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隆冬,又是一个村民议事日。窗外,飘起了雪花,而王山村委会会议室内却温暖如春,气氛热烈。这时候,年轻的支书开始发言:“各位村民代表,前日村会计老王交给我一份退休申请,现请代表们审议一下。”话没说完,众人一片惊讶:“那可不行,十里八村谁不知咱老王是个红管家?”“是呀,没有他的精打细算,我们村集体经济怎能发展壮大到今天这般红火?”“老王刚刚五十岁吗,怎么就想退下来?为什么呀?”“为什么?”这时支书又开了腔:“为了好让他的大小子志强接他的班。”众人又是一片愕然:“什么年代了,还兴接班?”“志强不是在县里工作么?怎么回来了…  相似文献   

2.
一耳光     
李明亮刚想再坐一会儿,老婆照他的脸上就是一耳光。“孩子他娘啥事。”“你说这回人事调动是不是又没有你。”李明亮半天没吭声。老婆火了。“你是聋了还是哑了?”“还要干一年后再调回城里。”李明亮说。“放屁,人家刚参加工作的毛孩子都从乡下调回城里,你还有脸说呢?去找当官的问问,凭啥不让咱回城?这回你要是再调不回我就跟你没完!”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遂昌县蔡源乡农民项友乾育树苗10年,为当地造林提供了100多万株优质壮苗,获得2万多元收入,被当地农民称为“绿色先锋”。 老项听到人们对他赞扬时,总是感激地说:“没有‘山村财神’的扶持,哪有我老项的今天!” 老项所称的“山村财神”即蔡源乡信用社。 早在1979年,老项被一场大病缠了三年,成为全乡有名的困难户。1982年,信用社主任老王获悉王村口林业站要发展育苗户,心想,蔡源乡荒山多,育苗造林不但可以致富,还是造福后代的大事。当晚,他来到老项家,动员老项育苗。头两年,由于圃地选择不当,又缺乏育苗技术,失败了。信用社主任老王一边上门安慰,一边又贷款1400元鼓励老项重新育苗,还请来林业技术员帮助指导。有一次遇大旱,老王一边放款支持老项买来灌水设备,一边和老项一  相似文献   

4.
在宁夏惠农县,生产技术信息传授如今已不再是满堂灌,科技人员可随时根据农民需要,点啥上啥,只要言语一声,便立即到现场为村民“开小灶”。农民群众形象地评价这种新型科技服务是:农民点“菜”专家“炒”。过去,该县农技人员下乡讲课都是事先准备好讲稿,不管农民需求,上台就讲。  相似文献   

5.
<正>农村宅基地房屋因为其特殊性,在买卖时有众多政策法律约束。什么样的农村房屋买卖有效?买卖后如何过户?卖出宅基地的农民还能再申请宅基地吗?案例:1995年,老王和村民老夏签了份房屋买卖协议,协议上约定,老王花5000块钱买下老夏在村里的一处房屋。后来老王在院子里建了7间厢房。现在老王已经是本村村民了,但是为了防止和老夏因为房屋发生纠纷,老王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双方当年的房  相似文献   

6.
会计老王     
中午吃饭的时候,村主任找到了老王,"准备一下,下午你到乡里参加个座谈会." 老王脑子灵,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在小柳树乡很有点名气.老王还是小王的时候,他的文章就曾刊登在县报上,自从当了村会计以后,他有10多篇文章被市里的刊物发表了,老王在当地成了名人.打那以后,每逢乡里有座谈会什么的,村干部们都会说:"派老王去!"  相似文献   

7.
钥匙     
老王头这几天烦透了,干了二十多年的村支书,前几天被一个叫王福清的毛头小子给竞下岗了.老王头感到脸上挂不住,好像被谁给了几个耳光.这还不要紧,最让他烦的是这一下台,什么事儿也没有了,村里的事儿自己沾不上边了,家里子女们日子都过得有滋有味不用他挂心,田地儿媳全包了,他整天除了看电视下棋就是下棋看电视,快把他憋闷死了.他心中有一股不可名状的怒气,这不,他把儿子王强,也是村里的电工给轰到丈人家走亲戚去了.这几天正赶上麦子要浇水,"看这帮龟儿子们怎么办?"他心里想.  相似文献   

8.
“啥叫农村信息化,要让农民实实在在看得见,实实惠惠用得起!”11月1日,上海南汇区六灶镇民义村的“桃子大王”邱国方起了个大早,赶到镇里“信息下乡”咨询点,向下乡来的上海移动专家讨信息:“啥时能把全上海、最好是全国的桃子销售、价格信息发到我手机上?”11月1日,上海市通信  相似文献   

9.
半夜敲门声     
1993年10月24日深夜,陕西省成阳市永寿县仪井信用社和往常一样一片寂静,劳作了一天的人们,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熟睡中的信用社主任周永忠,他翻身下床,警惕地撩起窗帘凝视并隔窗发话“谁呀!干啥呢?”“我是老李,还贷款来了!”周主任闻视到这熟悉的声音和面孔,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中国是个兴“热”的国度,思来想去可也是。经商热、炒股票热、炒房地产热、大办实体热,种种“热”浪此起彼伏。然如果“热”晕了头,那可不是闹着玩的。眼下就有一股“热”需慎重,啥“热”呢?就算“金融热”吧,听来够新鲜的。不知你留意过没有,近年来在不少地方,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牌子悄然竖起,经过几年的折腾,牌子越竖越多。农村合作基金会是起什么作用的?糊里湖涂弄不大明白。于是援引某县一位政府官员在一次融资经验座谈会上的一段发言:农村合作基金会是农村经济组织内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非盈利的有偿服务股份组  相似文献   

