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农民脱贫致富,关键要发展产业,我们使每个村每个屯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让大家的荷包鼓起来。"近日,说起脱贫攻坚战,广西荔浦县茶城乡屯留村村主任李雪香颇有心得。自从村里大力实施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后,老百姓脱贫致富,尝到了小康生活的甜头。李雪香所在的屯留村,近年来"动作频频"。为了更好地帮助村民致富,村里将各家各户的产业整合起来,建立起了水果基地。"我们村里186户村民全部  相似文献   

2.
黎会计就要下岗了 ,这几天他寝食不安 ,也很纳闷 :我老黎都年近花甲了 ,用我那不曾换过的算盘为农村集体算进算出了几十年 ,现在却要和它分手了。黎会计十六岁时被村里的老会计看中 ,当上了“小黎会计”。那阵子 ,高兴劲“呛”得他几天没合眼皮 ,他梦想着有一天坐上老会计的位置 ,挑起村里的大梁。他遵听老会计的教诲 ,没日没夜地练算盘、盘凭证、学账务。出乎老会计所料 ,不到半年 ,小黎就能三下五除二地把村里的账做得像模像样了。老会计感到很欣慰 :“我年纪大了 ,这村里的算盘往后就交给你了!”小黎如愿地拿到了村里的算盘 ,当上了村会…  相似文献   

3.
正我以前是做企业的,是村里的老党员和2000多名村民联名邀请我回村干村书记的。做企业我是成功的,回村里干书记我觉得应该也轻轻松松就能驾驭。然而真正接触到村里的工作后,我才发现自己有点想当然了。面对村里千头万绪的工作,我有点手忙脚乱。就在这个时候,一份刊物成了我在村里工作的指明灯,那就是《农村工作通讯》。记得我看到的第一份《农村工作通讯》是2010年5月份的一期,其中有一篇写我们山东招远的文章:"不  相似文献   

4.
村会计刘叔     
他迈着坚实的步伐,走过了人生的62个春秋。无情的岁月,在他消瘦的脸上刻出深深的皱纹,他就是我们村的老会计———刘叔。提起刘叔,村里的人无人不知,没人不晓。在村民的印象中,刘叔是一位和蔼可亲,任劳任怨的好会计。从我记事时起,刘叔就是我们村的会计。他在会计岗位上一干就是39年。他工作认真负责,所记账目清清楚楚,从不贪占、挪用集体一分钱,2000年,刘叔的女儿考上大学,急需一笔钱用作学费,刘叔为此事特别着急,这么多的钱去哪借呀?有的朋友说:“你的工资都存在村里,先借点应急用吧。”刘叔听后直摇头,连说:…  相似文献   

5.
正1986年10月,20出头的我考入了一乡镇财政所。30年了,我一直记着当年的"师傅"们。所长一般是老的公社财粮员或部队转业干部,所员是从社会上招来的高考落榜生,偶尔也有安排过来的大中专毕业生。所员中很多人都是从当时的乡镇企业会计或农村大队会计中择优选拔上来,后来成为财政所的骨干。  相似文献   

6.
日前笔者读到这样一则故事:有位员工担任学校传达室收发兼保洁工作。有一天晚上,学校电脑房被小偷闯入,他与小偷展开了殊死搏斗。事后,有人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他说:"校长每次从我身旁经过,总会不时地赞美我,‘你扫的地真干净’‘你的传达室工作做得很负责’。虽然这话简简单单,却让我深受感动,我要回馈这份信任。"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如果都有这种"赏识管理"意识,员工在被赏识的鼓励下,一定会千方百计将自己的优点发挥到极致。人人都有上进心,每个员工都希望得到领导的赏识;每个人被赏识后,心情都会很愉悦。"赏识管理"  相似文献   

7.
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已基本结束.在接受这次清仓查库工作的检查中,我们对"帐帐相符、帐实相符"的理解和如何建立健全粮食分仓分户帐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过去,由于对"帐帐相符、帐实相符"的理解不够,各粮所做法不一,有的以入库数建分仓分户帐,有的以门市结帐数建分仓分户账,很不统一,业务移交时,只能抬帐面总数,无法按分仓分户核准粮食数量,导致管理出现漏洞,使个别思想不健康的人钻了空子,有的还造成了粮食差库.  相似文献   

8.
正"过完年我准备申请小额贷款,和朋友一起办个小茶厂。"龙富兵的心气,如今足得很。龙富兵的家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布代村。眼下,这里郁郁葱葱,3500多亩茶叶,漫山遍野,不久就能采摘。布代村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山多地少,"以前村里交通闭塞,产业发展滞后,村民收入低。"村第一书记李建福介绍,全村共789户约3500人,2015年贫困发生率达48.5%。龙富兵过去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既要供两个小孩读书,又要赡养两位老人,"一家六口全靠我打工过活,以前日子过得难,老木楼一住就是几十年。"  相似文献   

9.
“自从开了这个水厂,我们家门口就有工作干了,每个月收入2500元。既有收入又能照顾家里,我们都很珍惜这份工作。”2月16日,在广东省廉江市安铺镇老马村思源泉饮用水生产基地,几位女工开心地对笔者说。笔者注意到,车间门外挂着“巾帼车间”字样。  相似文献   

