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庚 《林业经济问题》1997,(3):48-50,43
湿法硬质纤维板是世界上一个较古老的板种,具体近100年的生产历史。我国湿法硬质纤维板自50年代起步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全国大小纤维板厂370多家,年产量达150万M3-160万M3。作为投资少、见效快的木材综合利用项目,硬质纤维板在70-80年代得到广泛发展。但随着我国人造板工业的发展,多种新型人造板品种的问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硬质纤维板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使最早发展的湿法硬质纤维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许多想法硬纤维板生产企业由于产品质量、市场销售、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原因被迫停产或开工不足,陷入进退…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人造板工业发展之回顾建国初期,我国的人造板工业实际上只有胶合板一种产品,人造板企业仅有17家小胶合板厂,1949年,全国胶合板产量不到1万 m~3。我国的人造板工业就是在这种缺乏技术、缺乏管理经验、基本没有设备制造的基础上开始起步的。在“一五”时期,从日本、原苏联、原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引进了胶合板生产主机,改建和扩建胶合板厂,硬质纤维板生产是50年代末由瑞典和波兰进口设备而开始的,软质纤维板工业在60年代中期由我国自行研制5000m~3湿法工艺和设备投入运行而起步;中密度纤维板创始于80年代初引进美国先进设备运行;刨花板生产虽然早在50年代末期就开始由我国自行研制建设,  相似文献   

3.
2004年,广西林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好势头,预测实现林业总产值210亿元,同比增长7%,比2000年增加近60亿元.其中林产工业发展尤其蓬勃,人造板生产能力在上年250万m3的基础上,将新增110万m3,预计全年全区人造板产量可突破200万m3,比上年增长30%.  相似文献   

4.
我国人造板工业发展的若干对策许开发建国前,我国的人造板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全国只有十几个胶合板厂,规模小,设备简陋、机器破旧,生产效率低,技术十分落后。经过40余年的努力,人造板工业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和规模。1986年胶合板达到61万m3,纤维板达...  相似文献   

5.
今年8月,全国人造板行业捷报频传:8月5日,年产中(高)密度纤维板82万立方米的全国人造板行业领跑者——浙江丽人集团与德国迪芬巴赫公司合资3.8亿元在丽水建成投产了我国第一条20万立方米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8月28日,中国包装行业和有色金属行业的优秀企业、国家高新企业——江苏大亚集团公司进军中国人造板业,总投资5.5亿元,建成又一条20万立方米的中(高)密度纤维板引进生产线,并力争在3至5年内投资50亿元,将大亚木业建成一个拥有13.3万公顷速生林基道,300万立方米人造板制造中心,5000万平方米强化地板、800万平方米实木复合地板和2亿美元出口家具的世界级森工企业集团。业内人士认为,引进先进生产线的涌入,标志着——  相似文献   

6.
2004年,广西林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好势头,预测实现林业总产值210亿元,同比增长7%,比2000年增加近60亿元。其中林产工业发展尤其蓬勃,人造板生产能力在上年250万m3的基础上,将新增110万m3,预计全年全区人造板产量可突破200万m3,比上年增长30%。木浆造纸略有增长,松脂、松香、松节油等林化产品生产保持稳定,松香松节油深加工产量预计达到5.5万吨,比上年增长22%。作为广西林业的经济支柱,林产工业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记者采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黎梅松局长:记者:广西的林产工业近年有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基地与企业同时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纤维板工业自1958年起步,到1981年已投产270多个纤维板厂(车间),年产量近48万吨,占全国人造板产量的58%,形成遍布28个省市的新兴工业。生产每吨湿法硬质纤维板要排出废水50~80吨,每年排出废水的总量可达3000万~4000万吨,对河流、湖泊和农田造成大量污染,需要缴纳巨额排污费,甚至有的厂被迫停产。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加强,对排污的控制必然愈益严格。因此,废水能否得到合理处理,实际  相似文献   

8.
1.林产工业现状江西省现有林产工业企业5000余家,从业人数约14万人。其中制材企业1363家,年生产能力58万m3Z人造板企业236家,年生产能力93万m3;林产化工企业179家,年生产能力25万t,其中松香年生产能力12.3万t,活性炭生产能力2万t,天然樟脑1000多t;活性炭、松节油二次加工的产量与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竹材加工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也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全省已建立人工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基地170万hmz,毛竹丰产林基地29万hmz,油菜丰产林基地对.4万hmz。一批以木竹加工企业为龙头,以林场基地为依托的“贸工林一体化”的集团,如崇…  相似文献   

