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它的目的是建设、保护西部生态环境,发展西部经济。以上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西部人民的参与和支持。本文结合西部实际情况,提出西部大开发不是西部资源的大开发,也不是类似于东部资本加政策的开发,而应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并指出人力资源开发几个思路及体制障碍。  相似文献   

2.
西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与之相对应的却是经济上的落后。为此,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为西部经济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如何把西部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关系着西部大开发的成败和西部人民的未来。但是,在我国现行资源所有制条件下,西部的自然资源更多的是廉价或无偿的提供给国家。目前,能够解决这一症结的现实有效措施就是建立并完善各种能源的补偿机制。另一方面,西部又集中了我国众多重要的生态功能服务区和生态脆弱区,对其进行有效的生态补偿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本文在总结上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黔东南自治州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大开发出台的相应政策,争取理清新形势下如何处理好扩大总量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开发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发展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的关系。拟定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建议,推动黔东南州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本文在总结上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黔东南自治州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大开发出台的相应政策,争取理清新形势下如何处理好扩大总量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开发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发展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的关系。拟定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建议,推动黔东南州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西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与之相对应的却是经济上的落后.为此,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为西部经济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如何把西部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关系着西部大开发的成败和西部人民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西部地区经济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指出:“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加快开发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7.
《农金纵横》2000,(6):17-20
江泽民总书记在加快西部地区开发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全国发展的大战略、大思路,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要有通盘的考虑。作为现代经济核心、国民经济运行血脉的金融,在这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和大战略中,负有重要任务,具有重要作用,是西部大开发的巨大杠杆。可以说,西部大开发,既是经济大开发,社会大开发,同时也是金融业大开发。为此,中国农村金融学会西部区域课题研究组于10月28日至30日在成都举行了“西部大开发与农业银行发展战略研讨会”。本刊记者与会并摘编部分观点,以飨读者。 ──实施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后西部经济何去何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阶段并没有达成共识,但发展西部特色经济应当是一条重要的思路。发展西部特色经济,除了充分利用西部的特色资源外,还必须借助于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本文试图在这一方面做出努力,并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对决策层的决策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世录 《农村经济》2001,(12):25-26
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作出的历史性战略决策 ,给我国西部地区和全国经济发展又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我认为 ,在当前西部大开发中加大县域经济的发展 ,应做到热情参与与冷静思考相结合 ,近期发展与长远规划相结合 ,外界支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 ,资源型经济、技术型经济与市场型经济相结合 ,只要如此 ,县域经济就会有所作为。当前 ,西部县域经济正面临新困难、机遇、挑战、发展的局面。西部落后既有自然因素 ,又有人的因素、经济因素 ,特别是当前县域经济发展既受自然因素的制约 ,又受思想观念、资金匮乏 ,体制滞后 ,政策不活因素的制约。我…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指出,为了促进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根据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和安全,将我国西部地区的资源条件,开发模式和发展战略不仅放在全国,而且要放在全球的大范围来评价。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保卫资源就是保卫祖国”已成为某些国家的基本国策。事实证明,盲目地开发不一定能发展,而科学的保护也能发展。单纯提“西部大开发”,不提保护,容易产生“只有开发才是发展,只有开发才能发展”的歧义,导致重经济效益,轻社会公平和生态效益盲目开发;容易产生“开发权力大,保护责任小”的恶果,导致短期行为,危及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利益。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对国家环境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的认识,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资源,西部大开发要适度,并实施国家战略资源储备,保护中国西部,就是保护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在号召“西部大开发”的同时要喊响“西部要保护”口号,“西部要保护”也应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与城市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西部大开发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指出西部大开发要与城市化发展相结合,要以城市化为龙头带动西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天水是甘肃省第二大城市;分析了天水市的发展现状及成因,提出了天水市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即结构调整战略、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按照西部大开发空间布局的总体构架:西陇海——兰新线、长江上游沿岸和以南贵昆地区为主的西南出海大通道为西部大开发主轴线。这样的空间构架对推进西部大开发和西部新型工业化,存在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一、兵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导思想兵团参与西部大开发首先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想,贯彻五个坚持;即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积极进取,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坚持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把加快发展同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坚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把解决眼前的突出问题同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坚持统筹兼顾,相互促进,把加快兵团经济发展同自治区经济发展和整个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协调起来;坚持发挥政治优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积极争取国家和各方面的支持,更…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以来,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西部的水利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西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今后十年是西部大开发的黄金十年,是西部大开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十年,必定会对西部的水利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和小城镇建设是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党和国家作出的两个重大战略决策。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小城镇建设,都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应提上议事日程,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拿出方案,加紧实施。”西部大开发中搞好小城镇建设,既关系到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也关系到我国“小城镇,大战略”的实施,对促进西部大开发,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部大开发中的小城镇建设应解决和处理好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
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西部大开发是上海的应尽职责党中央作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意味着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具有重大的调整:即由前二十多年的东部重点倾斜式先行发展,转变为西部倾斜式追赶型的开发发展。也就是由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转变为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而西部地区加快开发建设的发展步伐、追赶东部沿海地区,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重点支持和帮助,也迫切需要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尤其是需要象上海这样的经济中心城市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如果离开了西部地区较快发展,上海的长期快速健康…  相似文献   

18.
论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搞好西部大开发,要大力发展西部农村经济;发展西部农村经济,必须解决好西部农村化动力不足的问题。化动力的相对衰退正是导致我国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而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化动力,探索先进化建设理念,对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展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的粮食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粮食行业的要求相比,特别是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流通市场化格局形成后对粮食行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抓住机遇,加快西部粮食经济发展,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末,我国政府作出了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重大决定。两项政策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建设云南绿色经济强省的基础和切入点,其结合点就是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农村经济。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林业建设史上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度最高、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密切的生态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