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近年来,广元市按照上级要求,结合自身实际,不断进行粮油种植结构调整,努力生产优质粮油以满足人民群众和市场对优质特色粮油的需求。本文从粮油产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研究了广元市粮食生产现状。结果表明,稻谷、花生、油菜籽单产量逐年攀升,是优势特色粮油作物,玉米单产量和小麦单产量与质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此建议适当调整种植结构,压缩普通粮食种植面积,增加优质特色粮油种植,优化粮油生产格局。  相似文献   

2.
花生是山东省的第四大作物,面积仅次于小麦和玉米,与棉花相近,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加工能力强,具有一定的产业化生产水平,是山东主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作物.在比较分析辽宁与山东省花生产业的差距和比较优势的现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主要油料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运用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甘肃省主要油料作物油菜、胡麻、向日葵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南州、庆阳市、临夏州油菜3种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1,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兰州市、平凉市、定西市胡麻规模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比较高,但其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偏低,说明与全省相比单位面积产量不高,主要依靠规模来维持优势,今后还需通过种植新品种、改进栽培技术等来提高其单产;武威市、金昌市、天水市、庆阳市向日葵规模优势指数比较高,白银市、张掖市向日葵具有较强的效率比较优势,但其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较小,应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综合优势.一般地,综合优势较大的地区具有对作物生长的有利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和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农作物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具有较大的作物生产发展潜力.在综合优势度较大的地区可适度扩大规模生产,而对处于劣势地位的区域则相对减少播种面积,使甘肃油料作物生产区域布局更加优化和合理.同时提出了提高甘肃省油料作物比较优势的措施: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提高生产机械化水平;继续加强各种补贴项目的落实;积极推进“订单”生产,实现产销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区域作物、种植业比较优势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针对目前种植业比较优势计量指标不能够综合表征优势这一不足,在分析了影响种植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和社会资源因素的基础上,按照比较优势原理,结合作物生产特点,构建了区域作物比较优势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区域作物综合比较优势评价模型和区域种植业整体比较优势评价模型,并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SSM的山东省粮食生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作为粮食主产区的13个粮食生产大省之一,在满足区域粮食需求和为国家提供余粮中作用重大,为明确山东省粮食生产结构中不同作物的变化特点和竞争优势,文章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对山东省的粮食生产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山东省粮食作物增长的积极因素主要还是国家粮食整体增长的大背景;主要作物小麦、玉米均具有结构性发展优势,但不具区域竞争优势.主要原因是山东小麦的单产增长率低于全国,玉米播种面积增长率低于全国.(2)山东省粮食作物单产和粮食作物播面比重在全国均处较高水平,未来如农业技术条件没有重大突破,作物比较效益没有重大变化,山东省粮食产量继续增长将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6.
基于比较优势的种植业区域结构调整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阐述了我国种植业生产和贸易的区域格局,分析了我国主要农产品区域综合比较优势,根据比较优势论述了区域主导作物配置和作物生产集中地带,在此基础提出了培育农村市场、优化农产品空间结构等6条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甜瓜产业区域优势布局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以H-O资源禀赋理论为依据,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利用2001~2011年全国29个省区市的甜瓜及瓜果类作物生产数据,选取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3个指标对中国甜瓜生产区域比较优势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并从地理区域和省域层面进一步划分了现阶段中国甜瓜产业的优势主产区。结果显示:按地理区域划分,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中地区和华东地区是我国甜瓜生产比较优势最为显著的区域。按照省域划分,新疆、河南、山东、黑龙江、吉林、江苏、湖南、内蒙古等8个省区市在甜瓜生产方面具有综合比较优势。最后,文章提出了加快发展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深入强化科技创新,建立和推广现代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进一步推进品牌建设等促进中国甜瓜产业科学合理布局,健康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我国大豆生产格局与区域比较优势的演变特征及时空分布,文章综合运用生产集中度指数、生产规模指数、资源禀赋优势指数、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测算分析1988~2017年我国大豆生产布局的变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豆种植进一步向东北地区集中,黄淮海流域产区播种面积与产量均在不断缩减,长江流域产区播种面积与产量逐渐上升,南方地区则相对稳定;(2)黑龙江、内蒙古、安徽等省份大豆生产规模指数与集中度指数不断上升,河南、河北、辽宁、吉林等省份大豆生产均在逐步下降,四川、云南等省份则逐渐成为大豆种植新兴地区;(3)1988年以来我国大豆优势产区呈现"东减、西扩"趋势并向全国扩散,具有综合优势省份由8个减少为5个,资源禀赋优势、生产规模比较优势及综合比较优势正在减弱,大多数省份具备效率比较优势而缺乏规模比较优势。结论:为充分发挥大豆生产地区比较优势,需要综合考虑各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及经济发展特征等来优化大豆生产布局。  相似文献   

9.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2007年中国主要粮油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最新预测显示,今年玉米、小麦、稻谷三种作物产量将实现增产,大豆、油菜籽两种作物产量则将比去年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近几年来,山东棉花生产严重衰退,同时伴生棉花生产布局的大幅调整和集中。需进一步探明相同的外部市场环境和类似的产业发展条件下,山东棉花衰退与集中的缘由。[方法]利用1995年、2005年、2015年山东主要植棉县的生产统计资料,计算规模优势指数、单产优势指数、集中度优势指数、综合优势指数,并对比测算结果与现实集中情况的匹配程度,证实山东省棉花生产的区域布局在不断优化,棉花生产逐渐向比较优势县(区)集中。[结果]山东棉花生产的衰退与集中符合区域棉花生产的比较优势,是农民根据棉花生产的市场机会、比较优势(古典比较优势和内生比较优势)和市场深化的宏观经济环境做出的理性选择。[结论]今后山东的棉花生产应有进有退,在生产优势县(区)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棉花支持政策,加强对鲁西北盐碱地棉花育种与栽培技术的科研支持,缩小因自然因素导致的产量缺口,争取让国家目标价格政策覆盖到省内三大棉花优势区域,并在黄河三角洲设立国家级棉花生产保护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