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以甘肃省舟曲县为例,分析了8.8泥石流灾害产生的自然条件,指出经济发展为泥石流灾害提供了丰富的物源条件,并选取相关评价因子对当地经济发展三大支柱农业经济、林业经济和水电经济进行危险性分析。结果表明舟曲赖以生存的农牧业正是泥石流灾害产生的关键和主导的因子,林业经济的发展孕育了泥石流,而新的经济形式水电经济又为新的、更大的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因此,经济发展中不能只关注经济的增长量,更要关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诱发更多的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2.
随着西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日益频繁,同时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越来越严重。相关研究工作人员不仅要高度重视灾害影响,同时应该在相关灾害频发地开展泥石流灾害研究调查工作,进而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泥石流灾害防御措施。现实生活中,由于对泥石流灾害预警系统仍处于初级阶段,所以相关理论技术和实际方法不够成熟,尚未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因此需要对泥石流灾害成因及相关特性进行分析与总结。本文简单介绍了西藏境内的泥石流形成原因,分析了泥石流时空分布特性,同时关于泥石流的整体防御体系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成灾条件和成灾机理的系统分析,研究综合治理方法,进一步提出了崩滑流灾害的优化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的主要自然灾害———洪水的特性进行了历史考察 ,阐述了洪水灾害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 ,明确了洪水灾害问题的实质是经济的损失和负的经济增长 ;并从探讨基本理论的目标出发 ,说明了洪水灾害经济学研究的必要性和任务、对象及方法 ;揭示了洪水灾害对经济影响的三个基本规律。这对丰富和完善洪水灾害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以及减灾防灾和经济决策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彭泽军 《经济师》2007,(9):286-287
文章以西藏自治区为典型,认真分析了藏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在全国经济中处于不利景状的思想根源,进而从发展目的、发展方式、发展动力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快藏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1985年以来的统计数据对四川藏区所有制结构变动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藏区所有制结构状况与其生产力水平并不完全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藏区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藏区应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一项特殊的战略任务来抓,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赵治中 《生产力研究》2011,(10):127-128
生态足迹是分析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文章依据青海省自然资源生产与消费数据、人口数据等资料,采用可变单产法计算了2005-2009年青海藏区生态足迹.结果表明,青海藏区对生态资源的索取远远超过本地的生态承载力,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并对此提出促进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边远藏区普遍存在小面额货币硬币化推广难的问题.小面额货币硬币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国家的收入水平、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公交便利化的程度等等.尽管硬币的使用具有很多优势,比如其具有很好的防伪性、流通时间较长、并且机读性强,但是在一些边远藏区,其使用和推广仍然面临很大的困难.本文以边远藏区为例,对其推行小面额货币硬币化的工作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能够帮助相关人员解决在推行时遇到的问题或者难点,同时推进央行的货币发行工作迈向更高的阶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伴随全球经济发展,包括自然灾害、环境灾变以及人为灾害造成的损失呈现不断加剧的趋势,因而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和应对机制也成了近年来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国外文献对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的研究主要关注灾害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及其作用的路径,包括灾后投资收益效应、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和技术进步的产出效应等;微观层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灾害对个体行为选择的作用上。灾害的应对机制主要讨论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应对灾害冲击时的作用,并从受灾地的现实出发,提出灾害应对机制的培育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从中国地质灾害危害出发,强调了国家对地质灾害的重视,并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和实践经验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