代文明生活的经历,也使得该群体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应对进城农民工的消费行为进行积极引导,以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现代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17.
经济波动与消费结构变迁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赜琳 《财经研究》2008,34(4):105-116
文章利用1981-2006年中国实际经济数据,实证研究了经济波动与消费结构变迁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一是各类消费品价格易变性普遍大于产出,且以住房、家庭用品和交通为代表的耐用品价格波动普遍小于以食品为代表的非耐用品价格波动;而消费量的易变性则相反,这一波动特征事实普遍存在于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则相反。二是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波动与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相互影响和促进,在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需要对消费需求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8.
城乡居民消费行为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以预防性储蓄理论为突破口,将城乡居民消费行为放在同一个理论框架中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消费更为谨慎,对利率的变动相对不敏感,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较大;但消费惯性和制度变迁因素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动商务环境下,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行为越来越普遍,围绕着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行为影响因素,提出了4个假设,通过对样本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对假设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多渠道自我效能和社会影响正向影响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行为意愿,感知风险和转换成本负向影响跨渠道购买行为意愿,以期为企业制定多渠道营销策略和进行多渠道顾客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消费者权益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者权益问题伴随消费的作用与意义日益突出而越来越重要,有必要从经济学上专门进行分析。从此出发,运用成本一收益分析等方法和理论,探讨消费者权益问题的性质、经济学实质、效应、特征及解决的经济学取向,使对消费者权益问题的了解与解释体现出更多的经济学特色,从而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中能较明快和更有效地把握它、解决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