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铮超 《生产力研究》2012,(7):133-134,14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中深层次的矛盾依然存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并且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各地都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强化;环境污染加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产业结构能耗高、原材料消耗大,初级产品多,产业链短;等等。新公布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就是要围绕转变发展方式为中心,彻底摆脱资源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现状,坚定地走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之路,依靠生态资本发展战略模式为动力,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转变发展方式的实质性突破。生态资本发展战略模式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有效的着力点,是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可以说抓住生态问题,就是抓住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应用生态资本战略,就可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生态经济价值下政府生态管制政策手段的创新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经济的价值理念对政府生态管制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必须按照生态经济的价值理念与经济增长方式实行有效的政策控制与政府生态管制。传统的生态管制存在着四个方面的缺陷。政府自身往往成为生态问题的始作俑者。生态价值下政府生态管制政策手段要实现四个转变。生态价值表现在经济活动与决策中更多的是一个价值冲突问题,政府生态管制的许多配套政策内容需要进一步增加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资源环境制约的现实选择,更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客观需要。本文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实现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为目的,从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建设生态文明,除了运用经济、法律和政策外,还必须依靠道德的力量,才能将生态文明的理想性化为现实性,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持久和谐。  相似文献   

5.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应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落实节能减排举措;推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建立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理顺监管体制,强化监管职能;加大科技投入,降低消耗与污染;加强法制建设,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而低碳经济是指在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双重作用下,一个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经济和生存方式的革命。本文提出构建低碳能源系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低碳产业体系和全民参与都是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全球气候变暖推动了世界各国谋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将追求单一经济增长目标转变为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多目标体系.通过对生态资本价值的合理补偿,实现"无价格"的生态资本转变为"有价格"的生产要素.碳交易市场是通过市场化途径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典型模式.二氧化碳排放的外部性通过碳交易市场机制不断得以内部化,实现了生态资本的价值.文章通过将生态资本以要素形式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分析生态资本变化量的动态性与资本量的动态性,得到的结论是:生态资本对资本量的变化随着新知识的规模报酬的不同出现不同的情形.只有新知识的规模报酬与生态资本的规模报酬之间满足了一定的条件才能实现生态经济的平衡增长.最后结合碳市场,从新技术转移的规模报酬角度分析了碳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产业低碳化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方式。从新能源产业、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林业四个方面探讨,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城镇化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也不可避免的造成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生态文明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并且使城镇化能够更快、更健康的发展,我国城镇化必须在生态文明背景下进行探索和发展,改变固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以生态文明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完善碳交易市场、打造精神与经济和谐发展等方法,使城镇化进程与生态文明有机的结合,为中国经济腾飞提供更绿色持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邸军莲 《生产力研究》2012,(2):26-27,33
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所得出的结论。它要求经济生活的各方面都实现根本的转变,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指标从单一向综合,发展方式从粗放向集约,科学技术从崇拜向辨证,消费方式从盲目向理性的转变,为生态文明建设开辟道路,实现人类、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态和谐理念是指导生态与经济发展的新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给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正确理解生态和谐的实质、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探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对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十八大报告从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高度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见,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文章从四个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解读:首先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纬度,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其次论证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纬度,即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资源环境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再次从技术纬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解读,强调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促进自然生态修复;最后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文化纬度,即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文章认为,只有从经济、制度、技术和思想文化四个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3.
洱源县坚持"洱源净,洱海清,大理兴"的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生态优先,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使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时刻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手段,在保护中求发展;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时刻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以生态效益带动和统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发展中保护。成功实现了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不仅积累了经验,而且为民族地区水源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理论中,从对生产条件的分析到对资本主义机械发展观的批判,都内含着深刻的生态意蕴,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为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要求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与自然取得和谐一致,保证后代公平地享有环境资源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生态减灾是防止和减少自然灾害的一种新型方式,是从过去被动式保护到主动式防护转变的一种体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法律为生态减灾提供了一系列制度保障,但是,这些生态减灾制度存在一系列问题。文章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后,提出应遵循"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和"生态保护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原则",在此基础上完善生态减灾制度。  相似文献   

16.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任务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收到良好成效就要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节约利用能源资源、加大减排工作力度、着力强化科技支撑、切实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7.
2010年,韶关市紧紧围绕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目标,采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生态屏障、创建优美宜居乡村等措施,综合整治环境,还优美环境于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推进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的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8.
杨静 《经济研究导刊》2008,(19):147-148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主要内容。近二十多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出现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危机凸显。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方式,完善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韩宁 《经济研究导刊》2014,(2):199-200,214
发展低碳经济是海南省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海南省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状况使其具有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利因素。海南省同样需要构建一系列适应其发展的机制体系,以更好地推进海南省低碳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韩丹 《当代经济》2018,(2):124-125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共生性问题,是推进生态文明的基础.但当前为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开采自然资源,生态保护意识薄弱,针对生态补偿的政策也缺乏完善.致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突出矛盾,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制约经济高效发展.为此,要全民树立自然环境保护意识,加强资源保护理念,形成完善的立法体系,建立合理资源税费制度及资源市场价格体系,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