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村土地经历了由农民个人所有到集体所有的转变,农地政策的变迁引发了土地所有权权能之一——收益权的权利演进。从"占有的权利"到"增长的权利",从"公权力控制"到"私权利回归",农地政策与农地立法相互作用,基本建立了农村土地权利体系,但并不意味着农民土地权利的行使已无障碍。仅仅予以农地政策的保障尚且不够,还需要将其作为物权化的内容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与维系。  相似文献   

2.
正第一,认为农地确权会使失地农民失去社会保障。实际上,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资料,本质上并不能作为社会保障的手段。我们既不能以农民有地作为基本生活保障为由而不给农民享有真正的社会保障,相反,更不能以农民一旦失地就会失去社会保障为由反对农地确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推行农地确权的同时,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完善真正的社会保障。还应该看到,农户人均7.5  相似文献   

3.
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制度障碍与改革路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创造条件让更多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核心是推动土地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产权制度.发挥土地保值增值的作用,首要任务是赋予农民物权性质的土地产权,进而实现农地产权的商品化、货币化,促进土地流转,并结合不同地区实际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制.针对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失地农民财产权益的紧迫性,重要的是提高农民在土地交易过程中的谈判地位.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农地征收中的补偿机制仅体现了对农民的利益让与,并未反映农民在土地物权变动中的权利配置.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因其权利的缺位出现了利益保障的困境,阻碍了经济的良性运行.今后当以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为起点,以农民的参与机制为基础,以便捷的救济渠道为依托,以就业安置与社会保障为后盾,建构农户在征地过程中的权利体系.赐农民以利益莫如赋农民以权利,以权利的主张制衡权力的滥用,以权利的行使达到利益的均衡,应当是解决现实中农地征收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农地发展权是指土地用途由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不同用途使用之权.农地征用补偿除了对农地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民生存权价格进行补偿外,还应当对农地发展权价格、国家粮食安全价格和生态安全价格进行补偿,即按照农地完全价值进行补偿.由于当前我国农地对于农民具有很强的社会保障和失业保险功能.这就决定了我国农地征用补偿必须依据农地资源综合权利对农地征用过程中形成的土地增值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  相似文献   

6.
农地类型差异与农地流转困境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同时也是农民增收的必要途径。然而,我国的农地流转状况,特别是市场意义上的流转却差强人意。本文基于山东省临沂市和济宁市的调研,将农地分为三种类型:良田、山地和岭地。分析了农地流转困难的成因:不同类型的农地对农民的作用不同,其中,良田对农民的生活起到最基本的保障作用,而农民对基本生活保障的担心,导致了良田的流转极其困难。而良田流转的困难导致了其他两种类型土地的流转的困难,于是造成了所有农地流转困难的局面。因此,要加快农地流转,应该从良田的流转着手,只有解决良田流转后的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才能清除土地流转障碍。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农村社会保障与农地流转之间的理论前提,运用门槛模型对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1988-2011年间农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地流转只对生活和医疗保障起到直接作用;农地流转通过影响城乡收入对农村社会保障的作用显著,且具有差异性;当跨越一定的门槛值时,由于多重现实因素,就业和养老保障功能逐渐丧失,收入差距缩小,最终将促进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这说明了农地流转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由于农地流转的阶段性功能,要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当继续确保农地的保障功能、丰富农地流转的参与方式并依托农地流转建立农户的长效增收机制。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了农民地权稳定性偏好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农民对农地调整的偏好较高,近三成的农民偏好调整;第二,农地就业保障替代程度越高的农民,其对地权稳定的偏好越强:有外出经历的农民更偏好调整,但是有三个月以上非农工作经历的农民更偏好地权稳定;第三,农民个人或家庭成员享受养老保险后,其对农地调整的偏好减弱;第四,土地流转对农地调整有一定的替代作用,转入土地的农民更偏好地权的稳定;第五,性别、干部经历、受教育年限、闲暇状况和年农业劳动时间等个体特征以及粮食收入、人均土地面积大小等家庭特征对地权稳定性偏好也有显著性影响。因此,提高对农地保障功能的替代程度,可以增强农民对地权稳定的偏好。为真正实现地权稳定,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同时推动农地的依法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9.
农业规模化经营要求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而有效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则是推动农地流转制度建设的关键。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法律体系不完善,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机制运作不畅,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利益分配机制缺位等因素削弱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力度;政府应当从健全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法制体系,优化农地产权交易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完善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着手提升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与农地流转具有密切的关系:农地流转是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农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一是现行法律法规对土地所有权主体规定得过于原则和笼统,存在所有者主体多元化和界定不清等问题;二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性严重影响了土地流转;三是土地流转中农村居民点的处理难度大,农民安置成本高;四是土地流转方式单一,土地收益分配不均。对策建议:一要加强地籍管理,明晰土地产权;二要加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力度;三要妥善处理农地流转与农民安置的关系;四要采用多种农地流转模式,保障流转双方利益。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改革开放39 年农业用地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梳理改革开放39年来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演进逻辑及其具体进程,探析农地改革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方法:运用归纳推理,对农地改革进程中政策规则变化、改革相关利益方的经营决策表现,结合实地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农地制度改革经历"多点增产维系"、"多点流转互动联结"到"功能主体竞争力提升"的演进历程,未来方向是"功能主体竞争力提升"进程的不断完善。研究结论:未来农地改革的路径是确定土地经营权的"实体性物权属性",制定配套制度实现对农地承包权的"实体性保护",在强调重视赋予农民"实体性权利"的同时完善农民的"实体性责任"。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可以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现阶段,辽阳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还面临诸多难题,即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地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等现实困境。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基础上,立足辽阳市情,针对性地提出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创新机制是辽阳市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农地流转模式与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城乡统筹、科学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的客观要求。我国现行土地制度中模糊的农地产权和征地、定价等机制对农地流转带来了效率性、功能性等缺陷,并且存在着农民利益难以保障、中介服务缺乏、市场化程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应借鉴城乡双置换、股份合作社和土地信托的土地流转实践模式,探索农地产权显化机制、农地资产化机制、征地机制、农地科学整治机制和农村社保机制。  相似文献   

