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技术体系与思路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总结分析中国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技术体系和关键问题。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论:(1)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是指通过降低建设用地消耗、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开发经营模式,主要属于经济领域讨论的问题;(2)中国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技术体系包括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和潜力测算三大部分;(3)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和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都涉及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的工作,定量评价方法是以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为主,指标体系设置将因评价目的、对象不同而存在差异,其间用地的承载功能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
基于综合集成赋权法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时空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及其评价进行系统学解释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包括建设用地投入强度、使用强度、利用效率和利用结构四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综合集成赋权法以确定参评指标权重.并以湘潭市为例,运用该方法及集约度时空分布模型,对其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主要体现在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投入强度和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等四个方面.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对重庆市各区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根据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差异对其进行聚类分析.最后揭示了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条件是影响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从县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整体出发,借助信息熵概念对全县建设用地历年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揭示全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间分布规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县域各乡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揭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对全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分区,制定出各区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主要从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出发,对贵阳区建设用地的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的TOPSIS法对贵阳区的建设用地利用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各个乡镇建设用地利用的集约度及集约利用重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用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集约利用建设用地成为实现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综合评价福建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状况,本文首先对福建省建设用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选取了包括利用效率、利用程度、动态潜力和可持续利用4个因素层在内的13个指标因子构建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先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福建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动态变化及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呈整体上升趋势;全省9个市可划分为3个不同类型,其中福州、厦门市归为一类;莆田、泉州和漳州市归为一类;南平、宁德、三明和龙岩市归为一类。  相似文献   

7.
宁夏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时空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对宁夏2011-2014年各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宁夏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区域性的时空差异分析,总结出宁夏全区各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时空差异规律及特点,并提出未来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判法,通过构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太原市在2006—2013年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08年以前,太原市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提高速率较为平缓;2009年以后,由于城市化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级、投资强度加大及政策大力扶持,太原市城区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迅速提高。2006—2013年整体看来,太原市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9.
长株潭地区建设用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长株潭地区建设用地集约友好性利用水平,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分析两型社会建设和建设用地集约友好性利用的关系,阐释建设用地节约友好利用的内涵,然后构建建设用地集约友好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长株潭地区建设用地集约友好利用演变趋势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1995-2007年间,长株潭地区建设用地集约友好利用水平处于曲折式上升状态。结果表明:尽管该城市群区域建设用地利用总体上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但是依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因此要注意建设用地政策的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0.
以安徽省11个地级市为样本,构建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确定建设用地利用集约度等级,分析各地级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现状、空间格局及时序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各地级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差距较大,多数城市在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方面还有不少改进空间;(2)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各地级市的经济水平、区位、交通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而经济、区位和交通之间的关联与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域建设用地集约现状和潜力。为此,要把加强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管控作为国土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改进建设用地供给政策,实现各地级市的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目前,针对具体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内涵单一,评价结果不能全面反映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高低。文章通过选取甘肃省光伏项目,从用地规模、用地结构、用地强度、用地效益4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对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以多因素综合分析法为基础,选取甘肃省2013~2015年已建设的106个光伏项目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具体建设项目土地利用、投入产出等数据资料,通过从用地规模、用地强度、用地结构、用地效益4个评价方面选取11个具体评价指标,构建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测算各指标权重,依据3δ法则及文献规范资料确定各指标标准值,最后对典型光伏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进行测算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结果]通过实证分析,甘肃省106个光伏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整体较高,按照节约集约度等级划分,处于低度利用的项目为4个、适度利用66个、中度利用34个、高度利用2个;在具体4个评价方面,光伏建设项目整体在用地规模、用地强度、用地效益评价层分值相对较高,但各具体评价单元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个别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项目用地结构评价层得分整体相对较低,通过建设项目内部功能区布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光伏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结论]从单位用地规模、用地结构、用地强度、用地效益四个维度构建的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反映建设项目节约集约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的西宁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目的:利用具有问题诊断、现状分析、模式评价和政策指导的评价方法分析西宁市土地集约利用变化特征。研究方法:采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对西宁市西部开发以来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变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结果:(1)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可用于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其优势在于从机理上考虑了评价对象具有多因素和系统性的整合性,指标值计算减少了主观因素的影响,且评价结果数图结合;(2)单项指标显示,西宁市城乡建设用地扩张及集约利用水平提高的主要驱动力是经济增长因素,即属于经济驱动型;城乡建设用地扩张主要表现在城镇规模的增长,农村居民点规模变化不大;(3)西宁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总体呈增长态势,且前阶段的增长速度慢于后阶段,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改变。研究结论:西宁市在未来一段时间应通过增强新增建设用地的投资强度和产出绩效,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土地资源供应缺乏、城市空间扩张受阻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城乡增减挂钩土地综合整治,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基于经济发展和资源禀赋的分异划分建设用地管控分区,并据此提出区域差别化的管控策略。研究方法:运用全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建设用地集约度的变化规律,通过资源禀赋指标与经济发展指标叠加划分建设用地集约管控区域;再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集约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研究结果:(1)建设用地集约度增加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符合库兹涅茨曲线规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集约度的增加量先呈上升趋势,当人均GDP超过69251元/人后转为下降趋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最终将趋于稳定。(2)全国可划分为4类建设用地管控区域:优化调整区、重点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内涵挖潜区。(3)建设用地利用集约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社会经济、资源供给、产业结构和配置方式4个方面。研究结论:应根据区域影响因子作用差异,从增量供给、门槛约束、存量挖潜、市场建设等方面制定区域差别化的集约管控策略。  相似文献   

14.
