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我国的国有股份制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表现为:全民政府-控股公司股份公司的三级代理关系,这种关系既有符合西方经济学重委托代理理论的一面,也有其自身特殊性的一面,这就要求我们从具体实际情况出发,抓住问题的关键,研究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国企中“委托—代理”关系失效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公有制财产是以国有企业为主要存在形式的,国家的财产由政府行使管理权,政府又委托给一些政府任命的董事、经理行使对企业的管理权,这便形成了政府与经营人员的“委托-代理”关系,这种代理体现了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政府通过一定的委托代理协议,给予代理人各种各样的权力以及不同的激励政策,希望他们能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并通过他们的经营,使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事情的发展与政府的愿望往往差异很大,国有企业中很大一部分效益越来越差,净资产越来越少,经营人员正逐步地以各种方式将公有财产私有化,,使得委托协议形如空文,“委托-代理”关系从而失效。 相似文献
5.
6.
浅谈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刘福国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调整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的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先后采取了多种措施,虽见到一些成效,但都没有最终搞活企业。股份制... 相似文献
7.
8.
健全委托代理关系下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委托代理关系及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 代理一词的法律含义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在代理的权限范围内与第三人进行的直接对被代理者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而这种行为的法律效果由被代理人承担。国有企业经营的代理是上述代理的特例。它是国有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关系的法律形式。在传统企业中,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二为一,责权利融为一体,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而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资本所有者完全控制企业经营活动越来越受自身精力、专业知识、时间、协调能力等的限制,当所有者不能在进行风险决策的同时又完美进行日常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