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产品出口基地化与我国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的建设是发挥我国农业比较优势首选途径(一 )加入WTO后 ,我国农业只能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中获得发展由于农业作为一个产业本身的特性、农业在国民经济及政治中的特殊地位 ,对农业发展采取特殊的扶持政策 (如提供补贴、优先和优惠贷款、提供基础设施、设置高额的关税壁垒等 )是各个国家通行的做法。但从长远角度来看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乃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诚然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和发展中国家 ,不可能也不应当放弃农业的发展。但由于在加入WTO后 ,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2.
我国“复关”农业的对策思考罗盛槐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协议,从1995年1月起,关贸总协定将正式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取代后,关贸协定的缔约国将自动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我国正抓紧工作争取尽快复关。其时,标志我国真正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 相似文献
3.
4.
1.我国变成世贸规则的制定,也注定成为规则的受益。“人世”后,我国堂堂正正成为拥有135个成员国、贸易量占世界总贸易量95%的“经济联合国”的正式成员国,成了世界贸易规则的制定。规则的制定,注定是规则的受益。过去制定世贸规则时,中国农业和粮食领域的收益不仅得不到体现,甚至受到歧视。 相似文献
5.
7.
2003年11月4日—24日,我参加了由农业部发展计划司组织的有关方面人员和部分省农业(畜牧、渔业)厅组成的赴法国农产品出口营销促销培训团。在法期间,学员们聆听了由法国欧洲高级教育学院组织的国家农业部、谷物种植行业办公厅和农产品食品经营发展公司的官员、专家、经销商们的授课,了解了法国政府支持农产品促销的做法,并对政府支持农业有了新的认识。一、法国政府在促进农产品出口方面的主要做法法国的农产品出口在农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01年法国的农产品贸易额达676亿欧元,其中出口380亿欧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其主… 相似文献
8.
改粮食保护价收购为直接补贴农民—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的重大调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进入 2 0 0 2年以来 ,安徽、河南、湖南、湖北等粮食主产省纷纷提出要进行改保护价收购为直接补贴农民的试点。推进这项改革究竟有什么意义 ?时机是否成熟 ?如何具体实施 ?为回答这些问题 ,笔者研阅了有关资料 ,并到安徽省与有关部门的干部和农民进行座谈讨论。总的认识是 :放开主产区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 ,把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真正推向市场 ,对农民减少的收入给予相应补偿 ,是彻底解决目前主产区粮食库存量居高不下、大量陈化变质、价格背离供求、亏损继续发生、人员不断膨胀、企业依赖政府等种种问题的根本出路。一、改粮食保护价收购为直接… 相似文献
9.
美国农业补贴立法与我国的对策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民的补贴力度,极大地增强了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和农民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借鉴国外可行政策,改变我们现行的一些政策是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集体土地大量被征用,土地被征用后,大量的失地农民生活艰难.缺乏基本的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本文从征地补偿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出发。并对征地补偿的现状及弊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由市场决定的失地农民补偿标准的必要性、合理性及设计思路,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道德风险与农民失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地方政府道德风险的成因、表现,揭示其与农民失地问题间的内在关联性.研究方法:制度分析法与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地方政府道德风险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具有内生性,并导致农地征用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强势地位引发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城市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经济利益要求引发失地农民利益被严重侵占;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间围绕招商引资的恶性竞争直接导致失地后容易失业.研究结论:地方经济发展理念与征地制度、补偿方式等必须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3.
厂民关系的这种历史变迁,是我国国有企业和当地民众之间关系变迁的缩影之一。从制度分析和行动者分析的视角看,宏观制度与政策通过政治环境、利益主体、经济条件与纠纷协调机制的变与不变,影响着企业、政府和农民的行为,从而导致厂民关系的变迁。而作为能动行动者的农民和地方政府,也依自身的逻辑进行着角色的自我定位,自主选择社会行动,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政治智慧和行动能力,由此也影响着厂民关系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本质变化,农户之间收入水平差距的扩大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主成分析法和区域差异分析方法分别从新疆各地州的层面和新疆三大区域(北疆、东疆和南疆)的层面实证地分析新疆农民收入区域差异的现状,找出目前新疆农民收入区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建构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在学术界已有的宏观研究和中观研究的平台上,从微观角度,探讨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心理,并阐释这种认同系统背后的社会建构。调查结果表明,失地农民呈现出身份角色的错位性认同、土地情结的鸡肋性认同、经济生活的剥夺性认同和制度环境的失衡性认同。本文认为.这种认同系统背后的原因是基于失地农民特殊的时空记忆和所经历的时空转换而导致的社会建构。 相似文献
16.
农民的文化生活:兴衰与重建——以安徽省为例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拥有的私性文化资源日益丰富,农民的私性文化活动逐渐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民个体式的日常文化生活。与之相比较,农民的公共文化生活却严重式微,特别是一些健康、文明的公共文化形式更是走向衰微。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旨,是重建文明健康的农民公共文化生活。重建文明健康的农民公共文化生活,不但可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积极培育农民之间的新集体主义意识和互助合作精神,增强农村社区内聚力,而且有助于国家对农村社会进行新一轮整合,实现对农村社会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7.
增加农民消费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我国农民消费状况及消费潜力的分析,认为虽然农民消费水平已经取得了很大提高,但农村消费市场仍然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阻碍农村市场潜力发挥的制约因素,并据此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数量日益增多。当前,土地产权模糊、征地补偿标准不科学、土地管理制度混乱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失地农民权益得不到保证。因此,必须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妥善解决当前失地农民问题,为失地农民提供生存和发展保障。 相似文献
19.
被征地农民可持续性生计评价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从被征地农民可持续生计保障角度提出"两保"的评价体系和量化标准,为征地活动及其征地后扶持和补救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研究结果:(1)被征地农民可持续性生计可以通过经济基础、生活水平、发展条件以及生存环境体现;(2)被征地农民可持续性生计经济基础、生态环境较好,生活水平较高,但发展条件离目标值尚有一些差距.研究结论:(1)失地农民物质性资产和收入水平提高,可以显著改善被征地农民的生计水平,而被征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严重滞后于农村发展;(2)研究构建的被征地农民可持续性生计评价指标体系和量化标准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海南农民增收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由于受农资成本居高不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民增收难已成为海南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本文建议采取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健全农村市场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等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