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畅 《农业经济》2023,(5):112-113
目前我省乡村振兴发展存在顶层设计不足、缺少统筹规划,整体产业规模不大、缺少加工龙头企业,缺乏科技创新人才等诸多问题。应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加快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健康发展,坚持科技创新支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新突破,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发展的人才保障体系等,加快全面振兴辽宁乡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新农村研究院: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较之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发展手段和目标。文章旨在对高校新农村研究院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和困难问题进行梳理,分析背后的成因与制约因素,以期为以高校新农村研究院为抓手、从科技引领和支撑的角度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方法]该文从协同创新理论出发,基于对沈阳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实地调研,采用文献梳理、归纳总结和定性分析等方法对高校新农村研究院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技支撑的机理、模式、作用和困难问题进行了梳理。[结果]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通过整合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资源,从技术协同、人才协同与理念协同3方面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效支撑。但目前各级政府对高校新农村研究院的作用地位还缺乏充分认识,存在财政支持不到位、技术推广激励与考评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结论]整合各方科技创新资源,构建起各类主体跨界协同、不同技术集成应用、创新资源全链配置、关联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农业科技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增强财政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持续投入,改革高校农技推广人员职称评定与考核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近期关注     
<正>中国农科院启动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十大行动"十大行动"旨在加快形成一批引领和支撑乡村振兴的宏观战略、政策制度、关键技术和典型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指导、政策供给、技术支撑、前沿引领和典型样板,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整体  相似文献   

4.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9年的上海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指出,要紧密结合上海超大城市特点,强化政策支撑和统筹协调,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全面促进上海郊区乡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其中,实现乡村振兴背景下上海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必须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和农业科技服务支撑。作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和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是未来"三农"工作的核心和主线。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为涵盖种植业、林业、渔业、农机、畜牧五大领域的综合性省级农业科研机构,以干部队伍建设为契机,以项目实施为切入点,精良选才,将优秀的科技干部派驻基层,发挥自身科技专长,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辽宁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和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6.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要发挥好农机在"三农"建设中"补短板、促升级、稳增收、保小康"的基础性作用。记者从北京市农机试验鉴定推广站了解到,在保春耕的基础上,该站围绕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一步强化农机科技支撑、服务支撑、制度支撑、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7.
正河南省新乡县作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突出优势,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以工促农、科技强农的乡村振兴之路。创新乡村治理让农村的氛围"活起来"坚持"一个引领、三个抓手",探索建立乡村有效治理新体系。"一个引领"即:以弘扬新乡先进群体精神为引领。大力传承弘扬以史来贺、刘志华、刘兴旭等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的创新要求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及新时代科技特派员能力与素质提升的现实挑战,研究总结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的形势下,科技特派员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与素质,并按照重要性排列,形成雷达图显示。进而分析各类主体应采取哪些有力支撑,从知识支撑方面和实践支撑层面,有效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的骨干科技特派员培训,以加速提升科技特派员综合服务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改革的深化为乡村经济振兴提供了制度性供给。乡村经济振兴依然存在着生态、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多层次、深程度问题。为此,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发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引领作用、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村产业化发展、培育乡村经济发展队伍、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是全面深化改革视角下振兴乡村经济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提出明确要求。乡村振兴离不开人,中央作出的战略部署顺应民意、鼓舞人心。破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人才瓶颈,关键要搞清楚乡村振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支撑。谁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乡村振兴主要的力量有以下几类人:一是新型职业农民。多年来,国家在新型职业农民方面的工作重点是培训和培育,但有一项基础的工作没有做,就是建立职业农民制  相似文献   

11.
人才支撑储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支撑问题分析结果,构建乡村人才培养发展的理论框架,确立优秀人才的支持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乡村人才发展体系,为相关决策工作提供科学理论依据。针对乡村"人才培养难,人才难留住"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确立人才吸引、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的基本对策,并以乡村实践为基础,探索具有应用价值的可行性路径,切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稳定发展,为国家乡村振兴事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2.
信息创造价值,科技引领发展.近年来,农发行湖南省衡阳市分行将加强信息化建设作为全行工作的重点,创新科技服务,强化科技支撑,精心打造科技平台,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有关乡村人才振兴决策部署,加大乡村人才培育力度。2019年,湖州出台《关于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确立了"人才引领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建设行动"的战略地位,全面构建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两进两回"长效机制,着力破解乡村人才引不进来、沉不下去、活不起来的窘境,乡村人才队伍逐步健全。  相似文献   

14.
《农村工作通讯》2024,(6):50-52
<正>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人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但生态禀赋优越,水光热条件好,农业资源丰富。多年来,福建省认真贯彻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坚持把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因地制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特色农业,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和关于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及“三农”工作等重要论述指示精神,探索建立适应新时代、新业态的新型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助力农业科技创新融合发展,辽宁省农科院积极探索“1+2+X”开放协同创新体系模式,开创覆盖全省的农业开放协同创新服务新局面,为辽宁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引领和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抓手,而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本文针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性问题、产业链利润向城市集聚、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失衡、公共服务水平落后等问题,以科技创新为切入点,剖析农业农村产业兴旺亟须解决的科技支撑问题,提出了系列保障措施及政策建议,以期通过本研究提供借鉴参考,为农业农村产业兴旺注入动力与引擎。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农业科技对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决定性作用,也为破解乡村振兴进程中遇到的难题指明了方向。但目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总体上还处于要素驱动阶段,实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发展尚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后,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下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五大路径,并对如何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就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行全面部署,提出要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长三角更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兴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对乡村振兴起到关键性作用,是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视角,剖析科技兴农中科技发展的重要性,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切实可行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将完成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产业脱贫和产业兴旺仍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抓手,科技创新又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保障。文章分析了当前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科技扶贫长效机制的思考,从整合科技资源,建立产业扶贫科技支撑体系和设立科技扶贫专项,引导科技资源向贫困地区流动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