11.
一缺三     
“元旦,我们几个要碰一碰”。距元旦尚有时日,老王便在心里计划开了。 老王原是这个县级市的副市长。9月刚退下来,在市人大挂个虚职,径直回家颐养天年。 许多人有些为老王不平:“王市长太正了,心事全在工作上。退后,就看出高低来了。”  相似文献   

12.
小幽默     
周而复始 老王在树下休息,老李走过来对他说:“嗨,为什么不去上山砍柴?”老王说:“砍柴干什么?”老李说:“好卖钱啊。卖了钱就可以买驴,再沿家挨户卖柴。挣了钱就再买卡车,然后买木厂卖木器,再买更多的卡车,  相似文献   

13.
近日,笔者在某村办公室亲眼目睹了这样一个场面:村支书与村主任正在填写一份统计表——“农村专业户项目填啥?”“饲养良种母猪。”“项目投资填多少?”“填……填……就填6600吧,六六顺嘛。”“收益呢,怎么填?”“填11000吧,随便填一个就行。”  相似文献   

14.
2003年3月18日,骨科大夫林元清当选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马力诺市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市长。他当上市长后,生活有什么变化?美国的市长有多大权力?《环球时报》12月17日刊登记者专访文章对此作了介绍。作为一市之长,林元清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采访中,他告诉记者,上午7点的早餐会和晚上7点的市议会是市长办公的重要会议。不过除此之外,他还有一项重要工作,那就是给病人看病。每天上午9点30分到中午12点,他都会安排做两个手术;中午12点以后是门诊,但有时还有手术等着他。他的日程几乎每天如此。可以说,林元清是个“半职”的市长。在美国的中…  相似文献   

15.
王二憨卖菜     
王二大字不识一麻袋,不但嘴笨,而且账不会算,秤认不清,所以人送外号王二憨。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人,见别人卖菜发财红了眼,非要去试试不可。几个菜贩听了讥笑他说:“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啥模样,还想去卖菜,像你这样的,非把老婆赔进去不可。”二憨老婆也劝他说:“算了,咱挣不了那种钱,还是老老实实地在家种菜吧!”性格倔强的王二憨硬是不听劝,非要去试试不可。几个菜贩见王二憨真要加入他们的行列,就说:“真想试试也行,不过首先要懂得卖菜的规矩。”二憨问:“啥规矩?”“为了咱们卖菜的不吃亏,价格定好后谁也不许降。”二憨说:“得,我记住了。…  相似文献   

16.
1998年,村委会换届选举,我被全村人推选为村会计兼文书。一个二十来岁的愣头小伙,能胜任这份工作吗?虽然从学校毕业了好几年,除去在外打工,在家种田的日子算起来也不过两三年。村里问题多多,群众意见多多,领导头痛,百姓心痛。我当然不愿接这份差事。但好多人都说:“当会计,领导叫你干啥就干啥,不得罪人,村干部中,就数会计的日子好过”。镇、村领导多次找我做工作,我也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上了任。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嘉禾县泮头乡泮头村老人王天宇靠养羊迈上了致富路。去年一年,他共养羊59头,出栏40头。创收8000多元。今年。他家的20头种羊又新添了40只羊宝宝。他又可以发一大笔“羊”财。  相似文献   

18.
珍贵的礼物     
儿子过生日,早在多天前我就答应他,为他买上最珍贵的礼物。到他生日那天,我就询问他想要什么?儿子歪着头,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满意的礼物。我见他的样子怪搞笑的,就骗他说:“如果想不出,我就不买了。”儿子信以为真,嚷嚷道:“那就买一辆大大的玩具赛车吧!”我听后直摇头:“你的赛车还少吗?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不下10种。想点别的吧?是你认为最需要的,有价值的!”我提醒他说。儿子想了片刻,对我说:“爸,给我买个储蓄罐吧!要大熊猫那种的。”听了儿子的话,我心里特别高兴,儿子长大了。如果送了这个生日礼物,让他明白节约的道理,比起许多说教…  相似文献   

19.
清乾隆年间,刘墉与和坤不和,而二人都是朝中之臣。一日和坤想难刘墉,便问刘墉:“啥大啥小,啥低啥高,啥厚啥薄,啥乐啥笑,啥有恩当报?”刘墉答道:“鹰大雀小,草低树高,脸皮厚白纸薄,鹰扑食乐,得食者笑,羊有跪乳之恩,燕雀有反哺之报。”此妙辞传入乾隆之耳,一次,他当着满朝文武之面再次提出这个问题,并首先让和坤回答。和坤鹦鹉学舌之后群臣皆笑,乾隆又让刘墉回答,刘墉答道:“国法大私情小,臣低君高,天厚地薄,万岁与国民同乐,百姓安居乐业无不欢笑,君待臣有恩,臣当以死相报。”一言既出,四座皆惊,拍手称道。事后…  相似文献   

20.
为使父母安度晚年,我和弟弟在故乡老家的宅基地上盖了一套三室两厅住房。迁居时,在外工作的兄弟、妹妹们都赶到了家,想搞个庆典,帮助收拾收拾,尽上一份孝心。我们有的摆沙发,有的放茶几,有的挂壁画,不一会,室内布置基本就绪。大家刚坐在沙发上稍稍喘息,年过古稀的父亲手里拿着一把陈旧的算盘,迈着沉甸甸的步伐走入客厅,在我们面前晃了两下,算珠儿哗哗直响。父亲以坚定而带着试探的口气说:“我这把算盘放哪?”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早已定位在客厅中央那幅“迎客松”壁画的下方。“都什么时代了,还要它干啥。”小妹毫不客气地抢先一句。一句话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