张苗  吴萌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3):96-103
研究目的:探索土地利用对碳排放影响的作用机制和传导路径,为制定土地调控碳减排政策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服务于碳中和目标。研究方法:理论框架构建法与结构方程模型相结合。研究结果:(1)农地非农化、土地出让市场化和土地开发强度是作为土地利用对碳排放影响的有效观测变量,我国省际层面土地利用对碳排放影响的总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总效应表现为土地利用水平提升1个单位,将促进碳排放增加0.159个标准单位,间接效应明显大于直接效应。(2)土地利用通过城市化、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三条路径对碳排放产生间接影响,其中,通过城市化和经济增长对碳排放表现为促进效应,影响大小分别为0.173和0.058个标准单位,通过产业结构对碳排放表现为抑制效应,影响大小为0.101个标准单位。研究结论:建立土地调控碳减排政策体系是推动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一项可行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通过国土空间优化、生态红线划定和自然保护地整合等手段减少土地利用对碳排放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可通过调控土地利用方式、规模、强度、结构等减少土地利用对碳排放的间接促进影响,激发土地利用的正向连锁效应。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集约评价及区域分异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目的:对江苏省13个市市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分析其区域变化规律,为宏观指导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切实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回归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1)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阶梯差异,从南向北逐步降低;(2)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土地集约利用最重要的外部因素,苏南经济发达地区集约利用水平远远高于苏北地区。研究结论:通过运用地价杠杆、规划引导、区域合作、奖惩机制等手段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6.
以1992、1998、2004、2009年的金石滩地区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运用GIS软件的叠置分析,空间分析对研究区土地变化时空分异研究。本文通过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动态度分析研究区内图地类型变化的速度和趋势,同时将土地利用扩展强度指数带入分析土地利用规模的变化,以此探究其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土地利用数量变化模式呈现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建设用地迅速增加:1992-2013年各土地利用类型单一动态度中耕地和未利用地减少速度相对较快,分别为-4.36%和-4.37%;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最快,为21.37%,其次为交通水利用地,为17.99%;1998-2004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为3.63%,这期间土地利用变化最为迅速,旅游开发活动剧烈。扩展强度指数计算各土地类型得出,耕地的扩展强度指数最低,为-1.48,城乡建设用地的扩展强度指数最高,为1.42%。研究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17.
采用对比分析、归纳分析和实证分析等方法,以郑州市为例,研究了住宅用地的特点、集约利用的内涵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城镇住宅用地具有用地多、类型多、投资多、分布广的特点;(2)住宅用地属于生活性用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不但要体现合理的城市规划与布局,更应体现居住的舒适程度;(3)住宅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包括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3个因素,宗地基础设施投入程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和基准地价实现程度5个因子;(4)郑州市住宅用地普遍存在过度集约的现象,住宅环境质量不尽人意。研究所建立的住宅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可行的,分用途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对制定土地利用政策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国家级园区用地相对集约度及其时空分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以5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研究每个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相对集约度,同时分析2000—2005年各个开发区土地利用相对集约度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方法: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土地利用相对集约度评价方法。研究结果:东部地区开发区的集约利用程度较为明显,可以优先发展开发区建设;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区集约利用整体发展趋势良好,可以适当增加开发区的数量;对于土地利用相对集约度较低的开发区,需要进一步合理协调开发区用地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开发区的设立需要考虑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相对优势,参照土地利用相对集约度综合考虑,以实现耕地保护与开发区建设的双赢,促进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9.
从说文解字开始,从中国的文化历史总结土地节约与集约内涵,并与从国外引进的所谓传统概念进行比对。节约用地是不同用途间的一种比较概念,是一种用途土地相对其他用途土地的节省或少用;集约用地则是同一用途内的土地利用强度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各种投入(资本、技术、管理等)的增加提高承载、强度或产出的一种土地合理利用方式。最后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土地整理、“三旧改造”、建设用地上山等实践判断上,指导人们更好地从事节约集约用地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