10.
正每月7号,在山东省莱阳市羊郡镇北黄家村的村头公开栏前,都会聚集村民们前来观望。"村里的每笔花销都清清楚楚,让咱们老百姓心里都明明白白的,更安心了。"59岁的村民黄清君对村里的财务公开做法很是感慨。村里每个月的财务收支状况,按照"五统一"的标准,定期逐项逐笔进行公开,这是羊郡镇实行村级规范化管理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  相似文献   

11.
乡戏     
乡戏很老很远了英雄美人名臣草寇曾大红大白登台锣鼓吠呐闹响山寨的整个正月茶余饭后的老爷爷总是这样叼着旱烟袋悠闲在记忆中乡戏哑了许多山乡岁月吹鼓手沉睡在地方文化志里乡亲们劳作在日出日落之间整天乐颠颠的娃娃常迎来孩子他爸的叱骂 ﹃嘴都糊不住,还穷乐个啥?﹄吐着烟圈  相似文献   

12.
说起我们农经站长,那可是一个喜欢“较真儿”的人。可巧这较真的事就让我给赶上了。一次,我给村会计开了一张内部支款凭证,可一会儿就被站长退了回来,原因是在“出纳”一栏我只习惯性地写下了自己的姓氏而没有署名。“有啥了不起,我当啥大事。”我一边嘟嚷,一边埋怨,话虽如此说,可是从此以后我就开始注意类似的一些细节问题。毕竟人家是领导,让咋干就咋干。日子长了,每次看到自己开出的票据都那么严谨规范,整洁漂亮,心里得意的同时,倒对站长的严格要求心存感激。人常说,跟着什么师傅学什么活,我很庆幸,自己跟着这样一个工作…  相似文献   

13.
小院琐记     
我农村老家的住宅是一处三合小院,我在那里居住了二十一年。童年、青年记忆中的往事都与这小院有关。我们村子地处豫南盆地北边,叫龙王庙村。村子紧邻白河,过去夏天老发洪水,村民就在白河岸边修座小庙,里面供奉着龙王爷,逢年过节,龙王爷就统吃全村人的供品。我们也真心希望它给村里消灾祈福。  相似文献   

14.
<正>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平凡的事,干一行爱一行是许丽华的职业观。许丽华觉得自己就像农信浩瀚画卷中的一朵小花,即使普通,也要绚丽绽放,体现出一朵花的价值26年前,一位刚满20岁的小姑娘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幢简陋的二层小楼柜台里记账。每天第一个到单位,最后一个离开,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人应该干一行爱一行。偏僻的地理位置和一丝不苟的工作要求让一起工作的几个年轻人都另谋高就了,她却是一有空儿就跟在师傅后面:"师傅,这个再教教我吧!"师傅乐呵呵地说:"小姑娘,你是我的小尾巴吗?"  相似文献   

15.
我不知道明眉大姐家住哪里,但她送来的这串葡萄充满了温情,温暖着我偶有疲惫、偶有焦虑、偶有乏力的心明眉大姐是我在农行车站支行时期的老客户,一双大眼睛特别引人注目,眼神里透着质朴和善良,所以我们都亲切地称她"明眉大姐"。明眉大姐是个四十来岁的农村女子,家住农村,总是骑着自行车驮着葡萄、桃子等自家种的水果到城里来卖。201 1年9月14日,车站支行上午8点一开门,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便络绎不绝。我引导客户、指导填单、介绍产品,忙得不亦乐乎。上午11点多,我走出营业厅去了一下后院,离开只有三四分钟,等我又回到营  相似文献   

16.
我的梦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我也亦然。 有的人爱在黑白世界中厮杀;有的人喜欢在舞场“潇洒走一回”;有的人愿在花前月下和女孩缠绵。可我却喜欢在闲暇时间里,一个人静思,在方格天地里憧憬着自己的梦.以爬格子作为自己的乐趣。 在中学读书时,就曾经对每周一次的作文课特别钟情,也不仅仅是我的作文常被语文老师作为范文当众宣读。因为那时的我,便时常在编彩色的梦,梦想一天我的作文也能变成铅  相似文献   

17.
早就听说容县兰花产业很红火。兰花已走出国门,销往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市场。百闻不如一见,最近,我们走访了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区人民政府去年命名为"广西兰花村"的容县祖立村立垌屯,眼界大开。进入兰花基地,一棚棚的兰花亭亭玉立,墨绿墨绿。有的刚吐出新芽,鹅黄嫩绿;有的开着淡白或紫的小花,  相似文献   

18.
炒米和焦屑     
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  相似文献   

19.
正"嗨,庆会!《清清白白当干部,明明白白做主人》你写的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文章,在咱《曲阜报》头版头条发表啦!你小子,行啊。呵呵!"我刚到老家门口,就被村里的老会计邱树才给拦住了。他一脸阳光地看着我,笑眯眯地对我说。"哪里哪里,我也只是随便写写,投上去,没想到还真给发表了"。听到老会计的夸奖,我还真有点不好意思。  相似文献   

20.
村支书的生意经
  孔庄村的特色是种食用菌,但并不是一开始就种。提起村里刚开始种食用菌时候的情形,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孔庄村支书韩宝新记忆犹新:2005年村里开党员大会,讨论种香菇,村民都不赞同。有一个老党员坚决反对:“我活了这么多年了,从来没听说过咱们孔庄的地里还能长出蘑菇来!”开完会韩宝新就开车拉着大伙儿去道边的树林底下的大棚看,“那时候地里蘑菇已经长出来有一个指甲盖大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