14.
探索建立农地"三权分置"的运行机制和实现方式是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必须系统性地进行"三权分置"的制度设计:第一,通过界定"农民集体"性质、建立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并探索"土地股份制"、"土地混合股份制"等实现方式落实土地所有权;第二,通过建立农地的集体永佃制、界定"农民"性质、建立集体成员身份进入退出机制并探索承包权市场化退出等途径稳定承包权;第三,通过赋予土地经营权完整的物权权能、创新生息性经营权资本化、尽快放开借贷型经营权资本化、逐步放开要素型经营权资本化以及积极探索金融型经营权资本化等途径放活经营权。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实证分析农民对农地保障功能的主观认知及区域差异,应用排序选择模型研究农地保障功能主观认知差异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描述统计分析,排序选择模型。研究结果:浙、赣、桂三省506份农户问卷中,64.2%的农户认为承包地对他们生活的总体作用并不大,但94.7%的农户同时认为种田虽然不赚钱,但可以为基本生活提供最后保障;浙、赣、桂三省农民在"承包地对他们生活总体作用"这一问题的主观认知上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影响农民对农地保障功能主观认知的因素主要有人均耕地面积、农地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村庄离县城(城市)的交通距离以及区域宏观区位特征等。研究结论:要大力提高农户农业收入,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要推进农地流转与使用制度改革,实现土地要素的有效流转和适度集中;应充分认识农地保障功能存在区域差异这一现实背景,考虑不同农户主体自身禀赋和区域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的差异性,因地制宜进行农地产权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寻求并塑造对农地"三权分置"进行调整的妥适法律规范。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类比推理法、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从制度的妥适表达看,农地"三权分置"的实质并非三种具体权利的并立和对抗,而是三类主体之间享有的权利的并立和对抗。这三类主体即是农民集体、农民(农户)和土地流入方。农民集体所享有的权利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农户)享有的权利则是一种集体成员权(可以"承包权"指称)或者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流入方的权利则为土地经营权。研究结论:农民(农户)集体成员权的调整可依据既存规范性文件,土地经营权必须进行物权塑造,农地"三权分置"才能得以在制度上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失地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加速农地流转工作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和离开土地,如何保障失地农民在未来生活中的收入,是三农问题的重点。我国政府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人口比例不断上涨,并且在此基础上鼓励农地流转,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与此相对应的是,由于城镇化的影响,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转化为了建设用地或者通过流转手段成为了集中连片的大规模农田,大量农民从土地中被剥离。然而,由于失地农民增长速度较快,而其安置和就业培育工作显得并不充分,许多农民面临着无地、无业及无保障的艰难困境。失地农民的安置、培训就业及收入保障问题,与失地农民群体的利益密切相关,而且还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文章主要针对失地农民的收入分类分层,从征地补偿、培训就业、资产收入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价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地承包权是一种基于成员身份而设定的具有社会保障功能的产权制度安排,随着实践的发展,它遂步由债权向物权转化,由此为其转让的价格形成奠定了理论可行性和现实的必要性.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价格实质是一种虚假的社会价值,其基础构成来自农地的生产力价值与我国国情下特殊的社会功能价值,其价格高低则受到农地所提供的效用高低的制约,以及受到农地所提供的社会保障功能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正>形成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农地承包权激励制度。形成自愿有偿退出农地承包权激励制度的关键就是建立公平的退出补偿制度。对农户自愿退出农地承包权的补偿要综合考虑农地承包权所承载的生产性功能、保障性功能和财产性功能,构造"直接补偿生产功能+间接补偿社会保障功能+股权补偿财产功能"的综合补偿方式。当前,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弱化农地承包权的生存保障功能,减轻农民对承包农地的生存依赖  相似文献   

20.
农地"三权分置"是继农地"两权分离"之后的又一大农地产权制度创新,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农民增收。以此为基点,文章对农地"三权分置"促进农民增收进行理论与实践分析。理论上农地"三权分置"促进农民增收是基于农地流转市场的两端连接着农地流出农户与农地流入农户,农地的流出农户通过农地流出与非农就业可以增加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农地的流入农户通过农地流入达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可以增加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农地"三权分置"实践并没有达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目标,农地所有权的长久不变具有稳定农民收入增长率的作用,但不具有增收作用,农地承包权的长久稳定只具有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作用,农地经营权的活化只具有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的作用。国家在将农地产权让渡给农民的过程中,应逐步提高农民的自我权利配置能力,比如向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