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三江平原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总结当前管理能力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三江平原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环境监测和科研推广工作能力建设;增加资金来源渠道和有效使用;加强湿地保护区管理人员参与流域综合规划与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接受信息和传播信息、参与技术培训与交流的能力建设,对建设方法与途径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浙江林业》2008,(2):40-40
近日,我国又有6块重要湿地被《湿地公约》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使得全国国际重要湿地数量达36处,总面积达380万公顷。包括上海长江口华鲟浊地自然保护区、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3.
美国湿地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强湿地保护已成为国际湿地学界的共识,国际湿地学术界、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都开始重视湿地保护与管理。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湿地保护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居国际领先地位,本文考察了美国有关湿地的各种定义以及美国湿地政策的演变过程,并对可供借鉴之处加以概括。  相似文献   

4.
《浙江林业》2011,(11):34-34
近日,为期一个月的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展示会在杭州中国湿地博物馆举行,来自全国41个国际重要湿地一一亮相。 此次展示的41个国际重要湿地,有杭州西溪国琢重要湿地、“鹤之王国”江西鄱阳湖国际重要湿地,以及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  相似文献   

5.
洞庭湖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洞摩湖湿地资源特征和利用现状;洞庭湖湿地资源丰富,利用潜力巨大,在资源利用上存在着利用不足和过度利用两种倾向;由于自然因素特别是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活动,使洞庭湖湿地面临诸多生态威胁;提出了建立综合性湿地自然保护区、防治水土流失、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实行湖泊湿地生态整体开发、加强湿地污染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宣传教育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浙江林业》2008,(9):38-38
近日中国与俄罗斯阿穆尔州兴安斯基国家自然保护区签订国际合作协议,联合保护黑龙江流域湿地.协议规定,中俄双方将利用各自优势,在科研、管理、生态旅游等方面加强合作与交流,不定期开展技术交流、共同著书、互派专家考察、举办学术研讨会,促进中俄两国东北亚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协议的签订有利于中俄双方对黑龙江流域原始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源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俄罗斯兴安斯基国家自然保护区总面积9.7351万公顷,与黑龙江省嘉荫县隔江相望,与洪河保护区同属黑龙江流域,同属国际重要湿地。  相似文献   

7.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和产业功能。我省湿地资源丰富,有天然湿地556万hm2,居全国首位。近十年来,我省全面加强湿地保护工作,出台了湿地保护条例,抢救性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一系列的湿地保护工程,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湿地面积缩减、功能退化的趋势依然没有扭转。违法开垦湿地、改变湿地用途、破坏湿地水资源等行为屡禁不止。  相似文献   

8.
《浙江林业》2010,(3):47-47
2月2日,浙江省第14个世界湿地日活动暨浙江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开工典礼在丽水市莲都区举行,省林业厅厅长楼国华参加活动并讲话。全省各市林业局负责人,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代表,丽水市有关单位和湿地保护志愿者代表近300多人参加活动。  相似文献   

9.
扎龙湿地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物质基础。本文通过分析扎龙湿地现状以及扎龙湿地旅游发展所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探讨基于湿地保护基础上的扎龙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湿地在自然界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湿地的管理与开发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旅游业是当今社会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行业之一,生态旅游是目前旅游发展的一大趋势,因此,将湿地与生态旅游结合到一起势必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在图牧吉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业有利于保护区的管理与建设,增强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探讨对图牧吉自然保护区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可行性、意义及规划建议等,为图牧吉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和分析;采用构造矩阵法确定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采用游客调查和专家组判断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旅游资源评价指标的隶属度,从而建立了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糊评价的数学模型。评价结果为: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洪河自然保护区总目标层的综合评价值为0.5885,该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品质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此评价为科学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试图从微观层面农户参与视角分析保护区建立对多维贫困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类似地区改进扶贫政策、创新农户生计策略选择提供实证支撑。[方法]文章以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为例,基于2019年收集的364份有效问卷,构建“农户参与—生计策略—家庭贫困”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二项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农户参与湿地保护对减贫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1)受访农户贫困发生率超过75%,非参与农户贫困发生率比参与农户高约29%。(2)收入偏低、脆弱性大,信息闭塞,难以获得金融支持是关键致贫因素。(3)农户参与湿地保护显著利于多维减贫,并对收入、生活质量、就业及发展单维度减贫具有显著影响。(4)生计策略多样化和非农化对减贫具有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24.48%和17.26%。[结论]建议提供多样化生计模式,对参与和非参与农户精准施策,完善保障机制,提高生计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公共物品特征视角的自然保护区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应用公共物品特征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的外部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应用公共物品特征进一步分析了保护区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最后从理论上解决外部性的途径出发,针对自然保护区产生的外部性特点,提出中国自然保护区制定政策的建议:(1)明晰产权;(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3)解决保护区资金供给不足;(4)共享保护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自然保护区管理转型:核心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区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对于优化生态,保持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必须进行转型方能实现持续发展。自然保护区管理转型亟待破解发展定位、补偿机制、财政投入、法律法规建设等问题。只有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自然保护区才能真正迈入发展的快车道,国家赋予自然保护区的战略意图也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由于湿地退化、人为破坏、管理保护不力等原因,黄河下游沿岸湿地内所建立的各级自然保护区均存在水量减少、湿地环境恶化、生物数量减少等问题,应采取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执法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强化黄河水资源管理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等对策,提高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三江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三江自然保护区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护管理与周边居民生存权利的冲突;农民使用大量的农药和化肥造成环境污染;保护区管理资金短缺,科研实力薄弱;提出对保护区周边的居民进行教育和经济补偿,解决农民为了生存对保护区资源破坏的问题;引导农民发展有机农业;实行企业化的管理,开发绿色食品;对有经济价值的可再生资源进行开发;开展生态旅游;与高等院校密切合作,引进人才。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璐;我国自然保护区面积广大,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研究的日益兴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规划、管理以及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等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对这些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莫莫格自然保护区1989、2000、2007、2012年4期LandsatTM遥感影像数据,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景观生态学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莫莫格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净增加14403.02hm2,其中林地、草地对耕地的增长贡献最大;而湿地则不是单调变化的,其中1989年~1997年湿地面积减少24359.14hm2,1997年~2007年增加6009.237hm2,2007年~2012年增加2983.47 hm2;此外,在研究时段内研究区域的景观异质性有波动性变化,景观格局变化趋势与土地利用变化规律趋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