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区域品牌效应是建立在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品牌形象和原产地等概念基础上的,区域品牌形象处于强势,这个区域中的企业品牌就很容易被市场上的消费者接受。文章研究了区域品牌效应形成的条件,并且分析晋江已具备以“体育”为内容发展区域品牌的条件,提出其拓展区域体育品牌效应的主要途径——当地政府担当主体责任人把重点放在区域品牌形象提升方面,形成在消费者熟知并且认同的区域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联想公司和安踏公司赞助体育活动为研究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等分析方法,就赞助传播度对赞助企业品牌知晓度和品牌共鸣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赞助传播度对赞助企业品牌知晓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其品牌共鸣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赞助品牌知晓度越高,消费者对赞助品牌的共鸣度也就越强;消费者对被赞助活动的偏好程度在赞助传播度影响赞助品牌的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彭志红 《生产力研究》2013,(12):152-153,186
在高密度的各种品牌传播形式的冲击下,消费者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由于消费者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获取的品牌信息越多,越会稀释自己已有的品牌结构。如何让消费者对品牌情有独钟,形成品牌忠诚,是本文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林斯特龙对感官品牌研究的理论,结合本土的实际营销环境,研究听觉传播、视觉传播、触觉传播、嗅觉传播、味觉传播及通感传播等传播策略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国外旅游质量研究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质量是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地区与国家旅游产业赢得竞争优势的源泉。文章通过对国外旅游质量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研究内容聚焦于旅游质量的定义、维度、测度与质量证书,旅游质量与价格以及品牌的关系,旅游质量对消费者的影响,旅游质量对旅游企业与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旅游质量提升路径等七个领域。基于国外研究现状,本文也提出了三个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区域品牌效应是建立在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品牌形象和原产地等概念基础上的,区域品牌形象处于强势,这个区域中的企业品牌就很容易被市场上的消费者接受.文章研究了区域品牌效应形成的条件,并且分析晋江已具备以"体育"为内容发展区域品牌的条件,提出其拓展区域体育品牌效应的主要途径--当地政府担当主体责任人把重点放在区域品牌形象提升方面,形成在消费者熟知并且认同的区域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6.
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被唤醒,消费者在品牌选择的过程中会考虑到品牌的行为是否有利于保护环境.一些高端的品牌往往环保意识比较突出,在传播过程中会强调品牌的生态功能.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品牌生态行为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的品牌情感和品牌信任,研究也发现品牌生态行为也使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评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品牌的生态行为可以有效促进消费者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7.
陈珊珊 《生产力研究》2014,(12):115-118
在新媒体背景下,纺织服装品牌传播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新媒体不仅是品牌传播载体,也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进行信息收集和获得有效信息反馈的渠道。世界一体化背景下,服装企业如何寻找精准客户,如何高效率传播信息并且最大可能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文章为此做出了一些积极思考与探索,为纺织服装企业提升服装品牌影响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现代的服装行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虽然设计师在服装品牌中的作用非常关键,但是再好的服装也需要营销.文化营销就是让服装当中承载的文化通过有创意的传播和辐射传递到消费者心中,让消费者对企业文化产生认同,对企业产品形成好感,进而信任企业品牌. 文化营销的内涵和类型 文化营销的含义目前可以这样定义:企业经营者为了更好地实现市场交换,在经营过程中首先深刻理解企业品牌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所实行的文化规则和借助的文化载体,然后有意识的将文化因素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不断创新文化的表现形式,以提升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从而实现企业,消费者和社会的和谐共赢.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品牌可谓企业竞争制胜的法宝,任何企业要占领市场、赢得客户无一例外地要在创立品牌、打造驰名品牌上下力气、做文章。文章从消费者和企业这两个角度,论证诚信文化铸就驰名品牌,构建诚信文化对品牌发展的重要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吴兆春  刘若斯 《生产力研究》2011,(12):284-285,288
文化影响管理和市场营销理论已经成为人们共识。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关注到文化式品牌塑造、品牌文化生成及传播等"文化营销"的问题,文章系统梳理了文化式营销的理论基础、相关研究,并预测未来研究方向,为文化式营销理论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陈桃红 《生产力研究》2012,(5):170-171,178
文章以女性护肤品为例,通过模糊聚类综合评价和分析,划分了我国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三大细分市场,即国货崇尚族、国货中立族和国货淡漠族,并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对策认为:低端国产品牌应低价渗透并运用公共关系扩大影响力,保持并提高"国货崇尚族"的忠诚度;中档本土品牌传播通过对比诉求优良的品质,引导和建立"国货中立族"的消费信心;高端的国产品牌依托文化内涵提升品牌价值,从长远战略上转变和培育"国货淡漠族"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12.
