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地整理农地承包经营权调整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为制定农村土地整理农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调整办法提供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目前土地整理主要有三种农地承包经营权调整方式,权属调整中存在农地承包政策落实不到位、农民参与不足和有关单位参与不够等问题.研究结论:土地整理中应落实农地承包经营制度,农民充分参与权属调整决策,完善土地整理法律制度,并科学地进行整理前后的农地价值评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安徽省农户抽样调查资料,对农民关于现行土地承包制度、未来农地制度改革方案以及失地农民保障措施的认知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本文认为,农地制度改革应强化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民主权利;改革过程应努力避免农户之间利益分配出现剧烈的变动;农地制度改革的侧重点应集中于农地的征用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3.
基于农地产权制度视角的农户农业面源污染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产权制度是诱发农户面源污染行为的重要制度根源。农地所有权主体虚位导致环境管理机构缺失,无法有效规范和监管农业面源污染行为;农地承包经营权不稳定诱发农户短期行为;土地零碎化使统一环境行为无法实施;农地流转制度不完善使农户丧失土地投入的积极性,导致土地粗放经营。因此,应该重构农地所有权主体,成立专门组织对农户生产行为进行管束;稳定农地承包经营制度,激发农户对土地进行投入和养护的积极性,规制短期行为;完善农地流转制度,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统一环境行为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农地承包纠纷仲裁解决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承包纠纷事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和农村社会的稳定。构建权地承包纠纷仲裁解决机制,有利于健全农地纠纷的解决方式,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提高解决纠纷的效率,减轻信访和法院的负担;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增强纠纷调处能力。而目前农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存在立法工作滞后,仲裁条件较差,仲裁人员缺乏,执行难度较大等问题。应抓紧立法,由国务院制订统一的((捉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暂行条例》;加快硬件建设,满足仲裁工作开展的必备条件;配好专兼职仲裁员队伍,提高仲裁人员素质;抓好协调,突出仲裁工作成效。关键词:农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诉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四种权属出发,回顾农村改革以来中国农地制度演变,分析农地产权结构。结果表明:农村改革以来,中国农地所有权归属逐渐由国家向集体转变,形成了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产权结构。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地所有权以集体发包和农户承包的方式派生出农地使用权,农地使用权再进一步派生出农地收益权和处置权,农民土地权属认知模糊和农地产权残缺。  相似文献   

6.
课题组对江苏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农民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认知不高,主体意识不强,直接影响了其参与流转的程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体现为法律或制度的供给不足与模糊,应从农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限制国家公权力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7.
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农民生存权之法制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以保护农民生存权为出发点来探寻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立法和司法保障方式。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对农民而言是在不改变农地用途的前提下增加收益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农民的相对弱势,规范和支持农地流转的相应法规没有及时配给,导致在单纯的农地流转市场自发调节下,农民的利益反而可能受到损害。研究结论:应以经济法视角来整合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保障农民生存权的立法和司法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军 《农业经济》2013,(1):90-91
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作为涉及亿万农民的大事,在构建其法律制度基本原则时应在坚持主客观统一思想基础上,把流转基本原则和规则科学区别与界定,并注意区别不同土地法律制度因立法宗旨不同而导致的原则不具备普适性问题。从而构建适应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本原则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征地制度改革与农地产权制度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征收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与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不尽合理有关: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使当事人缺乏维权的法律支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缺乏排他性,使当事人缺乏维权的自我激励;政府对农地产权的不当限制直接侵害了当事人的土地权益。我国征地制度的改革思路应该是:以“尊重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为思想指导,通过重构农地产权制度以有效约束政府征地行为,通过规范政府征地行为以有效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并逐步实现城乡土地市场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农地经营权流转:难点与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地流转既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化解“三农”难题的有效路径。农地流转制度的适度创新不仅是农地制度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是优化农地要素配置的必然选择。第二轮土地承包政策以后,我国并没有出现如理沦界所预期的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的高潮,就总体上而言,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仍以行政性调整为主,农地流转率处于较低的水平,尽管近年来一些省区的农地使用权流转速度有所加快,也未改变农地流转的基本状态,仍面临着一系列亟需关注的问题。一、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存的问题1、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缺乏主体保障作为农地经营主体的农户…  相似文献   

11.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能够有效解决农民因缺乏抵押物而导致的融资难问题。新疆开展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在政策环境、农村保障体系、农地流转规模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依然需要在法律依据、农地登记管理、评估等环节做好政策扶持、打造服务平台、完善风险防范机制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农地流转是农地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内在要求。所有权的缺陷和农民对地权认识的模糊性阻碍了农地的流转。地权稳定性可以增加农民对农地的需求和投入,土地调整的功能和作用还没有一致的结论。选举产生的乡村干部可以满足农民对农地流转的意愿,而乡村干部的决策模式有待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在实践中产生了众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农地流转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四川省成都市农村的问卷调查,反映出农民在农地流转全过程中并没有真正成为流转主体。为尊重农民的意愿和保障农民的权益,本文认为,农地流转中必须建立起能够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同时,建立起农村土地银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健全和完善农地流转的运行机制,规范和健全农地流转中的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15.
农民作为弱势群体是中国社会特有的现象.本文认为,通过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特殊规定,实现国家对农民经济存权的倾斜性保护,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正义原则.  相似文献   

16.
健全农地流转市场法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8月通过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用了一整节(第二章第五节)共12项条款,较详细地规定了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和其他内容,自此从法律上认可并正式打开了中国农地流转市场的大门。  相似文献   

17.
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新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是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本文通过对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陷入困境的客观环境、政策影响和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了农地国有、所有权与产权相分离、农庄经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确立物权式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杰 《农村经济》2005,(6):24-25
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义在于通过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实现土地经营的市场化以及农业的现代化。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特征是流转客体的单一性、流转范围的封闭性、流转方式的债权性。本文认为,现行农地承包权债权式流转是低效的,应建立物权式农地承包权流转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地产权主体模糊,权能不清,尤其是涉及到农业用途时,农民享有所有权,而涉及到非农用途时,国家享有所有权,地方政府代替国家行使这种权利。农地产权的这种二元模糊属性为地方政府越权征地、过分掠夺提供了制度激励。而要解决农民失地问题,不仅涉及到农地产权自身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市场化改革的深入。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燕坝村农地流转中的土地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通过对重庆市燕坝村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问题的研究,探讨土地流转情形下如何有效地管理农用土地。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访谈及田野调查法。研究结果:总结了重庆市燕坝村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特点,分析了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合理推进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需要开展村地籍调查,编制村级土地利用规划,还需探索土地流转新形式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