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生态系统环境管护、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本文借助GIS和遥感相关的软件、技术,选取长江流域城镇化大发展的黄金时期2005年、2010年、2015年三期湘江流域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采用修正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通过子流域单元以及价值图谱对湘江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变化进行估算分析,并进一步研究其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同时运用地理探测器探测了影响流域ESV的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湘江流域经济发展中由于水利开发和城市建设进行程度比较快,各类土地利用类型中水域和建设用地的面积有所增加,呈减少趋势的主要有林地、草地和耕地;(2)2005-2015年,湘江流域生态服务价值总体呈降低趋势,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上游生态服务价值高,价值变化减少量最小,下游地区服务价值变化显著,其中靳江河、捞刀河和浏阳河流域服务价值有明显的减少趋势;(3)地理探测器分析表明,人为影响综合指数是影响流域ESV的主导因子,人为影响因子、人均GDP、人口密度及植被覆盖的交互增强效应共同影响了湘江流域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浙江省淳安县为例,探讨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的方法,估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前后,淳安县不同土地利用结构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构成。结果表明:规划实施以来,淳安县生态服务价值减少了1.67亿元,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内部消耗大于面积扩张给生态系统服务带来的负影响,园地对区域生态服务价值的贡献率提高了2.03%,区域气体调节和废物处理功能价值分别减低了1.47%和0.16%。该结果为新一轮规划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向提供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背景下探讨农民生态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有利于矫正生态恢复及补偿政策中的偏差,提升有关政策的执行效率。本文以陕西省渭河流域为例,利用微观调查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生态价值(包括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认知对农民流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市场价值认知还是流域生态系统服务非市场价值认知,都对农民的流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影响强度上,前者的影响大于后者(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195和0.174)。同时,年龄和家庭农业劳动力占比对农民流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民受教育程度对其流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女性相比,男性农民具有更强的流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  相似文献   

4.
依据吉林省1996-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和行政区划图,参照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功能价值表,采用Costanza和谢高地等的方法模型估算了各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增长56842.58万元,其增长来自林地和水体生态服务价值的增加,其中林地贡献较大;而耕地、牧草地和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下降则是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降低的主要原因在空问分布上,长春市各县(市、区)均为负增长,其余各市(州)分布离散,无明显地域集聚特征;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主要表现为全省7个地级市区均呈负增长。  相似文献   

5.
北部湾经济区生态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参考Costanza关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方法以及中国学者关于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的有关研究,制定了北部湾经济区内各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并计算2009-2011年间北部湾经济区生态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经济区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在2009-2011年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林地是北部湾生态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部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最大贡献者;北部湾经济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还应继续加强。  相似文献   

