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周五七  聂鸣 《财经科学》2012,(10):73-83
本文将能源与碳排放统一纳入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模型,使用全局DEA方法及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1998-2010年低碳导向的工业行业绿色TFP增长及其来源构成,并通过核密度估计分析其动态分布特征。结果发现,低碳导向的工业行业绿色TFP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演化轨迹,但工业绿色TFP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技术效率整体上拖累了工业绿色TFP增长;轻工业绿色TFP增长及技术进步显著优于重工业,采掘业与公用事业行业绿色TFP没有得到显著改善,绿色TFP增长及其来源的行业差距有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转型是一国经济增长和碳排放增长逐渐脱钩的过程。本文以GDP碳排放强度为切入点,分解了GDP碳排放强度的两个因子——能源效率、能源碳强度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程度,并结合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日韩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动的背景,比较分析三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轨迹和驱动模式,为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碳源—碳汇模型,测算并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2007—2017年土地利用的碳收支量,并在此基础上应用LMDI分解模型与Tapio脱钩模型对土地利用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经济增长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2007—2017年,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的净碳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9.79%;(2)经济发展水平与建设用地规模是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增长的正效应因素,碳排放强度与土地利用效率是抑制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增长的负效应因素;(3)10年间,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除2009—2010年、2015—2016年呈现扩展连接外,其余年份处于弱脱钩状态。最后,从碳减排与碳增汇视角提出土地低碳利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工业能源消耗碳排放行业差异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可文  苗长虹  尚文英 《经济地理》2012,32(12):15-20,33
通过对1999—2010年河南省工业行业能源消耗碳排放行业差异的分析,发现工业直接碳排放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实现碳排放的"脱钩";采矿业能源消耗的直接碳排放量逐渐增长,已成为工业直接碳排放量快速增加的重要驱动行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直接碳排放的速度有减缓的趋势;工业行业间直接碳排放存在明显差异性,可以划分为直接碳排放量和直接碳排放强度都较高的高碳行业、直接碳排放量较大和直接碳排放强度较低的中碳行业、直接碳排放量和直接碳排放强度都较小的低碳行业以及直接碳排放量较小、直接碳排放强度较高的碳排放关注行业4种类型,并且河南省具有专业化优势和比较优势的行业大多集中在高碳部门。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工业分行业的间接碳排放,发现产业部门关联效应所引发的间接碳排放不容忽视,并且在一些行业中占有较高比重。针对工业内部碳排放的行业差异性,应有效协调工业化进程与节能减排的关系,针对行业特性来制定减排政策。  相似文献   

5.
利用广东省1987~2011年的能源、经济、对外贸易样本数据,采用ARDL模型定量研究对外贸易、能源结构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边界值F计算表明,对外贸易、能源结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量之间呈现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在长期关系中,对外开放度对碳排放量的影响不显著。对外开放度对碳排放量的短期影响影响为负值。能源结构对碳排放量的长期影响为正值,而短期关系为负值。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长短期弹性系数均为负。因果关系表明,碳排放量和经济增长,能源结构和经济增长,能源结构和对外开放度之间均存在双边因果关系。同时,存在从对外开放度到经济增长,从碳排放到对外开放度,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能源结构、对外开放度的单向因果关系。广东省在制定低碳发展和经济增长政策时,首先,要考虑能源结构优化,降低能源结构中高碳能源的消费比重,降低能源强度,提高能源效率。其次,要改变传统粗放型发展对外贸易形式,推行具有"低投入、低能耗、高效益"特点的新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区域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测度了1995—2008年中国29个省市的碳排放量,分析了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通过构建“LMDl分解模型”,将各地区人均碳排放分解为人均GDP、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等影响因素,同时将能源强度进一步分解为各产业能源强度和产业结构两类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几类因素对各省市自治区碳排放增长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但从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看,人均GDP是促进碳排放量增长的决定因素,能源强度下降是抑制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而能源强度变化主要由工业部门能源强度的变化决定,产业结构变化通过促进能源强度的增加,间接推动了碳排放量的增长。能源结构推动了碳排放的增长,但影响程度较小。现阶段应根据各地区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碳排放增长的影响因素,制定差异化的区域碳减排政策,包括:优化区域能源结构、降低区域能源强度、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区域低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数均值迪氏分解法计算出了山东省1984~2008年的碳排放量,然后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出口贸易与碳排放之间的动态关系。结论显示:3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出口贸易是山东省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而经济增长不是碳排放的原因。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假说在山东省成立,山东省也是碳污染的天堂和转移排放的对象,但山东省的经济增长和环境关系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高收入阶段的情况,环境质量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得到改善。山东省可通过发展减排和贸易减排的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盛泽 《经济师》2011,(7):96-97,99
在世界范围内,低碳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共识。文章对无锡工业能源消耗状况、能源结构、碳排放和产业结构关系进行分析,并根据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对无锡的碳排放进行测算,得出结论:无锡1995年至2008年碳排放年增长率达13.77%,相比发达国家碳排放强度较高。通过建立模型进一步分析无锡碳排放因素,从工业角度对无锡市低碳经济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并对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强度、单位能耗碳排放量、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国际贸易分工等方面探讨了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对STIRPAT模型进行了扩展,利用1990~2008年浙江省的统计数据,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贡献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能源强度、人口规模、单位能耗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总量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人均实际GDP的影响最大,能源强度的影响较大,人口规模和单位能耗碳排放量的影响较小,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最小,而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国际贸易分工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不显著;人均实际GDP持续增长是碳排放增长的最大正向驱动因素,对碳排放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能源强度变动是碳排放增长的最大负向驱动因素,能源强度变动对碳排放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低碳城市成为低碳发展的重点领域。在系统测算1995~2007年江苏省城市碳排放的基础上,分析江苏省城市碳排放强度;运用灰色预测方法预测2008~2020年江苏省城市碳排放强度;并结合国家碳减排目标分析碳减排压力,通过与北京等地区城市比较,分析江苏省城市碳减排潜力,提出江苏省城市低碳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表明,江苏省城市碳排放总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007年比1995年增长123.92%;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态势,由1995年的每吨1.597万元降到2007年的每吨0.789万元;2008~2020年碳排放强度将不断降低,降幅可达53.74%,碳减排压力较小;江苏省城市碳减排潜力较大,通过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减少碳排放31.86%;江苏省城市应采取保护城市生态空间,开发低碳能源,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强城市统筹协作,合理利用土地和构建智慧城市等措施,促进城市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陶小马  周雯 《技术经济》2012,(9):40-50,132
估算了电力、热力的CO2折算系数,据此精确测算了1995—2008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部门的CO2排放量,并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计算了考虑和不考虑CO2排放两种情形下各省区的工业TFP。结果显示:考虑CO2排放时中国工业部门的TFP增长率(碳效率)比不考虑CO2排放时高出2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的工业部门在两种情形下均是推动前沿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且在考虑CO2排放情形下表现更为突出;2000年后,中部地区个别省份的工业部门开始进入技术前沿。结论表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东部地区的工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虽然中、西部地区工业部门的技术追赶总体上相对缓慢,但近几年个别省份也在加快步伐;2003年后中国全要素CO2排放效率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12.
运用Tapio脱钩指标,利用1995—2009年山西省五大代表性产业(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的数据,分析了产业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与第三产业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碳排放脱钩情况较为乐观,而第三产业的碳减排成效较差。最后以实现低碳导向型经济为出发点,针对山西的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工业结构与碳排放的关联性——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江苏省工业部门的碳排放情况,基于一种改进的灰色关联度模型,测算并分析了江苏省的工业内部结构与其碳排放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江苏省的工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总体上呈较强的相关性,但各工业行业产值与碳排放量的关联程度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取决于各行业的特性、生产和节能技术水平、发展阶段等因素。最后提出,在制定工业部门的低碳调整目标时,除了应重点关注各工业行业的碳排放影响力外,还必须考虑上述因素。  相似文献   

