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伍凤兰 《经济师》2006,(7):152-153
在信贷市场中,由于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中小企业成为银行信贷配给的主要实施对象。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的存在,都会使中小企业受到银行信贷配给的制约,成为其融资障碍。抵押担保、信贷承诺、信用评价与信息共享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信贷配给。  相似文献   

2.
破解小微企业信贷融资困境需要"标本兼治",除在政策层面鼓励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和量身定制各种信贷产品外,还应做好"治本"工作,从信贷融资涉及的相关主体入手,加强有效信用信息供给,从根源上解决由来已久的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特别是应从政府相关职能重塑、银行信贷技术开发、信用担保机制完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企业行为激励约束等方面加强信用信息供给。  相似文献   

3.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敏 《财经科学》2006,(12):18-23
本文从信息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特殊视角探讨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不安全的形成机理,并创造性地对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内涵进行了界定,总结和提出了信贷交易中存在的5种主要信息不对称形式,特别是创新地提出了商业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与信用中介评级机构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当前形势下加强和防范信贷经营中的超额授信、过度授信、关联企业等风险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锦  蔡淑琴 《经济经纬》2006,12(5):138-141
笔者以众多经济学家对信用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把银行信贷活动中交易双方的行为选择作为研究对象,将信息不对称本身作为研究的前提条件,并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及求解,分析了银行信贷交易的机理以及“逆行选择”、“道德风险”等相关因素对于交易双方的策略影响,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和削减信息不对称对信贷交易活动影响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信用信息共享的国际经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用信息充分和有效的共享是征信体系运作的前提条件,也是征信体系建设的最终追求目标。我国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信用信息无法实现最基本共享的问题相当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征信体系乃至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最大障碍,必须引起正视并设法加以解决。本文分析了国外信用信息共享方面的一些共同经验,以期对完善我国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所借鉴。征信活动是一个从信息搜集、信息处理到信息传播使用的过程,其本质是为信用市场提供信用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以促进信用信息的合理使用以及信用资源优化配置。从国外的…  相似文献   

6.
信用信息披露的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谈李荣 《财经科学》2004,(4):121-124
完善信用信息披露制度,增加信用市场的透明度,尽量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是建立信用市场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关键.中国迄今为止尚没有一部全国性的信用信息的法律,这严重制约着中国信用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信用信息共享和合理使用提供制度保障.在准确反映信用权利本质和价值取向的同时,不断促使更好的利益格局形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引入第三方信用担保的角度,探讨防范中小企业信贷市场逆向选择发生的银行信贷契约设计问题.研究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考虑到银行内部信贷治理机制因素,银行基层机构将对高风险中小企业实行高担保、高贷给率;对低风险中小企业实行低担保、低贷给率.另外,引入担保企业的前提条件是其能够有效缓解银行与中小企业问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起信息桥梁的作用,防范信贷市场逆向选择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李贞彩 《生产力研究》2012,(10):145-147
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晚,虽已初见成效。但是,个人信用缺失在诸多领域程度各异地存在着。失信成本过低,是信用缺失的重要原因,信用法规的不健全和信用监管的不健全也难辞其咎。因此,要进一步提高个人的信用意识;完善个人信用法规;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整合信用信息资源、健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健全个人信用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9.
章红 《经济导刊》2007,(7):34-37
个人征信系统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中国必须建成统一的、覆盖全国的个人征信系统.这个系统的建设关键在于形成信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有效解决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财政支农项目评审中,上下级政府之间、政府与评审专家之间、政府与农户(农业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之间都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的事前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行为,包括造成劣货驱逐良货、不公平竞争、为腐败者提供"隐身衣",对政府信用产生不利影响、造成财政支农的越位和缺位;而信息的事后不对称则导致"道德风险",包括农户(农业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事后违约、政府财政支农效率低下、行政监督和评估困难。根据财政支农项目评审中信息不对称的成因及其危害,应完善信用体系、规范信用秩序、消除信用约束;完善信息交流机制;实施公众参与减少政府效率损失;完善项目专家评审制度;完善项目的激励、约束机制,改进项目支持方式;提高财政监督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浅议信息不对称与企业信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香 《经济论坛》2004,(21):62-63
企业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其信用管理水平决定着整个市场信用的程度。笔者认为企业信用缺失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都与信息不对称有关,都是由信息传输不畅而导致。因此,本文从信息角度出发探讨信息不对称在企业层面上的表现,企业信用缺失的危害以及如何弱化企业信用缺失。  相似文献   