6.
通过定量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和气候、GDP、个人储蓄和城市化水平等社会经济驱动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和敏感性,以识别影响青海湖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控和管理青海湖区域生态保护。研究方法:生态系统服务估值,MATLAB.7.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1)2000~2008年青海湖流域的湿地和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下降11.16%、13.23%,主要是受到GDP和气候暖干化的影响,但对GDP变化并不敏感,对城市化和气温变化极为敏感;(2)2000~2008年青海湖流域农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下降了57.93%,主要受气候暖干化和城市化的驱动所致,同时对城市化和气温变化极为敏感。研究结论: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恶化是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综合作用结果,青海湖流域尤其是天峻县的经济发展应该以实施生态保护战略为主导。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典型区域作为研究靶区。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土地利用类型为基本生态系统单元,大致估算了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运用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跨区域的生态补偿。通过对补偿标;隹的估算,分析现存土地生态补偿机制问题,构建相应公平、高效的公共政策体系,为促进土地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南平市为例,根据地表覆盖和土地利用方式将研究区划分为农业生态系统、林业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3种土地利用系统;运用替代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市场价值法,选取CO2的储存与固定、O2的释放、养分循环与储存、净化环境、调蓄洪水等指标对该地区各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该地区各生态系统所创造的间接经济价值为直接经济价值的7.06倍,所创造的价值量总和为当年(1999年)国民生产总值(214.93亿元)的3.63倍。森林生态系统所创造价值的贡献率最大,为87.25%,其次为农业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流域是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的复合型区域,科学划分补偿载体与合理补偿阈值可为流域生态补偿与生态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InVEST 模型,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生态补偿优先级与补偿阈值测算模型。研究结果:(1)2000—2015年闽江流域拥有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体上生态系统服务上游>中游>下游,且自生态补偿实施以来总体呈增长趋势,水源供给服务最为明显;(2)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2 788.27亿元,其中水源供给服务价值占比达61.91%,水质净化服务价值仅占0.16%,按生境质量调整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2 827.05亿元;(3)根据生态与社会经济状况确定浦城县、武夷山市、光泽县、松溪县、建阳市、顺昌县、建瓯市、政和县、连城县、宁化县、清流县、建宁县、明溪县、泰宁县、将乐县为受偿区,其他区域为补偿支付区;(4)依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损失的机会成本,确定受偿区2015年补偿阈值介于8.48亿~105.56亿元之间。研究结论:闽江流域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上游对生态补偿迫切程度整体较下游区域更强烈,探索有差异且合理的生态补偿阈值有助于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徐州土地利用变化很大,研究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情况,可以为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利用徐州1994-2002年土地利用数据,估算了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994-2002年徐州耕地、林地面积减少,其余类型的面积增加,其中耕地面积减少了6.14%,林地面积减少了8.42%,该区域人文景观的影响已超过了自然景观.1994-2002年徐州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74.35×108元/年,水域面积增加和未利用地向林地、园地转化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东江源区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ostanza等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的原理,分析东江源区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界定东江源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补偿范围;在借鉴前人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完善东江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并计算补偿标准,为东江源区实施生态补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生态补偿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相互制约,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对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宁夏隆德县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法,从隆德县森林、草地、农田和水域4个方面展开分析,对隆德县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生态补偿进行估算。[结果]在黄河流域宁夏地区,隆德县作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其生态服务价值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为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补偿额为6.447亿元,在总补偿标准上占据绝对地位,其次为农田、水域、草地生态补偿,且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符。[结论]根据宁夏隆德县生态补偿标准测算结果,草地生态系统外溢补偿标准相对偏小,仍需继续改善,后期应对土地利用规划及时加以调整,为草地生态系统的良好发展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3.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以雅安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是生态补偿的基础工作之一.在比较分析不同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借鉴Constanza区域生态价值评估法,引入社会阶段发展系数,重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并以雅安市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估模型不仅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提供一种相对简单、便捷的动态评价方法,而且能够通过社会阶段发展系数去反映不同社会经济状况下人们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动态意愿支付结果,对政府制定相应的补偿标准,进一步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岷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条件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岷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现状,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以支付卡形式设计了374份调查问卷,调查了岷江流域居民对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WTP)。结果表明:岷江流域60.80%的居民家庭对岷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存在支付意愿,平均支付意愿为每户每年44.00元。按照岷江流域现有家庭数量计算,岷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每年是5 507.48×104元。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支付意愿与个人社会经济变量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对影响居民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作了环境经济学解释。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基于遥感技术识别诊断黄河源区矿山开发造成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状况,以期为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高分辨率遥感解译、实地调研、空间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矿山露天开采,尤其是煤矿、建筑用砂采场以及煤矸石堆放是造成黄河源区重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的主要驱动因素。源区范围内60.40%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持续威胁黄河源区生态安全。(2)矿业开发主要造成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受损,受损面积占比51.59%,严重威胁源区水源涵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3)矿业不合理开发造成黄河干支流两岸10 km范围、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生态敏感区域水源涵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受损,生态廊道效应减弱。研究结论:在查明黄河源区矿业开发现状特征基础上,识别诊断矿业开发造成源区生态受损和退化状况是维护黄河源区生态安全,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黄河流域构成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农业经济开发的重点地区,研究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性,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方法 文章以黄河流域6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定量分析了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协调度及其驱动机制。结果 2008—2020年黄河流域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均值呈上升变化态势,两者的对比关系由“经济滞后型”演变为“生态滞后型”。耦合协调水平总体随时间增长,由轻度失调转为濒临失调,空间上表现为下游>中游>上游的分布格局。驱动因素的作用强度按农业现代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本底条件、人类活动强度、政策管理决策的次序递减,并共同推动生成了驱动机制。结论 黄河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的耦合协调程度仍有待提升,今后将针对典型地区的具体情况对农业生态经济耦合协调的内在机制、实现路径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结果可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便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提高土地整理的效益,最终使土地整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选取北京市延庆区王木营土地整理项目作为一个典型案例,运用中国学者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对该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价,得出土地整理前后的生态价值分别为142.13和156.12万元,增加率为9.84%。同时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变化的原因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Managing agricultural floodplains to meet present and future human requirements without jeopardizing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s a challenge for land use planners and ecologists. This paper aims to disentangl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cosystem services and biodiversity in multifunctional landscapes, such as floodplain agroecosystems, by disaggregating their values across land use types. We measured eight ecosystem services (gas regulation, soil formation, nutrient regulation, habitat provision, food provision, raw materials production,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 and six plant diversity indexes (richness, abundance, and true diversity for both plant species and growth forms) in seven land use types identified in the floodplain of the River Piedra (Spain). We observed that all land use types provided services to some extent, but each one was better at providing certain services. Natural or semi-natural habitats provided more services and hosted greater diversity than cultivated land use types. In addition, five diversity indexes were strongly correlated to at least three ecosystem services each one. Habitat provision and education were the ecosystem services positively correlating to most diversity indexes, whereas food provision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all diversity indexes. Moreover, analyz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ecosystem services and biodiversity across land use types, we observed that land use type was the controlling factor regarding the sig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rac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in floodplains agroecosystems, a mosaic landscape of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helps support ecosystem services and contributes to maintaining biodiversity while using local resources. Such land use policies might manage agricultural floodplains at the landscape scale while still being able to accommodate specific measures for each land use type. Moreover, riparian forests should be preserved and restored across the floodplain as they are hot spots for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provis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生态退耕背景下黄河流域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黄河流域不同区域耕地变化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旨在为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和耕地利用政策提供借鉴。方法 文章基于2000—2020年黄河流域连续土地利用数据,利用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量化耕地变化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因果及空间交互关系。结果 (1)2000—2020年黄河流域年均减少耕地69.53万 hm2,还林还草是耕地主要减少去向,2020年和2004年是退耕还林还草高峰年,中上游是退耕还林还草重点区;(2)从格兰杰因果检验来看,下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没有显著影响,上游地区长期退耕还林还草对农业产值增加有利,中游粮食产量和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低的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更多,中上游生态退耕对生态环境有显著促进作用;(3)从空间自相关结果来看,下游地区退耕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不具有一致性,黄土高原南部和太行山附近退耕还林还草与生态环境指标呈高—高集聚,鄂尔多斯高原地区退耕与农业产值呈小范围高—高集聚。结论 退耕还林还草是黄河流域耕地变化的重要原因,退耕还林还草规模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空间关系异质性明显,且在部分区域存在因果关系,不同区域应当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不同用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