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耕地质量建设的生态与环境理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仅要保护耕地的数量,耕地质量建设也尤为重要.该文阐明了耕地质量建设的含义,厘清了耕地质量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指出耕地质量建设树立生态与环境理念的重要性和核心,总结了世界各国已经形成的三类耕地质量建设模式,提出了生态化和环境友好型耕地质量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耕地质量管理是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全面掌握和动态监测耕地质量状况,能够为继续严格执行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从当前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现有专项工作成果和技术条件分析了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的可行性.进而从调查单元划分、指标体系确定、实地调查采样、数据库建设与更新等环节提出了耕地质量调查技术途径.通过开展耕地质量调查,并应用县级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实时信息化和一体化管理,可以有效实现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保护.  相似文献   

3.
从全球粮价上涨及粮食安全谈我国耕地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计民生.粮价上涨引发全球粮食恐慌,由此导致粮食安全问题,而解决粮食安全的根本就是保护耕地.当前我国耕地保护面临耕地数量少、总体质量不高、流失速度快、利用不尽合理的严峻形势;而在耕地保护中又存在重数量轻质量、耕地保护的主体不明确、耕地保护执法监察不到位等问题.因此,为更好地保护耕地应强化节约集约用地意识、严控建设占用耕地、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加大耕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改革征地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为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格管控优质耕地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国土资源部日前制定并出台了《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重点是将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严控建设用地占用优质耕地。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 ,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耕地数量管理与质量建设 ,把耕地保护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来抓。耕地质量的优劣 ,直接影响土地的产出率 ,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 ,影响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有效地控制和防治耕地退化、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控制农业面临污染 ,全面实施耕地质量及其环境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十分紧迫和艰巨的任务。一、正确分析当前耕地质量与环境保障体系建设的问题从认识上分析 ,耕地质量及其环境问题引人瞩目 ,耕地质量建设、环境污染的治理已提到议事日程。进入新世纪 ,面临人口、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6.
近日国土资源部制定并发布《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格管控优质耕地,重点是将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严控建设用地占用优质耕地。  相似文献   

7.
近日国土部制定并发布《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格管控优质耕地,重点是将优质耕地划人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严控建设用地占用优质耕地。  相似文献   

8.
<正>耕地直接决定着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保护耕地,数量是基础,质量是根本。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以坚决守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为目标,以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为主要内容,助力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新格局,确保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夯实粮食安全支撑。  相似文献   

9.
耕地占补平衡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耕地保护领域两项重要工作内容,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在做耕地数量的"加法",目的在于遏制耕地数量减少的势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则是在做"乘法",目的在于提升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中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耕地保护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中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耕地面积占河南全省耕地总面积的45. 5%,是河南省小麦和玉米主产区,文章研究中原区的耕地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对促进中原区耕地保护提供借鉴。[方法]该研究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比较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当前中原区耕地数量分布、耕地质量等耕地资源状况,以及耕地占补平衡、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与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确权等耕地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中原区耕地面积持续减少,未来耕地面积减少之势难逆转;耕地保护力度不够,非法占用耕地问题时有发生;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占补平衡落实难度加大;耕地重用轻管问题仍然突出,农田质量较低;耕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结论]该研究针对上述问题研究提出了强化耕地管护,确保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强化耕地建设,提升耕地生产能力;创新土地管理与保护机制等加强耕地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土地整治:推进耕地保护的金钥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坚持耕地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保护,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在一定范围和条件下实施跨地区补充耕地占补平衡,这是对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创新,也是在耕地后备资源持续减少、生态保护压力日益  相似文献   

12.
速览     
<正>要闻农业部将建耕地监测体系农业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日前成立。该中心将承担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建设、保护、监督及耕地质量数据平台构建等工作,同时承担全国耕地土壤监测体系的建设与业务指导工作。目前国家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有357个,涵盖35个主要耕地土类、兼顾高中低不同地力水平,涉及  相似文献   

13.
2007年6月,成都市被批准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推进试验区建设,成都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耕地保护基金,探索建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和契约式管理新机制,调动广大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在试验区建设过程中,实现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稳步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5月2日,农业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在京揭牌。农业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出席并讲话。韩长赋强调,强化耕地质量监测和保护是农业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农业部门的职责所在,农业部门具有专业优势。各级农业部门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体系建设和装备条件建设,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协同推进土地整治与耕地休养生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耕地的非生产性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以生态系统理念保护耕地已经成为耕地保护的新趋势。因此,耕地保护的范畴和目标也开始拓展: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下降、耕地功能不退化、耕地产能有提升,即强调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对耕地全方位保护的新要求。协同推进土地整治和耕地休养生息是实现上述耕地保护目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5月2日,农业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在京揭牌。农业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出席并讲话。韩长赋强调,强化耕地质量监测和保护是农业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农业部门的职责所在,农业部门具有专业优势。各级农业部门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体系建设和装备条件建设,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留下沃土。韩长赋指出,耕地是农业发展之要、粮食安全之基、  相似文献   

17.
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保障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我国耕地保护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耕地保护与保障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严格管理建设占用耕地、调整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加大对耕地质量的维护、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加强监管与考核的力度等面向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耕地保护强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耕地保护:数量质量并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耕地数量和质量并重管理的理念已逐步深入到耕地保护工作中,并逐渐转化为具体的行政管理行为.<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提出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在考核耕地保有量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补充耕地的面积与质量两个考核标准,其目的是将耕地质量等级管理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监察部、审计署、国家统计局等五部门9月19日启动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核查工作。核查内容包括各省耕地保有量及变化情况、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及变化情况、耕地占补平衡与基本农田占用补划落实情况、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和制度建设情况、耕地等级与耕地质量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20.
我国面临着人均耕地数量少、耕地质量较低等状况.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建设用地违规占用耕地、低效占地、"占补平衡"制度未能真正履行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在针对土地用途方面我国一直实行的是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产生了不少问题,使得耕地保护效果并不显著.因此在耕地保护方面,我们不妨借鉴国外的经验,引入土地发展权的概念,应用创新的手段解决当前面临的耕地保护方面的问题,对耕地保护提供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