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村土地征收过程中利益分配博弈失衡是征地冲突的根源。地方政府、开发商、村集体组织和农民之间利益关系复杂,利益博弈中地方政府征地权力滥用、村集体组织违规执行、失地农民利益诉求机制虚置,以及土地制度的不完善,造成土地收益分配不公,农民土地权益受损。基于此,建议从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和征地制度、平衡利益主体博弈力量格局以及提高失地农民的补偿收益和生活保障等三个方面优化农地征收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农地征收利益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拓展城市高质量发展空间,深圳积极探索存量土地再开发,在土地征收的基础上建立土地整备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土地整备过程中创设利益统筹政策。本文重点对该政策实施中各方主体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正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对土地资源不断扩大的需求也导致围绕农村土地产生诸多矛盾。如何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前提下,更好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关系到改革发展大局,是三农工作的重大课题。江苏省无锡等地多年在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和土地补偿分配等方面,探索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利益协调和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以此来稳定并完善农村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正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对土地资源不断扩大的需求也导致围绕农村土地产生诸多矛盾。如何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前提下,更好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关系到改革发展大局。是三农工作的重大课题。江苏省无锡等地多年在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和土地补偿分配等方面,探索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利益协调和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以此来稳定并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为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为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土地利用和管理需要,结合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015年起天津市在蓟州区开展了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目前,32个首批村的规划均已编制完成,进入审查阶段,蓟州区其余745个村的规划将与土地改革工作同步推进,于2017年底审批完成。村土地利用规划推动了国家、地方、农民三者利益相协调,较好地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整治,改善了农村人居生活环境。总结试点村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流转已然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各种利益群体围绕着土地流转利益进行着复杂的博弈,往往造成极为弱势的农民群体的权益受到各种形式的侵害,针对这些侵害行为,本文试图建构以农民权益保护为核心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7.
<正>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赋予农民更多土地财产权益,湖北省秭归县响应中央及湖北省的要求,于2014年6月下旬启动了3个村的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在统筹整合、同步推进各类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惑。有益探索(一)统筹推进的由来秭归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三峡工程移民大县和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通过调查摸底,3个试点村共涉及15个村民小组、1338个承包农户、4124个承包共有人,承包土地面积  相似文献   

8.
推动农业进步,农地大规模流转成为必然趋势。现阶段工商资本大量涌入农地市场,集体产权博弈和农户追求的利益最大化冲突不断,且资源发挥作用参差不齐、市场准入门槛低的现状使得村集体强制产权和农户自发产权碰撞,集体农户阶层分化明显。其次农户对土地流转较大的潜在需求尚未被挖掘,农户习惯于路径依赖,问题良多。因此,本文从政府、农户、村集体三方面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提高农村土地流转水平,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问题日趋紧迫,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业已成为危及我国农村社会稳定大局的重要诱因。城镇化加速背景下,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既面临着"保发展"与"保权益"的政策权衡、农村土地所有权虚化导致农民土地权能残缺等制度困境,也面临着个体农民维权能力弱化和无序化的现实困境。现有制度存续状态下,建立农地流转的民主决策机制、构建农地流转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农地流转的增值利益分享机制、完善农民土地权益协调与诉求机制是创新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的适宜路径。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整治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部分地区地方政府对土地整治积极性不高,土地整治工作进展受阻。结合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整治面临的困境与工作难度,将农村土地整治过程简化成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的博弈模型,通过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体三方博弈主体行为进行分析,得出农村土地整治的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结合博弈分析结论提出政策激励建议:(1)建立地方政府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标政绩考核机制;(2)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保障农民权益;(3)提高各参与方的积极性,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整治是一项以提高土地资源承载能力为主要目标而实施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生态环境、产业经济、社会政策等多方面联动发展与协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时期背景下国家战略部署对农村土地整治的功能定位、目标转变、发展路径提出了新的战略需求,因此,理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农村土地整治的内在联系,重构农村土地整治的基本内涵,对农村土地整治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农村土地整治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合理流动的改革重点,应从人地关系协调着手,全面激活"市场—要素—主体",实现以"主体权益——资源要素——技术手段——功能结构——区域空间"为一体的农村土地整治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工业化、城市化步伐日趋加快,城乡在土地利益分配上进行博弈,而现行的法律更多地倾向于城市,农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利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从研究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法律角度出发,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统筹城乡发展,对实现土地市场城乡一体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研究欠发达地区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对统筹区域发展、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具有重大意义。[方法]文章以宁夏红寺堡区和云南大理市两地为调研对象,采用实地走访方法,总结分析经济欠发达地区土地股份合作社发育原因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村庄困境驱动是欠发达地区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的根本原因;(2)社会资本下乡诉求是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的外在推力;(3)土地股份合作社从土地合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主体协调机制和经济发展机制等4个方面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积极效用。[结论]需要健全政策扶持体系和管理服务制度保障土地股份合作社壮大发展,推进欠发达地区村集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土地规范流转既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正确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处理好其中的各种主体的利益关系,制定有效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是推进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方面。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1.1土地流向不合理,流转权属与用途不清晰。土地  相似文献   

15.
