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江苏省大丰县持续农业试验区近年来的试验实践,提出发展可持续农业的4个基本观点(1)发展持续农业的根本任务在于促进农产品的稳定、持续增长;(2)发展持续2需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开放型的资源共享的外部条件;(3)发展持续农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的一个素质高、结构优化、相对稳定的农业劳动力大学;(4)持续农业是法制农业,需要有较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做保证。  相似文献   

2.
关于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蔡根女,朱有才"九五"以至2010年,中国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保证下列三大目标:一是农产品的安全供给;二是大幅度提高农民(合农场职工)的收入;三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作一探索。一、持续农业:发展农...  相似文献   

3.
一、国内农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 1.农业竞争力内涵 国内学者关于农业竞争力涵义的阐述较为丰富,理解不尽相同,大致有以下几种论述:唐仁健(2001)认为,农业竞争力根本上就是农产品的内在竞争力;而王尉东(2001)认为,农业竞争力除了包括农产品竞争力外,还包括潜在竞争力和机制竞争力等内容;陈卫平(2003)则认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本质就是农业的比较生产率,即在自由和公平的市场条件下,一国农业以其相对于他国更高的农业生产率,生产出更多的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并持续地获得盈利的能力;游士兵、  相似文献   

4.
从江苏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发展“一优二高”农业的必要性;分析了该地区农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及其有利因素;提出了今后发展“一优二高”农业的途径是:(1)发挥资源优势,综合开发求效益;(2)着力结构调整,多种经营搞突破;(3)提高文化科技素质,科技兴农促效益;(4)发展市场农业,搞活流通增效益;(5)健全服务体系,为发展“一优二高”农业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5.
高佳  杨宇 《中国土地科学》2023,37(10):114-123
研究目的:探究东北粮食主产区2010—2020年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和驱动因素,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耕地保护战略目标提供科学参考。研究方法:熵权法、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研究结果:(1)2010—2020年研究区耕地利用绿色转型处于中等水平,呈上升趋势,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研究期内耕地利用绿色转型指数极差持续扩大;(2)2010—2020年研究区耕地利用绿色转型全局莫兰指数均为正值,空间依赖性及空间溢出效应显著;(3)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农业现代化因素对东北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绿色转型有显著影响,农业产业发展程度是研究区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的核心驱动因素。研究结论:东北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绿色转型水平区域差异显著,需制定差异化东北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绿色转型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08年12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2008年农业农村工作,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形势,研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部署2009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相似文献   

7.
提出调查研究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要着重考虑的几个问题:(1)当前农业生产粗放经营的主要表现和问题;(2)国内外外农业集约经营的先进经验;(3)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的指导思想、基本途径和对策;(4)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做好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和县农村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需要。当前应抓好:(1)建立农业资源经济信息动态监测体系;(2)深化农业资源调查、评价化配置研究;(3)开发农村经济区划工作;(4)参与农业资源管理;(5)狠抓农业区域开发实验站建设;(6)做好农业区划开发项目库建设,参与前期论证及决策咨询;(7)加强气象哨管理。提出亟待解决的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运行和操作中,要应用整体性观点明确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用动态性的观点探索农业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应用相关性的观点研究农村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农业发展的阶段性与我国农业发展的历程;阐述了21世纪我国农业的具体目标与任务;论述了持续农业是中国农业的必然选择;最后研究确定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政府的支持,概括起来有:(1)支持农业生产,确保在业生产资料供应,控制其价格;特别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在流通环节建立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产品购销市场管理,及时发布农产品的供求信息,建立合理储备制度。(3)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制定农业发展的优惠代贷款率,并通过税收政策、农业保险和灾害救济保护农业。(4)通过关税限制和进口配额等对衣产品进口管制。(5)支持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提高农民素质。(6)法律和法规:主要有土地保护;产权保护;农业环境和资源的保护。(7)农民组织进行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2.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1989年以来,江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连续6年保持着持续健康发展的好势头。主要表现在:(一)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4年,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比1983年增长4.37倍;农业总产值380亿元,增长2.4倍。在农业...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市场消费需求为导向,以丰富的农副产品及劳动力资源优势为基础,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是农业县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发展市场经济,实现高效农业以致农民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一)有利于实现资源要素最佳配置和优化组合;(二)是实现衣产品增值的主渠道;(三)是农业走向市场的桥梁;(四)是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农村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五)是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捷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海城市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及其组装配套,推进农业产业化,研究出优质高蛋白饲料玉米生产产业化开发的配套技术体系;日光温室生产产业化开发的配套技术体系;球根花卉、草莓等组培快繁脱毒苗产业化开发配套技术体系;绿色食品优质南果梨生产产业化开发等配套技术体系,为农业持续高效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月谈会     
农业稳定发展需要统一的几种认识陈惠娟(江苏省海门市人民政府)根据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村产业结构演变状况分析,要确保今后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必须统一这样几种思想认识。(一)要统一农业不仅仅是安定产业,更是农民致富奔小康主要途径的认识。过去,由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黎山 《江西农业经济》1997,(2):16-16,13
农业持续发展是当今的世界性潮流,并将成为跨世纪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一、持续农业—国际性话题所谓持续农业,联合国粮农组织表述为:采用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以持续的发展(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持续下去以及社会上能够接受的。so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兴起了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热潮,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登博茨宣言》中明确提出了持续农业三大目标是:保…  相似文献   

17.
认清地位和作用把农经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广西区党委副书记丁廷模在“八五”期间,我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与全国同步提前5年实现翻两番,5年预计年均增长16.9%(按可比价);综合经济实力上了一个新台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增加值...  相似文献   

18.
面向市场发展高效农业──玉林地区“三高”农业的实践与探索广西玉林地区农委彭志光所谓高效农业,就是以当地资源为基瞅以科技进步为支柱,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它包括四个方面内容:(1)农业资源配置的高效率;(2)作物和畜禽单产的高水平;(3)农业劳动生产率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南方14省(区、市)共有旱地1515.63万公顷,占南方耕地面积的40%以上,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潜力没能发挥。潜力没能发挥。为了缓解南方地矛盾,促进2及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广大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大力开发南方旱地农业是必然趋势,势在必行。文章共分4部分。(1)简述了南方旱地农业在农业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及其重要作用;(2)对南方旱地农业的特点、优势与潜力进行了论述;(3)就南方时时  相似文献   

20.
[目的]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提高农业的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重视农业生产效率提升、重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问题研究是构建现代化农业强国的重中之重。[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效率的概念、测算、要素禀赋、影响因素、收敛性分析、国际比较、内部分解、农业生产状况、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性,以及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研究。[结论]文章基于对现有文献的评析,对今后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1)重视农业生产效率内部要素禀赋上的研究; (2)加强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联性研究和两者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 (3)乡村旅游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