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动态     
<正>常州金坛:"土地整治+"加出农村发展新活力不断为土地整治"做加法",金坛结合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水土资源条件和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合理划分功能区,因地制宜制定土地整治规划,并与中低产田改造、农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名优特农产品基地规划建设和农业机械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相结合。该区还充分利用占补平衡项目资金进行综合整理,利用省以上投资项目资金对项目全面提升,重点实施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整合水利、农业开发等项  相似文献   

2.
动态与信息     
《中国农业会计》2004,(10):42-43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又设两项专项资金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近70%用于土地治理项目,2004年,国家投入51亿元资金用于土地治理项目,主要用于中低产田改造。2004—2010年土地治理项目中央财政资金将达到513亿元。目前,每改造一亩中低产田需投入中央财政资金200元,7年内可改造中低产田25650万亩,每年平均3660万亩;每改造一亩中低产田大体上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50公斤,共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85亿公斤。国务院最近通过了《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选择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484个县(农场)进行优质粮食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3.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土地整理的重要目标   土地整理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的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土地整理包括农地整理和市地整理。   农地整理 (Land Consolidation)是对未利用土地、废弃地、中低产田、闲散地等进行田、水、路、林的综合整治,以提高土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市地整理 (Land Readjustment)是对城市边缘地区、城市建成区…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方面,各地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进一步改造中低产田,同时加快合理开垦荒地的步伐。从1988年到1993年,全国已改造了1.45亿亩中低产田,开垦荒地1725万亩,通过这两项措施,已新增粮食191.5亿公斤,每亩平均增产105多公斤,这是一个巨大的成果。目前,全国还有8.55亿亩中低产田待改造,增产潜力很大。搞好这项工作的关键在于水利建设、良种推广及发展新的栽培技术。今后还要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大开垦荒地的力度,在这方面,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  相似文献   

5.
《齐鲁粮食》2009,(3):39-39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近日表示,2009年我国将继续鼓励粮食生产.粮食价格在去年基础上继续上涨13%。陈锡文表示,为鼓励农民积极生产,国家将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服务的投入,以降低农民的生产经营成本,力保农产品价格合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今年将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大规模开展中低产田改造,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粮食主产区中低产田分区综合整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因素分层指标、GIS空间插值等方法,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将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整理项目相结合,分析了中低产田综合整理的内涵和分区整治要点;选择标准粮产量、等指数和土壤肥力3个因素10个指标,构建了中低产田划分标准。在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划分了3个一级整理类型区和9个二级整理类型区,并按分区制订了9种工程技术模式并提出各自组合特征。研究结论:(1)河南省高、中、低产田面积比重约为49%、31%、20%,高产田集中在黄淮海平原区,低产田分布在豫西、豫南的山地丘陵区,中产田交叉分布在二者之间;(2)以工程为组合,按灌排方式、田块形式、生物多样性等差异,提出了中低产田分区综合整理的重点和措施,为打造河南省粮食核心区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1991年,四川省的开发农业在前几年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显示出勃勃生机.各地在开发中推行以挖掘土地生产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资源效益为目标的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把粮棉油肉作为开发的重点,建设"吨粮田"、丰产片、粮经双千田,改造低产田土,开发荒山、荒坡、荒滩和荒水,取得了明显的效益,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开发效益1.注重现有耕地的深度开发,努力提高土地生产率.一是狠抓中低产田土改造,增强农业后劲.全省以川中低产田土改造、川东低产田土改造和长江上游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角洲耕地资源态势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耕地资源锐减,人地矛盾愈加突出,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分析了该区耕地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可持续利用对策,包括做好土地利用规划,加大土地执法力度;改造中低产田,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后备资源;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土地整理工作,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等。  相似文献   

9.
泰兴市耕地资源的态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泰兴市耕地资源面临的态势,提出了泰兴市耕地资源保护的对策,包括科学编制规划,建立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体系;大力推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强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耕地质量保护等。  相似文献   

10.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粮食产出能力、粮食增产潜力以及气候因素三个维度和16个具体指标构建了中低产田改造地区优先排序的指标评价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八大区域中低产田改造的优先排序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区、东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是我国中低产田改造的优先考虑区域;西南区、华南区和西北干旱区可以考虑在区域内的重点地区进行局部改造;黄土高原区和青藏区中低产田改造有必要与生态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山东黄泛平原,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风沙化土地面积大,而且未充分利用。另外,已被利用的土地也因利用不当而造成广泛风沙化,土地生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致使大面积土地长期处于“中低产”状态,经济效益极其低下,对该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影响较大。因此,大力开发利用风沙化土地,改造“中低产田”,建立完整地农田防护林体系;开发水源、加强水利建设;增加“中低产田”的物质投入;是迅速发展黄泛平原农业、增加单产、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改造中低产田是增加粮食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内容。南京市有中低产田100万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3。市政府制订了每年改造10万亩的计划,把中低产田改造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坚  相似文献   

14.
(一)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狠抓高产稳产农田建设,不断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在我国,有限的耕地与不断增长的人口总量,低下的土地产出效益与农民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的矛盾愈来愈尖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土地整治工作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优化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整体成效,成为业内关注的重点。介绍了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模式的基本内容,分析了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原则,结合相关实践经验,从水渠、道路等多个方面探讨了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模式的应用,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希望推动生态型土地整治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6.
简阳县地处龙泉山南麓,属于四川盆地冬干春旱的中心地带。近年来土地数量与人口数量,土地质量与生产发展速度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 简阳县委、县政府认识到要使种植业大幅度增产,增加农业后劲,必须在改造中低产田和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上下功夫,只有将中低产田改造好,才能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增产作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大搞多种经营,发展商品生产,增加社员收入。该县把保护耕地,改造中低产田、培肥地力作为发展农业,跨上新台阶的重要措施。至1986年全县改冬水田22526.7公顷、土改田11026.7公顷、改坡土20193.3公顷、共计53746.7公顷,占耕地的50%多。  相似文献   

17.
以目前新疆棉花生产形势为基础,分析了开荒和改造中低产田的现实性,指出了开荒和改造中低产田同步实施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有关策略。  相似文献   

18.
王波 《山西农经》2021,(2):49-50
土地整治不仅关乎农村经济发展,也关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粮食安全。总结了定边县土地整治经验。在土地整治过程中要加强基础调研和设计工作,实行多级工程管理,因地制宜,优化设计,重视项目运营和管护。在今后的土地整治工作中,应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土地整治与乡村建设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9.
土地整治工作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分析了土地整治工作的意义,针对我国土地整治工作中的规划不合理、群众参与度低等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我国土地整治工作依旧处于探索阶段,在理论视野、战略路径和理性范式等方面不够完善。战略路径和理论基础直接决定土地整治的发展,分析和研究了土地整治基础理论,以指导和促进土地整治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