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经济视角》2004,(6):43-43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60年代,其中,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他认为,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就会走向毁灭。  相似文献   

2.
在距离地球2000公里范围的近地空间内,有许多“小邻居”正在绕着它“流浪”,它们是一些星体的残骸,它们的总重量加起来不到200千克,却在地球周围高速运动着,其中不少速度超过每秒20公里。它们就像一颗颗致命的“流星子弹”,虽然伤害不了地球上的人类,但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却偶尔免不了成为牺牲品。  相似文献   

3.
走循环经济之路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是当今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正确处理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需要不断深入探索的问题。从循环经济的理论和一些发达国家及我国的实践看,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一、循环经济的提出及理论内涵循环经济思想萌芽始于环境保护运动兴起的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其宇宙飞船理论”中首次提出循环经济(recycling economy)的概念。他认为:地球就像一艘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再生能力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除了万里长城之外,没有哪一项人工工程可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没有哪一项工程像大运河那样时间久远,没有哪一项工程像大运河那样深刻地影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于大运河的研究,自其开凿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可是集大成之作尚数《中国大运河史》。《中国大运河  相似文献   

5.
姚蕾 《经济论坛》2006,(6):31-32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产生 循环经济的思想来源于人们对资源稀缺性的认识。萌芽于环境保护兴起时代,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发表《宇宙飞船经济观》时谈到,这是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它突破了末端治理的思维定势,认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要从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型增长经济向依靠生态资源循环式经济转移。20世纪末人类面对高消费、高投入、高排放这种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的缺陷,努力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模式。1992年世界各国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就可持续发展达成共识以后,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们通常认为,经济增长理论为西方经济学所特有。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有自己的经济增长理论。只要我们依据资本积累理论和社会再生产理论并将其动态化,就不仅能建立马克思经济增长的基本模型及一系列具体模型,而且能够建立比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更合理、更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从长达10年的繁荣走出后,新世纪的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至今没有像乐观派预言的那样“再现辉煌”,也没有像悲观派预测的那样一泻千里。全球经济低迷之际,在欧美日三个主要的经济体中,美国经济目前仍相对表现最佳。但是,增长动力的匮乏、个别产业的泡沫以及金融市场的风险对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苏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就经济增长而言,美国经济比欧元区、英国和日本的增速都要快一些。图1可以清楚地显示出这种对比。美国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幅度虽然大于另外几个经济体,但这种波动在今年一直位于其他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上方,表明美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商周刊》2013,(23):34-39
美国没有像欧洲那样陷入第二轮的经济衰退,其经济增长在缓慢回升;欧洲经济受制于沉重的债务负担,复苏缓慢;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仍将是亚洲地区增长最快的经济体:日本经济也正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相似文献   

9.
西方经济学对新古典范式的反思主要体现在重新将分工引入研究视野,而社会分工理论同样也是马克思经济学甚至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新制度经济学、新产业组织理论和新兴古典经济学等西方经济学流派主要研究社会分工在生产力层次或生产关系层次上所扮演的角色,并没有像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那样将社会分工看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纽带和中介环节。马克思经济学的社会分工理论不仅从生产的物质和技术方面考察分工,更把社会分工看做一种制度关系,从而取得了相对于西方经济学更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0.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动员群众、教育群众、依靠群众,是我们克敌制胜、赢得主动、取得革命事业不断向前的不二法宝,也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步、赢得辉煌未来的根本保证.相信和依靠群众,既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观点,也是理论教育大众化的基石.理论教育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无视人民的主体地位,再美好的理论都只能是空中楼阁,也就会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是"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大致是沿着以下两条线索展开的:其一,主流经济学家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不断修正和完善。以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奉行萨伊定律,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条件之下,强调价格导向的经济调整机理,认为只要存在要素之间的高替代弹性和外生技术进步的作用,经济就能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索洛之后,新增长理论的研究们不满意于新古典增长模型有关技术进步外生性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比较与评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济增长理论从古典理论发展到今天的内生增长理论(Endogenous Growth Theory),这其中不仅体现了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源泉的不同理解,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的不断发展。笔者认为,不论是观点和思想的变化,还是方法和工具的进步,都是经济增长理论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因此,本文对于经济增长理论的综述将同时关注来自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代经济学从诞生起就开始关注和研究经济增长原因。主流经济增长理论先后经历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相似文献   

14.
我国这次保经济增长,不能像1998年那样依据扩大出口来达到目的,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如果继续试图通过扩大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那必然会回到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上,而这种经济增长模式迟早是要出问题的.  相似文献   

15.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潘士远  史晋川 《经济学》2002,1(4):753-786
本旨在通过评述30年代至今的各种经济增长理论,进一步梳理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尤其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内在演化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经济增长理论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服务业跨国公司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国公司理论的本质是要说明企业为什么要进行跨国经营,并且确定是哪些因素影响公司在国外进行生产活动的能力和意愿等问题。以往的跨国经营理论大都是基于制造业的,很少对服务业予以关注。究其原因就在于传统理论并没有把货物商品和服务分开来讨论,因为在学者们看来二者的基本目的都是使消费者满意或者提高厂商的有效生产能力。另一个原因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农业和制造业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焦点,而服务业多被看做是其他行业的附属品,并且其生产率和技术水平都比较低。  相似文献   

17.
对新增长理论的改进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索洛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是作为外生变量,其缺陷是没有正确反映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罗默的“研发模型”和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模型”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则克服了这一缺点,把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看作为内生为量,然而新增长理论不足之处是它把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当作外生为量,本文在分析经济增长和储蓄率、人口增长率之间的内在变化规律基础上,把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当作内生变量,并分析经济增长遥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一、负商誉韵影响因素分析 1.交易费用因素。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负商誉对应于商誉,从商誉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驻留观点推导出负商誉就是企业获取低于平均收益的能力,应该表现为负资产。由于现实中不存在负资产,因此认为负商誉也不存在。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Eldon S.Hendrlksen)在其《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如果被购买企业可辨认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之和大于购买企业的合并价格,那么。被购买企业就会将净资产逐项出售。而不会再像存在正商誉那样将净资产一揽子出售。因此得出负商誉不可能出现的结论。如果没有交易费用的话,无疑他的结论是正确的。但考虑交易费用的因素后。就值得商榷了。  相似文献   

19.
空间环境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资源,仅就地球引力作用范围这一很小的外太空领域来看,现已探明未来将可供利用和开发的空间资源大致有:航天器相对于地球表面的高远几何位置资源;能够推动宇宙飞船的太空电磁波资源、太空冰核聚变资源、太空反物质资源;高真空和微重力环境资  相似文献   

20.
李丽 《技术经济》2003,22(9):28-30
一、世界人口在向极限冲刺有关世界人口数量历史资料 :10万年前 32 0万 ;公元初 3亿 ;16 5 0年 5 .4 5亿 ;1890年 16 .5亿 ;195 0年2 5亿 ;1987年 5 0亿 ;目前为 6 0亿 ;预测 2 0 2 5年约 90亿。如果不加以控制 ,90 0年后将达到 6亿亿。届时地球每平方米面积上须容纳 10 0人 ,地球之大 ,将无立锥之地。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自身的数量和其增长的速度感到如此恐慌 ,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意识到 :对人类最大的威胁和挑战竟然来自人类自己。人口的爆炸引起并将进一步加剧人类基本生存问题的恶化 ,在现代物质文明高歌挺进的同时 ,饥饿与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