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斌 《农业经济》2022,(5):78-80
随着全国各地政府密集出台的家庭农场政策,农户获得融资的机会增加,农场主利用融资进行生活性和生产性投资,构架社会关系网络,有助于缓解收入贫困和能力贫困。文章通过借鉴美国金融服务家庭农场举措,提出我国家庭农场模式下农户融资反贫困的对策建议,即完善家庭农场发展模式,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健全融资体系,加大对农业补贴力度,缓解农户融资难题,以提高家庭农场竞争力,促进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家庭农场作为新农商时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意义重大。但由于家庭农场产业化程度低、规模有限,受到租赁短期化和农产品价格起伏等多种因素影响,融资是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瓶颈。本文在分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厘清影响因素,提出建立家庭农场的融资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梳理我国家庭农场融资现状及融资困境成因,探索新形势下适应其发展需求的融资途径,突破目前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融资瓶颈,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支持。本文在分析家庭农场融资需求特点基础上,指出了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构建家庭农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决策模型,对草莓种植家庭农场的经营数据进行仿真模拟,得出了家庭农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最优融资比例和融资期限。同时,从金融机构角度构建了银行从事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银行经营数据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在科学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设计下,银行金融机构从事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业务不会形成较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对新疆201个家庭农场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多元Logit模型对家庭农场融资渠道选择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农场同时采用正规渠道与非正规渠道融资的占多数,其次为非正规渠道融资,采用正规渠道融资的比例相对较低;家庭农场主年龄、经营规模对非正规渠道有显著影响;家庭成员人数对同时采用正规渠道和非正规渠道有显著影响;家庭农场主文化程度、经营时间、年收入对正规渠道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区域一体化与家庭农场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和 《农村经济》2008,(6):128-129
通过对美国家庭农场应对区域一体化的深入研究,该译文阐明了区域一体化对商业性与非商业性、城郊区与农村地区、负债高与负债低,以及农场家庭与非农家庭等多种类型家庭农场的不同影响.对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小规模经营的我国农村家庭如何适应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农场的平均规模保持稳定,但这种稳定掩盖了美国农场耕地向大农场集中的趋势。美国农场耕地集中背后的动因是农业生产技术变革引发的规模经济需求,农场专业化、农业生产区域专业化分工所引发的农场组织结构变化,以及联邦政府农业支持政策体系的激励。美国农场耕地集中尽管并没有改变美国家庭农场在农业生产中的支配地位,但对传统的家庭农场组织结构也形成了一定的挑战:一是家庭农场难以承受规模日益扩大所产生的财务风险;二是精准农业的发展削弱了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的经营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黑龙江垦区有相当一部分国有农场处于财务历史包袱沉重、高负债经营状态。企业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后,仍存在着还银行贷款难、出租土地收租金难、农产品销售兑现难的“三难”问题。农场的历史陈贷还不上,贷款逾期,陈欠额度逐年剧增,租金收不齐,应收款挂帐额增加,坏帐风险加大;收购家庭农场农产品款无法兑现(银行扣还抵贷)群众有意见,干部压力大。这样就形成农场欠银行款、家庭农场个人欠农场款、农场欠家庭农场个人款“三角债”,资金循环不畅,如何化解“三角债”的严重困扰,使农场经济步入良性轨道?黑龙江省友谊农场进行了积极探索,实施…  相似文献   

10.
苑化强 《山西农经》2020,(6):74-74,76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的工作重心,政府在寻求加快农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自从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以后,家庭农场这个对于我国而言还比较陌生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跃入人们视野并且风靡全国。但是,目前我国家庭农场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要改善这种现状,归根结底是要解决家庭农场的融资问题。对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的家庭农场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探索各种因素对融资的约束作用及约束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