基于企业文化的品牌传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英 《经济问题》2008,341(1):69-71
品牌传播关注外部效应,企业文化注重内部管理,两者看似不相关,但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达成相互统一,这样才能通过平衡外部效应与内部管理之间的关系,有效地拉动企业成长.在分析了企业文化对品牌传播理念、品牌传播实体和品牌传播行为的影响后,提出了基于企业文化的品牌传播流程.  相似文献   

13.
消费者依恋相关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依恋理论在营销领域的应用,消费者依恋成为更为清晰解释消费者与企业、产品或品牌之间情感纽带关系的概念。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关于依恋、成人依恋、品牌依恋、消费者依恋等相关文献进行整理,论述了消费者依恋的概念界定、维度及测量方法以及消费者依恋的形成机理,试图为这一构念更为广泛地应用于消费者与品牌之间关系的研究中理清思路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品牌文化建立在企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分析企业品牌文化的构建同消费者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的品牌文化建设思路。结合目前构建企业品牌文化所出现的问题,根据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便企业选择和寻找合适的品牌文化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社会企业通过哪些模式提升社会影响力?不同模式的提升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关于上述问题目前缺乏适用的分析框架、测量指标以及实证研究。文章旨在弥补上述研究空白,通过对全国309份社会企业问卷调查数据的量化分析,揭示我国社会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提升模式的整体特征,探讨不同模式对提升效果的差异化影响。主要研究发现如下:其一,社会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提升模式呈现多样化发展,其中“组织内部(直接)模式”(即能力建设和组织增长)的采用率高于“组织外部(间接)模式”(即契约合作与知识传播);其二,多数社会企业混合使用多种模式,而模式的多样化程度对提升效果产生正向影响;其三,组织外部(间接)模式对于提升效果的贡献大于组织内部(直接)模式。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社会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实践中存在着“发展悖论”,对此,文章最后提出了具体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程燕蓉  潘孝富 《经济视角》2012,(3):50-51,49
随着脑科学的兴起与发展,基于脑科学的营销策略研究成果日益丰硕,并为科学地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了依据。特别是在市场营销学和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各个领域中获得了迅速地发展。本文主要介绍基于脑科学的品牌策略中关于品牌人格化、明星效应、品牌延伸和品牌影响力几个方面相关研究进展,为探究消费者行为与营销策略研究拓展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闫幸  徐聪 《经济与管理》2022,36(1):34-39
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环境下,微电影广告相对于文字广告和长视频更易于被消费者接受,微电影广告已成为企业重要的品牌传播手段.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理论,对300名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探析微电影广告特征对消费者品牌传播和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电影广告的艺术性、思想性和契合度正向影响品牌传播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其中,契合度的影响最大,思想性的影响次之,艺术性的影响最小.企业应在社交媒体上围绕微电影广告与消费者展开互动,注重微电影广告的人文内涵和公益情怀,同时将商业性和艺术性有效结合,提升微电影广告的营销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波  王洁 《时代经贸》2010,(2):76-78
文章首先界定了雇主品牌的概念,进而明确其与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的关系;接着分析了最佳雇主的特征及我国企业建设雇主品牌的情况,用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最后介绍了创建和提升雇主品牌的关键,通过转变企业用人观念、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改进企业沟通机制、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等措施进行雇主品牌的创建和维护。  相似文献   

19.
以往对微博内容的研究往往建立在IPA框架、互动风格框架和ICA框架之上,鲜有人专门涉足非品牌信息微博这一类别,已有零散研究也多关注其对消费者互动的影响,忽略了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等品牌资产的作用机制.通过1个预实验和3组正式实验,探讨了非品牌信息微博作用于消费者感知的心理机制及其在社交网络内容策略中的使用边界.实验结论显示:非品牌信息微博能缓解消费者的抗拒心理,提供更高的感知自由度和微博账号态度,并最终提升品牌态度.同时,消费者调节定向模式对这一作用过程有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合理规划和管理非品牌信息内容,同时拓展和丰富了品牌微博的研究范围与成果.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6,(11)
当前微博营销在我国获得迅速的发展,它的商业价值也愈发受到企业的重视。文章以企业微博营销为研究情境,将企业微博内容的真实性、专业性、人性化、消费者品牌信任及品牌忠诚置于一个研究框架内,建立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并结合企业在现实运用微博营销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