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新的思路。探讨农村三产融合与农民增收的互动机制,将有力破解农业发展瓶颈问题,是进一步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农村三产融合与农民增收之间需构建更为积极有效的联合、发展和保障机制,以促进三产融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互动。  相似文献   

2.
<正>江苏省徐州市结合实际,围绕发挥"三个作用"、推进"两聚一高"、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的总定位,聚力农业创新,聚焦增收富民,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现代农业产业重要示范带、农业农村重点工程建设和农村重大政策创新"两重一创"为抓手,切实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巩固提升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汉滨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以提升产业水平、实现精准脱贫为主攻方向,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生态富硒循环农业发展,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调研组实地走访了河南省新乡市刘庄村、回龙村、裴寨村和朝阳社区4个村庄,通过看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听农民讲述奋斗故事,感受真实农情民情,探索实现乡村振兴的经验。产业是"高架桥"乡村产业振兴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重要基础,没有产业振兴做根基,乡村振兴就会沦为空谈,只有以产业振兴做"压舱石",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架设乡村产业振兴的"高架桥",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推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被农民誉为增收的"稳定器"、新农民的"孵化器"、转方式的"方向标"、调结构的"转化器"和产业融合的"链接器",成为拉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和"老乡"迈向全面小康的有效途径,在促进农业现代化中有担当,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农业为基础,通过农业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流通服务业联动发展,协同发展,实现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最终实现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结合石嘴山市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就推进石嘴山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3年是江苏省常熟市现代农业的提升年,也是农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胜年,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关键年。常熟市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总揽,主攻园区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建设提升,在巩固粮油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以"一中心"为后盾,以"两园区"为依托,以"多基地"为集聚,以产业  相似文献   

8.
<正>深化农村改革和优化农业结构调整是推进"三农"工作的有力抓手和重要载体。江苏省海门市为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将继续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抓手,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全力推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农业农村工作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坚持改革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一)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导向,提升产权收益,保障农民  相似文献   

9.
本期封面     
专家建言"十三五"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的2015年"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7月30日-31日在京举行。论坛以"面向‘十三五’的中国农村发展与改革"为主题,重点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与农村制度创新、加强农村法治建设与农村社会管理等内容进行研讨和交流。论坛认真总结分析了当前"三农"形势,就"十三五"期间如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构建符合市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农业转型发展面临着诸多难题,粮食"三量齐增"、农产品结构失衡、资源环境"紧箍咒"越绷越紧、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我国农业转型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本文考察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机遇,透视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加快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期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提供理论支撑,为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农业供给侧改革对在新时代中助推农民增收具有积极的意义,农业供给侧改革与农民增收存在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关系。当前,要精准对应制约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助推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各项制度的深化改革,鼓励农民抓住机会积极创业就业,大力推进农村绿色经济的迅速发展,从而有效实现农民增收,增强农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四川省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深入推进扶贫攻坚,保持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好势头。一是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全年粮食产量3387.1万吨,增长2.2%,实现"七连增"。落实农民增收书记县长负责制,分类区、按产业、针对性地指导助农增收。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以上,实现"七连快"。重点工程进度加快。开工红鱼洞、湾潭河等4处大中型水库,新增灌面120万亩,解决了26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高标准农田218万亩,完成营造林  相似文献   

13.
正要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最大限度保障集体成员的经济权益,把集体资产管好用好,丰富集体经济实现形式,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一是将产权改革与新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盘活用好集体资产,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本"。二是将产权改革与农民在农业内部的就业增收结合起来。利用集体资产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吸纳更多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在提升农民职业技能水平的同时,促进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新时代"三农"改革指明了方向。要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必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立足粮改  相似文献   

15.
<正>江苏省宝应县以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为目标,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中心任务,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切实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认真办好各项为民实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一、优化供给结构,促进农业质效新提升坚持以市场导向引领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发展动力由"生产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国办专门发文对此进行部署安排。2016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指出:"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作为一种依靠龙头企业带动,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联结起来,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农业经营方式,农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民增收已成为农村工作的第一难题。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与时俱进,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多元结构矛盾,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领域,为农民增收开辟新渠道。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一)以市场需求为信号,加快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要根据比较效益的原则,通过品种、技术和产品、产业的开发,形成合理的农业结构,尽快形成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在种植业上,要大幅度压缩以资源消耗型为主的农业生产规模,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农业生产,重点发展蔬菜、特经、经济绿…  相似文献   

18.
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民致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环节在农民增收.近年来,灌南县坚持"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发展思路,围绕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条主线,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农村改革整体进入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新时期,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又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情况、新形势,引导和帮助农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已成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关心的大事,通过浙北湖州市的实践探索表明,大力培育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近期关注     
正中国将制定"小农户振兴"扶持政策具体措施包括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间等。农业农村部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的通知》强调,要坚持"基在农业、惠在农村、利在农民"原则,以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