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就业的不断增加,工资水平不断提升,性别工资差异问题逐渐凸显。基于教育视角分析性别工资差异问题,指出教育是性别工资差异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例如,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使择业机会不同,专业设置的差异获得完全不同的知识和技能,高校培养模式的差异引起能力和表现方面的不同,人力资本方面的差异促使选择不同的行业和工作领域。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性别工资差异问题的建议:提高女性的教育程度,科学选择学校培养目标及模式,重视女大学生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女性挤入男性集中的行业。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职业隔离与性别工资差异的变化趋势及影响,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3和2013年数据,研究发现性别工资差异逐渐扩大,职业隔离程度逐渐缩小,男女职业分布更加集中。进一步,通过工资分解发现,职业内部和职业间直接因性别歧视和职业隔离导致的性别工资差异逐渐降低,因男女禀赋导致的性别工资差异逐渐上升。十年间,职业内部因歧视导致的男女工资差异下降约14%,职业间性别隔离影响下降约40%。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2010年、2013年、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考察了数字经济背景下互联网使用对性别工资的影响及工资差异分解,探讨了不同年龄段群体互联网使用对性别工资差异变动的异质性及内在影响机理。本文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总体工资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随年份推进其影响程度呈逐渐减小趋势,互联网使用显著缩小了性别工资差异。随分位点数提升,性别工资总差异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随年份推进,在相同分位点上性别工资总差异呈逐年缩小趋势,且禀赋特征差异逐渐缩小了中等收入者性别工资总差异。互联网使用对80后群体工资正向影响显著更高,70后群体次之,60后及以上群体相对较低,呈现较明显的年龄异质性。  相似文献   

4.
李鸿玲 《当代经济》2022,(9):95-101
性别工资差异一直是劳动经济学领域的热点话题,造成性别工资差异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生育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不断调整,性别工资差异的不断扩大,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理论界都对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缩小两性收入差距,鼓励生育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生育行为及生育支持体系两个层面,全面梳理了生育对性别工资差异影响的研究情况,并分析了已有研究的分歧和得出一致结论。  相似文献   

5.
康晨  张宗利  徐志刚 《财经研究》2021,47(4):124-138
我国\"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观念年深日久,但相比世界很多国家,女性劳动参与率反而很高、性别工资差异也较低,中国文化中长期承袭着父辈对子女代际支持的传统可能是缓解女性劳动供给约束的重要动因.文章构建考虑父辈代际支持的家庭劳动供给模型,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分析了父辈时间支持和经济支持对子女,特别是女性劳动力的劳动供给和工资收入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父辈的时间支持明显缓解女性劳动参与的时间约束,提高其劳动供给和工资收入,但没有发现对男性有显著影响,故有利于性别工资差异收敛;而父辈的经济支持均未发现对子女的劳动参与和工资收入有显著影响.此外,对城乡进行区分后发现,父辈时间支持对城镇女性的作用比农村女性更强.文章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劳动供给行为和性别工资收敛性的理解,对进一步完善劳动就业制度也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异   总被引:60,自引:2,他引:60  
本文描述了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男女在行业获得和工资上的差异,并且用计量方法对工资差异进行了分解。分解结果表明,男女工资差异主要由同类行业内工资差异引起,而由于两者行业分布不同而带来的工资差异不大;歧视是造成性别之间的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人力资本所起的作用很小。由此,缩小行业内的工资差异,消除对女性的歧视,是缩小工资性别差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贸易自由化、有偏的学习效应与发展中国家的工资差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潘士远 《经济研究》2007,42(6):98-105,141
本文构建了一个模型来研究贸易自由化对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工资差异的影响,从而解释发展中国家工资差异之谜。在贸易自由化之后,发展中国家接触和学习到相对多的与熟练劳动力匹配的技术知识,因此,和生产与非熟练劳动力匹配的技术知识相比,生产与熟练劳动力匹配的技术知识的生产力水平上升相对较多。也就是说,学习效应是有偏的。因为技术知识的生产是熟练劳动力密集型的,所以学习效应会导致对熟练劳动力需求的增加,扩大工资差异。同时,有偏的学习效应会使技术进步更偏向于技能密集型,从而进一步导致对熟练劳动力需求的增加,扩大工资差异。  相似文献   

