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在世界各国的财政补贴支出中,农业补贴的规模都独占鳌头。它的形式也最多。购销差价补贴、农产品支持价格补贴、农业投入品差价补贴、农业资本补贴、休耕补贴、农产品储备补贴、食品券计划补贴、农业科研补贴、农产品进口补贴、农产品出口补贴,等等,都是经常被采用的形式。可以说,对农业的补贴问题是财政补贴研究的最重要课题。 财政补贴是与商品的相对价格结构密切联系着的,这种联系在农业补贴问题上表现得尤  相似文献   

2.
休闲渔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分类补贴的补贴机制。补贴原则上,要突出重点,控制总量;注重公平,遵循市场规律;讲究效益,科学发展;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补贴类型上,要区分整体类补贴和个别类补贴的差异,按照不同的类别建立相应的补贴流程。补贴手段上,要运用好长期补贴与短期补贴、一次性补贴与分阶段补贴等方式。分类补贴机制建立和实施将遇到诸多困难,为提供工作效率,应该实行规范化操作、控制实施分类补贴的成本、完善监督和信息公开机制。  相似文献   

3.
粮食补贴政策不仅是政府部门政策制定者,也是国内外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论文从粮食补贴目标、补贴方式、补贴规模、补贴效果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粮食补贴政策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现有关于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文献基本上就政策补贴目标、补贴方式、补贴规模达成共识,但是对补贴效果的认识存在较大争议。本文最后就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内关于农业补贴政策的研究主要涉及农业补贴政策目标、农业补贴水平、农业补贴国际经验的比较、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WTO农业补贴的规则及其影响、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完善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财政支农补贴: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冰 《农村经济》2012,(3):73-76
我国财政支农补贴资金总量逐年加大,项目逐渐多样化,补贴的重点已经转向直接补贴、价格补贴和生产资料补贴.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分散化管理、追踪监督反馈机制尚未形成以及财政支农补贴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健全等.因此,完善财政补贴应从多维视角考虑,逐步增加财政支农补贴总量规模,改进补贴方式,形成现范化、制度化的补贴方式,完善财政支农补贴立法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框架、问题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2004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初步形成了综合性收入补贴和生产性专项补贴相结合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以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增支综合直补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收入补贴与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最低收购价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性专项补贴相比较,无论是在政策功能、作用机理上都存在很大差异,不能简单合并。因此,我国应稳定以综合性收入补贴和生产性专项补贴为框架的政策体系,重点加大专项补贴的范围和环节,完善政策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主要包括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简称为"四补贴"。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共1011亿元。2011年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今后将逐步加大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力度,将粮食直补与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和交售商品粮数量挂钩。建立和完善农资综合补  相似文献   

8.
动态与信息     
<正>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工作全面推开近日,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工作的通知》明确,2016年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即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由激励性补贴向功能性补贴转变、由覆盖性补贴向环节性补贴转变.提高补贴政策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四补贴”力度逐年加大。其中,  相似文献   

10.
“三农”     
正2018年种粮补贴有变化。随着土地流转和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出现,国家对粮食补贴进行调整。从2018年开始,有些省份将不再单独发放粮食补贴,而是把粮食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以及农资综合补贴三项补贴合一,统一发放。改革后农民"三合一"补贴的农户要符合下面条件: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补贴依据可以是二轮承包耕地面积、计税耕地面积、确权耕地面积或粮食种植面积等。  相似文献   

11.
<正>1.种粮直补政策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补贴资金140.5亿元。2.农资综合补贴政策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总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3.良种补贴政策中央财政安排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203.5亿元。4.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范围内实施,补贴机具种类为11大类43个小类  相似文献   

12.
《农村工作通讯》2005,(11):40-40
今年以来,天津市继续对农户实行种粮直接补贴、优质粮食作物良种补贴和购置农机具补贴政策,三项补贴资金约达1.49亿元。目前,种粮补贴和农机补贴已全部完成,最后一项良种补贴也将于11月底兑现完毕。  相似文献   

13.
美国大豆补贴政策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美国大豆补贴政策的主要方式即商品贷款项目、直接补贴、以价格或收入为基础的反周期补贴和平均作物收入补贴,分析了美国大豆补贴政策的特点及我国补贴政策与美国存在的差异,并对我国大豆产业补贴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文在概述中国渔业柴油补贴政策演变轨迹的基础上,对现行柴油补贴政策进行了经济学解析,认为从柴油补贴政策中得利最多的不是渔民而是渔船股东,柴油补贴政策不利于渔业资源保护,柴油补贴政策也不会对水产品供给价格产生波动,柴油补贴政策也不能有效促进全体渔民增收;提高柴油补贴效率应从补贴方法、补贴环节和补贴程度入手,以期实现降低生产成本、稳定渔业生产和增加渔民收入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5.
粮食生产者补贴制度的改革受WTO黄箱补贴总量实质性约束。粮食生产者补贴也属于目标价格补贴。所谓目标价格,就是政府确保农民种粮的合理的平均收益或边际收益。目标价格补贴就是由目标价格和其它政策参数所决定的补贴总和。粮食生产者补贴制度改革不能放弃价格支持,要引入脱钩半脱钩补贴,这些补贴对粮食产量具有投资效应、财富效应、保险效应。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业生产托管补贴分为三种形式:只补农户、同时补贴农户与服务组织、只补贴服务组织。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对三种类型的补贴对不同规模服务组织的经济效应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不同经济特征的托管环节补贴对农户经济效应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三种农业生产托管补贴模式在提高大服务组织服务规模经济效应程度上补贴模式三最高,补贴模式二次之,补贴模式一最低;在对小服务组织利润损害程度上补贴模式二最高,补贴模式三次之,补贴模式一最低;不同经济特征的托管环节补贴对农户生产成本和收益的影响也有不同。依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创新补贴模式、避免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垒大户"、动态调整补贴环节和区域三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 为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2015年,国家启动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将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要调整措施是:一是将8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为所有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享受补贴的农民要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度,连云港市通过"一折通"财政内网发放财政涉农补贴项目80个,发放财政涉农补贴资金为12.92亿元。发放的项目有:涉农补贴中水稻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各种良种补贴;民政优抚补贴中五保户供养补贴、老复员军人补贴、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社会保障补贴中农民养老保险金、被征农民补偿金;计生补贴补助、村干部补贴、保险赔偿等项目。发放补贴资金惠及农户115万户,惠及农民达335万人。为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强农惠农  相似文献   

19.
非公有制林业补贴政策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非公有制林业补贴政策的研究背景的介绍,认为对非公有制林业进行补贴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界定了非公有制林业补贴政策的范围.从林业补贴的理论依据、补贴的标准和模式以及补贴政策的效果评价三个方面综述了目前国内林业补贴政策的现状、国外私有林补贴政策研究的情况.指出目前我国非公有制林业补贴政策的研究较为欠缺,补贴资金的分配、发放途径和资金利用监督机制以及研究的数据来源等实际问题.提出非公有制林业补贴政策研究应该更多地关注林业补贴资金的配置、林农激励机制以及林业在新农村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从2004年开始,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从此拉开了国家大面积实施强农惠农政策的序幕.到2009年底,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包括:粮食直补、良种推广补贴、农机具直补、保护性耕作补贴、深松作业补贴、生猪良种补贴、可繁母猪补贴、可繁母猪保险、奶牛良种补贴、退耕还林钱粮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补贴、农村低保资金补贴、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等,使广大农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