14.
武亚楠  彭璧玉 《技术经济》2023,42(10):105-115
现有研究多侧重于分析数字经济对区域碳排放总量、强度和效率的影响,鲜有文献探究产业数字化对其完全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为弥补现有研究不足并丰富相关研究,本文基于WIOD、WDI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数字化与其完全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①产业数字化能降低其完全碳排放强度。该结论在替换解释和被解释变量、增加控制变量以及考虑内生性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②产业数字化通过减少中间投入进而降低了完全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促进了产业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③数字化能降低整体农业,种植业和畜牧业,林业,制造业,整体交通运输业,陆路和管道运输,空运,仓储和运输支持活动,邮政和信使活动以及采矿业,北美和欧洲国家,发达经济体的完全碳排放强度。但对渔业,水运,水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东亚国家和不发达经济体的行业完全碳排放强度没有显著影响。同时,在高数字化行业中,数字化对其完全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徐胜  司登奎 《技术经济》2013,32(9):106-110,130
构建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阈值协整模型,利用完全修正的最小二乘法对该模型进行估计。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碳排放随着经济增长周期的发展表现出非线性变化特征;蓝色经济区的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阈值协整效应发生在人均GDP增长率为9.54%和13.46%之处;从产业结构和能源使用效率对碳排放的阈值效应可看出蓝色经济区正在走产业升级和转型之路,因此需要注重培育高新产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6.
刘传江  黄桂然  章铭 《技术经济》2013,32(1):101-105,128
估算了1995—2009年期间我国中部六省的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从产业、能源消费结构、城乡消费结构的角度,对碳排放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LMDI分解方法将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分解为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以及碳排放系数,分析其具体影响,并进行省际比较。结果表明:1995—2009年期间中部六省的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均呈增长趋势,且各省的差距较大;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碳排放情况看,各省的碳排放均来自第二产业和燃煤;经济规模的扩张是碳排放量增加的最主要因素,能源结构变化和碳排放系数变化对碳排放量变化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黄芳  江可申 《技术经济》2013,(3):100-104
依据IPCC中的碳排放系数和不变价GDP计算了1978—2010年中国的碳强度,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与碳强度的动态变化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碳强度与煤炭消费比重以及第三产业比重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煤炭消费比重对碳强度的贡献度较大,并具有持久的冲击作用;第三产业比重与碳强度负相关,短期内其影响稍弱。因此,降低煤炭消费比率和增加第三产业比重有利于降低碳强度。  相似文献   

18.
郭进 《技术经济》2014,(7):90-95
以国家统计局2007年公布的42个产业部门作为产业部门碳排放网络中的网络节点,用部门间完全碳排放系数作为网络的边,对中国产业部门的碳减排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以及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中国产业体系中碳排放的中心产业部门,利用其中心地位产生的联动效应实施具体的节能减排措施,可以使节能减排效应向其他产业部门扩散,最终实现中国经济结构的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聚是否促进了低碳发展?基于1990—2010年中国制造业的有关数据构建制造业空间集聚指数(EG),构建产业集聚与碳排放强度的计量经济模型;基于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程度与碳排放强度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产业集聚程度为碳排放强度的单向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