农业规模化经营要求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而有效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则是推动农地流转制度建设的关键。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法律体系不完善,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机制运作不畅,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利益分配机制缺位等因素削弱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力度;政府应当从健全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法制体系,优化农地产权交易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完善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着手提升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管理中的"诺斯悖论",反映了地权逻辑下乡村治理困境的制度性缘由,也揭示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式共生关系。利益相关者的共生与博弈形成了乡村治理中的内在张力。综观博弈式共生下各方主体的利益诉求与行为逻辑可以看出,以"利益争夺"为导向的土地管理方式是引发各种利益纠纷和矛盾冲突的源头,这种土地管理异化现象是乡村治理困境生成的内在动因。化解乡村治理困境需要依靠法治的力量,通过持续推进法制建设,将土地管理与乡村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这是地权逻辑下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从促进城乡土地要素优化配置、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和农民增收三个方面,构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绩效进行评价,以期更好地发挥土地整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功能。研究方法:熵权灰靶模型。研究结果:(1)各项目区综合绩效存在一定差异,综合靶心度在0.446—0.758之间,从大到小可排序为:M3M1M6M5M7M4M2。(2)各单项绩效的靶心度分别在0.150—0.246、0.172—0.346和0.108—0.194之间。研究结论: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要求农村土地整治促进城乡土地要素、公共服务、居民收入三方面的统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影响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城乡土地要素空间优化配置绩效的主要因素,农村居民点基础设施现状是影响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绩效的主要因素,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农民增收的绩效区域间差别不明显;城乡土地要素流动需通过土地整治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城乡统筹视野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着土地流转不畅、流转不规范、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农民权益受到侵害等问题,制约了农村土地流转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作用。将农村土地流转置于城乡统筹这一大背景下,结合城乡统筹发展对农村土地流转提出的要求,研究建立科学、规范、有序且符合国内当前社会经济环境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法律体系的内容渐趋复杂,但并不能满足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需要,构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法律体系尤为必要。农村土地法律体系建设就是要在理顺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补充、修改和完善农地农用、农地转用以及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调整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与统筹城乡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并保障农民以土地权利参与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其建构必须尊重中国国情,并特别注意保护农民的权益;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保护、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以及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保障农民权益的关键内容,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土地流转和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耦合的两大关键要素.本文使用规范分析和综合分析法,借鉴现有协同路径在整合资源、产业发展、规避矛盾等方面的优势,旨在识别不同路径出现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设计耦合“乡土与殖民”农业的三大新协同路径:“并列统一”协同、“嵌套分块”协同和“层递集中”协同,安排确保新路径健康运行的适应性策略.每种路径各有自己的优势和整合节点,共同贯穿于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并列统一”体现“产业集群理论”中的打捆和兼容效应,产业发展混合中彰显特色,土地组织化整为零,较好地协调了大小、内外、先后业主间关系;“嵌套分块”体现“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市场适应和管理高效,产业发展分块择优瞄准高端,土地组织统一流转分块使用,较好地实现了五大要素资源的协同运作;“层递集中”体现“优势整合理论”中的分工和合作效应,产业发展兼顾混合特色与高端市场,土地组织强调逐级集中与多元,较好地动员了不同优势业主与五大要素资源的结合.“并列统一”土地组织成本最低、产业发展趋向于大型业主,“嵌套分块”土地组织成本较高、产业发展趋向于高端多功能,“层递集中”土地组织成本介于前两者之间,产业发展普适性较强,三者之间互补性强,在城乡统筹区产业发展与土地流转协同方面具有较好的灵活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