12.
浅析信息不对称与企业信用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其信用管理水平决定着整个市场信用的程度。笔者认为企业信用缺失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都与信息不对称有关,都是由信息传输不畅而导致。因此,本文从信息角度出发探讨信息不对称在企业层面上的表现,企业信用缺失的危害以及如何弱化企业信用缺失。一、信息不对称的含义及在企业层面上的表现(一)信息不对称的含义信息不对称是指经济行为人对于同一经济事件掌握的信息量有差异,即部分经济行为人拥有更多更良好的信息,而另一部分则仅拥有较少的不完全信息。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与银行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的外部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交易关系表现为信用关系,信用关系已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矛盾核心,没有良好的信用体系和信用记录,将难以保证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作为企业也难以获得稳定、持续的发展。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重要的信用主体,是信用交易的最大需求者和供应者,其信用问题广泛而深远。一、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不佳的原因分析1·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就可能欺骗另一方,导致另一方决策错误继而损害经济利益。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越严重,信用市场中产生逆向选择与道…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但中小企业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融资困境,若能建立一套适用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方法,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缓解其融资困境。因此我们致力于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选取和技术路线的优化,通过选用一种小样本学习理论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对中小企业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形成较为先进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方法,并通过实证分析并与BP神经网络进行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豫 《财经科学》2000,(6):34-37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相当一部分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个人之间信贷状况极差,成为制约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尽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已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来看,消除和减少信息不对称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前提,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先进、业务覆盖面广、管理严格、登记法人信用信息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制度,是社会信用制度的基础,也是当前我国应着手解  相似文献   

16.
电子商务市场是典型的双边市场.双边市场理论认为,卖家、买家和提供交易平台的企业共同构成了三位一体的商业生态系统。卖家和买家群体持续扩充,平台企业利润不断提升,以及实现平台繁荣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发展目标,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任问题却是阻碍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在法律制度和信用体系等公共秩序缺失背景下,声誉机制作为一种自发的私人契约,一定条件下保证了卖方承诺、买方集体惩罚可置信,形成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能保证平台繁荣实现。专用性投资缺乏,信用评价存在噪音,声誉机制效果减弱,将会使声誉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抑制。而第三方契约服务作为有组织的私人契约,能形成直接的管制,较好地弥补声誉机制不足。结合理论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了实现网上交易信息开放和共享的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17.
有效市场的一个基本假设——交易双方的信息必须对称,但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下信息对称根本不可能。信用评级不但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投资者搜寻信息的成本,也可以降低融资者获取资本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金融监管成本,增进了市场效率,降低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不对称是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这在理论界已达成共识。但小企业封闭的信息传递机制是与其简单的治理结构相适应的,片面强调小企业要加强向外界传递信息,由小企业自身来缓解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具有局限性。由融资供给方主动收集据以进行融资决策的小企业信息因交易成本过高亦不可行。与传统融资决策使用的基于财务数据的信息不同,信息中介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并有偿提供的小企业主或主要所有者个人信用信息和小企业信用信息———第三方信用信息,能够准确预测违约风险,是融资供给方获取小企业融资信息的新途径,为缓解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治理小企业融资难提供了与“金融机构观”不同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魏刚 《技术经济》2016,(8):53-61
使用双边随机边界模型对中国创新型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及其对资本成本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测度。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对企业资本成本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投资者因所掌握的信息有限而索取更高的风险溢价;大部分创新型企业实际承受的资本成本高于基准资本成本,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净效应使得企业的实际资本成本平均提高了9.92%;企业规模扩大和股权集中度提高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信息不对称影响资本成本的净效应。  相似文献   

20.
现实中国的社会信用缺失,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信用缺失的经济原因,主要是信用体系没有建立,失信惩处机制不完善以及市场信息不对称.要重建并发展我国的社会信用,必须建立资信网络,规范市场信号,加大失信惩处,强化政府信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