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巨象集团”是美国一家著名的企业,其总部设在纽约曼哈顿,是一幢七十多层楼高的大厦。环绕大厦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花园绿地。在这寸土寸金之地更显出该集团与众不同的实力。这天,一位四十多岁的妇人领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儿走进这个花园中,坐在长椅上。妇人好像很生气的样子,不停地和男孩儿说着什么。距他们两人不远处,一位六七十岁头发花白的老人正拿着一把大剪刀在给园中成片的低矮灌木修剪枝条,剪过后的一排灌木都齐胸高,顶部齐刷刷的像一道绿色的围墙一样。  相似文献   

2.
《江南论坛》2015,(1):34-35
姑苏,就像一本书,书里既散发着历史的韵味,又能闻到现代的气息。姑苏,就像一幅画,既能品味到历史的味道,又能见证姑苏人的幸福生活。2014年,姑苏区、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把全面深化改革与稳定经济增长、调优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结合起来,增强区域经济增长新动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0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人58.03亿元。"三大商圈"、"四大产业  相似文献   

3.
严睿 《经济纵横》2006,(4):70-72
前段时间听一位企业管理人员说起他在成都工作时的一些经历,很有意思。他说刚被公司调到那边的时候很不适应当地员工的工作方式,经常是上班时间到了,会议室里只坐着他一个人,一通电话之后,手下的人才懒洋洋地游荡而来,会开着开着大家的话题就不知不觉得跑到最近的输赢手气上了,散了会,要想再找他们,都不用想,十个里面有九个都上了茶楼。这位老兄翻了翻公司的管理规章,然后作出谁不遵守公司制度就重罚谁的决定。结果,手下兄弟没几个当回事,等到发工资的时候大家又都跟他急了,说他是“瓜娃儿,啥子都不晓得!”。  相似文献   

4.
《财经文摘》2010,(12):44-44
“如果把马军和姚明、章子怡的头像一道印在北京街头的广告牌上,大多数路人都不知道他是谁。”美国《时代》周刊写道,“但知道的人会说,中国需要像马军这样的人,而且对这类人的急切需求远超过一名体育巨星或一位电影明星。”  相似文献   

5.
1994年当世界各国代表云集开罗举行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时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声称在美国每出生一个婴儿他在一生中对世界资源的消费20倍干一个非洲或印度婴儿。他们认为世界环境所面临的问题是过度消费而不是人口过剩。肯尼亚的一位代表发言说工业化国家的消费导致了对发展中国家资源的过度开发”。安提瓜的一位代表谴责占世界人口20%的富人消费了世界资源的80%我们是消费得太多了吗)对某些人来说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如果世界上只有这么多食物木料石油以及其它物资我们消费得越多留给别人的一定会越少。世界经济不可能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无限…  相似文献   

6.
学校如同一台机器,成百上千的学生是机器里的一个个部件,若问机器运作的动力是什么?或许很多人认为是校领导、老师。我不否认,但总觉得大家往往忽视了他们——校职工。我们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只是两个不大的教室,但依然请了一位老师来打理。之所以尊称他为老师,因为他的确是一位朴实认真的人,岁数也不小了,总见他穿着不算考究但很整洁的衣服,灰白相间的头发也让人觉得很可靠。每次学生会用多媒体教室开会,他总能提供些帮助,教我们使用投影仪、电脑……对于他的帮助,我们总是接受得心安理得,回报也仅是一声礼貌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2007,(6):57-57
美国肯德基国际公司的子公司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达9900多个。然而,肯德基国际公司在万里之外,又怎么能相信他的下属能循规蹈矩呢?  相似文献   

8.
谢朝平 《经济改革》2011,(10):34-37
一位科学家说:"每一座建成或毁弃的水坝,都是一座纪念碑,只是有的碑上记载着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丰功伟绩,有的却留下大自然报复人类的痕迹。"三门峡电站的修建和移民所引发的是是非非,已沉淀在5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如今,当陕西高调推出新的移民搬迁10年计划时,很多人又想起了那段曾给数十万陕西人留下痛苦回忆的往事。往事并不如烟,前车之鉴,或许能让现在这个将涉及280万人的移民搬迁工程真正成为造福于民的范例。  相似文献   

9.
每一个财富故事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每一个秘密的背后都有一些偶然而又必然的事件在支撑。这是一位带有浓重英雄主义色彩的成功商人,自信和激情总是真实地写在他的脸上,在他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硕大的毛泽东草书《沁园春·雪》,营造出一种扑面而来的豪情。同许多成功的企业家一样,王宏也有着奇高的悟性,他能从木工那单调的拉锯声,悟出家具与美学的和谐统一,能从驾驶小四轮拖拉机的突突声中,悟出在中国大陆最低处建筑业的崛起和繁荣,也能从与他人的交往中悟出弥补自身短板的捷径……  相似文献   

10.
登高远眺,西辽河像一条银色的飘带,把古镇双辽点缀得格外美丽。这条双辽人民的母亲河,不仅用她那甘甜的乳汁滋润着双辽大地,而且还像一位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一样,向人们讲述着千百年来人世间的变化。今天,我向人们讲述的是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沃野上,有一个带领群众一心奔富路的好支部书记,他把全部感情都倾泻在这片土地上,倾注在这挚爱的事业上。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讲实效,重实干,不畏艰难,开拓进取,身体力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谱写了一曲曲带领群众奔小康的时代之歌。 他就是吉林省劳动模范,双辽市辽西街吉兴村党支部书记赵品青。 20世纪70年代末,吉兴村流传着一首“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蒲包,耕地靠货款,烧柴靠树梢”的凄惨民谣。这就是当时吉兴村贫困面貌的真实写照。那时的赵品青,全家老少9口人,父亲过世时,他最小的弟弟只有8个月,家欠外债4000多元,那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他为了还清外债,不得不白天干活,晚上打更,不得不打羊草顶债。劳累一天,只能挣1角或2角钱,有的年头不好,还得倒欠。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他冲破世俗的羁绊,砸碎沉重的生活枷锁。他急了,急中生智;他急了,急中敢闯。他搞起了“动物世界”的乐园。他养鸡、养鸭、养猪、养牛等家畜家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