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娥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8,(1):154-156
语篇组织规律与其特定的思维模式密切相关,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思维模式的差异:中式思维呈“螺旋型”,英式思维呈“直线型”的逻辑特征,从而造成语篇模式的差异:中式喜爱“归纳式”语篇型,英式偏爱“演绎式”的语篇型。这些差异对大学生英语写作产生了影响,出现了“负迁移“的现象。因此,要写好英语作文,学习者必须学会用英语语篇模式来构建自己的文章结构的写作策略,使其易于写出本族语风格流利的英语作文。 相似文献
2.
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中国学生常常把母语的语言知识运用在大学英语写作过程中,这对英语写作产生了负迁移现象。文章从构思模式、篇章衔接、句子结构和词汇构成等分析并阐述了母语负迁移现象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继而提出了消除负迁移现象的可行性措施和手段,设计出了中心突出、行文贯通、句法错落有致、用词准确的英语写作思路 相似文献
3.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在语言表达形式上的映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英民族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是语言习得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为此,英语学习者应该在思维和语言辩证统一关系理论的指导下,从不同角度对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详实的实例进一步感知该差异在语言表达形式上的映射。其目的旨在培养英语学习者洞察思维差异的自觉意识,从而逐步容忍、顺应这些差异,最终养成用英语思维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4.
陈晓娇 《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109-110
英语写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英汉语言相互碰撞的过程。掌握英汉两种语言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对于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运用英汉语言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微观角度,即词汇,语法,语篇及修辞的角度对大学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相应的提出了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李媛媛 《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要提高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的技能,讨论教学方法的运用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对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讨论和学生之间的分组讨论以及它们对学生作文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其作用形式不同总结出回忆性写作和归纳性写作两种写作模式。从而得出结论:写作之前的讨论是一种很重要的基础性的语言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和学生的写作关系十分密切,对学生的作文质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大学英语写作是检验大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是衡量大学生英语综合水平和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从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情况来看,学生写作部分的平均得分率一直较低.这反映出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相对薄弱.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难以避免地出现写作错误,从而直接影响写作得分,继而影响考试最后得分.因此写出一篇文章切题,表达完整,语言流畅,语法错误较少的文章显得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障碍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形成大学英语写作教学障碍的原因多种多样。英语教学本身的缺陷和误区、英语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和语言习得理论知识不足、忽视英汉语之间的差异和对化素养的培养是形成大学英语写作教学障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周星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6(2):114-115
大部分参加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还没有达到对整篇章用英语谋篇布局的水平,如果按母语写作方式,即用母语写作方式,即用母语审题、谋篇、造句,然后再按照英语写作风格,扣住谓语动词将之译成英语章,这不愧是中国学生写英语作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王鑫 《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4):90-91
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均衡发展对学生学好英语具有深远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两种思维风格的学生能够彼此学习,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