8.
民营制造业中的企业规模—工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调查数据就民营制造业中企业规模对工人工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规模—工资效应在民营制造业中普遍存在,工人工资与企业规模正相关。同时发现,工人素质假说和劳动生产率假说对于该效应的成因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对传导机制的研究表明,企业规模主要通过工人素质、资本密集度、技术水平以及工会组建率等因素间接作用于工人工资。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CGSS2010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运用Brown等分解方法,考察了所有制不同造成的部门分割对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研究表明,男女劳动者的工资差异主要是由部门内工资差异引起的,部门选择不同带来的工资差异不大;性别工资差异中不可解释的部分略小于可解释的部分,但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可见歧视仍是造成性别工资差异的重要原因.消除对女性的偏见,提升女性自身能力,是缩小性别工资差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性别工资差异是世界各国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现象。现有文献从理论与实证角度证明,个体人力资本差异、劳动力市场歧视行为、女性的共同禀赋、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特征以及行业特征与政府行为等是性别工资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为逐渐消除性别工资差异提供理论依据,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进一步拓展性别工资差异因素分解的方法,采用多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方法深入研究性别工资差异问题,并探寻有效解决性别工资差异的政策措施与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市场歧视对城镇地区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使用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反事实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城镇地区的性别工资差距问题,发现了以下三个结论:第一,性别工资差距在工资分布不同位置上存在不对称现象。从横截面数据来看,在工资分布顶端性别工资差距较小,在工资分布末端性别工资差距较大。从时序数据来看,在工资分布顶端性别工资差距越来越小,在工资分布末端性别工资差距越来越大。第二,性别工资差距在横截面数据上表现出不对称现象的原因是,女性在工资分布顶端受到的歧视程度低,在末端受到的歧视程度高。第三,性别工资差距在工资分布末端越来越大的原因是,女性受到的歧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工资分布顶端越来越小的原因是,男性和女性个人特征方面(如受教育水平)的差别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2.
工作特征对性别工资差距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偿性工资是解释性别工资差距的理论之一。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数据同时考察了人力资本和工作特征的工资效应,并采用Jann(2008)提出的无歧视工资机制的估计方法,对性别工资差距进行了分解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两性的工作特征存在显著的差异,但部分工作特征对工资的作用方向并不符合补偿性工资理论的预期。管理职务上的差异对性别工资差距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但加入大量的工作特征变量后,性别工资差距中总的可解释部分没有明显提高。由此推论,性别歧视可能是形成工资差距的重要因素。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公共政策和反歧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来自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一套独特数据 ,从企业退出这个角度探讨决定中关村高科技企业成长的相关因素 ,尤其是企业的效率因素、企业负债和所有制性质 (或行政隶属关系 )对退出的影响。本文的基本发现是 ,效率高低日益成为决定中关村高科技企业生存的重要因素 ,这表明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开放 ,市场力量的重要性已日渐上升。另一方面 ,企业负债也成为制约企业生存与成长的重要因素。但是 ,企业净资产负债率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退出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国有企业总体上不受其影响 ,而且行政隶属关系越高 ,所受影响也就越小 ;但净资产负债率对非国有企业则形成显著的压力。这说明传统计划体制下的预算软约束问题仍然没有消失。我们的研究还表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 ,行政隶属关系和所有制性质本身对企业生存提供的保护作用正在递减。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consequences of wage compression for the gender wage gap in Sweden during the period 1968–1991. We find that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the wage structure on women's wages have varied over time and have been partly counteracting. Changes in industry wage differentials have systematically worked against women, while changes in the returns to human capital and unobserved characteristics have contributed to reductions in the gender wage gap. Changes in the wage structure we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between 1968 and 1974 when there was a dramatic reduction in overall wage inequality.
JEL classification : J 16; J 31; J 51  相似文献   

15.
外汇风险对冲和公司价值:基于中国跨国公司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郭飞 《经济研究》2012,(9):18-31
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特别是相对于美元大幅升值,其不利影响开始显现,我国不少跨国公司使用外汇衍生品来对冲人民币汇率升值带来的风险。然而,尽管不少国外学者对金融衍生品使用和公司价值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以中国公司为样本的研究仍很少见。中信泰富等衍生品投机事件和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我国学者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和性质争议不断,使用外汇衍生品对冲外汇风险是否增加公司价值仍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2007年至2009年968家中国跨国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外汇衍生品使用和公司价值的关系,发现外汇衍生品使用带来了约10%的价值溢价,这一重要发现和基于发达国家的不少研究相一致。该研究成果支持了外汇衍生品在汇率风险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和加快发展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特别是交易所市场以掌握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6.
Case studies in Canada, Australia, and the U.S. have found that pay equity (or comparable worth) has reduced the gender-based wage gap substantially, and results of research on the gender composition of jobs have been used guiding pay equity implementation. But, in general, the racial composition jobs remains overlooked in the literature and in public policy. We extend previous work on eliminating the wage penalty of employment in female-dominated occupations to estimating the potential effect of adopting comparable worth to alleviate race- as well as gender-based wage discrimination. First we report the negative impact of racial-ethnic and female composition of jobs on pay in the U.S. Correcting for this form of wage discrimination, we find that implementing comparable worth would appreciably narrow the race- and gender-based wage gaps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ercent of workers earning poverty-level wages, especially among women of color. Close to 50 percent of women of color and 40 percent of white women currently earning less than the federal poverty threshold for a family of three would be lifted out of poverty. Second, we show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effects of occupational concentration, being a woman, an African-American, or a worker of Hispanic origin nega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affects pay. Not every type of wage discrimination is alleviated by a pay equity policy, which is why activists have also supported anti-discrimination and affirmative action policies for women and people of color.  相似文献   

17.
性别收入差异及性别歧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歧视带来的性别收入差异一直备受关注。文章基于吉林省1990-2010年间三期妇女地位的调研数据分析了吉林省的性别工资差异问题,并运用Oaxaca-Blinder对性别收入差距进行了分解。文章对20年间吉林省的性别收入差异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性别分割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一直存在的一种现象,性别收入差距总体趋势在扩大;个体特征差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性别收入差异,现阶段性别收入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劳动者本身的人力资本水平引起的,是正常合理的范围;歧视仍然是造成性别收入差距的一个原因,女性在获得教育的机会上还是比男性要低,而且女性很难进入到高收入行业和职业,使得在教育方面女性仍然处于不利地位。但是经过20年的发展,对女性的歧视逐步减弱。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retirement on cognitive functioning by gender in urban China and investigates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Based on data from the 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the paper uses the mandatory retirement ages and different policy enforcement between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as instruments for retirement status. The analysis finds substantial gender heterogeneity in the effect of retirement on cognition, with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effect for males, but a negative and less significant effect for females.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n cognition are stronger for male blue-collar workers, who are likely to pursue a more active lifestyle at retirement. Further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the results are partly driven by differential behavioral changes at retirement, and the gender difference in retirement ages may also play a potential role.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