9.
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选取中国、德国、波兰等11个国家的1994-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纤维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纤维板人均消费量、中密度纤维板出口额占纤维板出口额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制成品出口额比重、人均森林面积、其他人造板出口额和胶粘剂出口额对纤维板的国际竞争力有正面作用。据此建议:培育并扩大挑剔性纤维板顾客的数量、开发高质量与高附加值的纤维板、加强技术创新、加强生产原料的开发与利用、发展相关支持性产业。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人造板及装饰材料行业景气向好。然而我国人均木材消费量仅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9.8%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48.9%,人均人造板消费量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1%。人造板及装饰材料需求空间大,产业政策利好。以城市化率、人均GDP和总人口为自变量进行测算,到2010年我国人造板市场需求将超过9000万m3,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9%。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提出和马铃薯产业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研究我国马铃薯生产、消费情况,剖析马铃薯生产格局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优化马铃薯生产布局提出建议。[方法]利用2000年以来全国及分省马铃薯生产、消费数据,通过统计描述和对比分析对马铃薯生产形势从总量特征和区域特征两方面进行分析,计算单产和种植面积贡献率,并且从成本收益角度对马铃薯生产格局变动及优化布局作出解释。[结果]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从2000年的472. 3万hm2增加到2015年的551. 8万hm2,马铃薯产量从2000年的1 325. 5万t增长至2015年的1 897. 2万t。在这个过程中,马铃薯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其中西南混作区逐渐成为马铃薯优势产区。[结论]马铃薯生产格局的变化既有消费需求的拉动,也有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另外收益驱动和资源比较优势的发挥也是推动马铃薯生产格局变化的重要原因。未来为进一步促进马铃薯生产的健康发展,应重点结合各区域环境资源优势进行区域规划、降低脱毒种薯成本并加大良种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2.
世界金枪鱼产业发展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阐述了世界金枪鱼产业的发展状况。70多个国家从事远洋金枪鱼的捕捞,近年来五类主要的金枪鱼年产量在350-430万吨左右,产值达300亿美元。然后阐述了国内金枪鱼产业的发展状况,从远洋渔船、捕捞产量及国际合作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小麦生产、消费和贸易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小麦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三大粮食作物中保持着收获面积第一的地位。中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消费国,也是世界小麦贸易大国。全面多角度地分析我国小麦的供需现状,找出小麦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提供科学合理政策建议,对于优化小麦生产和促进小麦贸易都具有积极意义。[方法]利用2007-2016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对比分析法对近年来我国小麦的生产、消费和进出口贸易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国际竞争力指标分析法测算了10年间我国小麦国际贸易竞争力水平,并与小麦主要出口国进行比较。[结果](1)我国小麦总体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16年小麦产量已达到1.29亿t,小麦的生产区域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等省份,大部分省份仅少量种植小麦,小麦的成本收益率相对较低,净利润不断走低。(2)小麦消费量平稳增加,我国小麦的消费量达到1.16亿t,口粮消费占比80%,消费量较大的省份也多分布在小麦主产区,中部地区省份消费缺口相对较大。(3)小麦的贸易量趋向合理,进口量达453万t,我国小麦的供需总体上保持了平衡,但小麦国际贸易逆差较大,小麦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小麦进口来源过于集中在加拿大、美国等小麦生产大国的状况并未改善,好在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等新兴小麦大国的兴起为我国小麦的多元化贸易提供了契机。[结论]我国要坚持小麦生产以我为主的战略,做好政府服务和市场导向的有机结合,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小麦高效优质生产,加大科技进步对小麦生产的贡献,合理利用国际市场等措施来保障小麦充分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森林能源对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的重大作用。2005年,世界薪材消耗量达15.5亿m3以上,占木材总消耗量31亿m3的50%。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约有15亿以上的人口,仍依靠薪材为主要生活能源。森林能源是潜力巨大、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应用化学、物理或生物的转换技术,将其转换成高热效的气体和液体燃料,是世界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我国营造薪炭林发展森林能源,对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收获面积差及其产量潜力情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文章以提升耕地复种为切入点,从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与利用的角度研究我国粮食产量潜力,能为国家科学优化水土资源配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益参考。[方法]引入收获面积差的概念,在作物单产与耕地面积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从提升复种的角度估算我国收获面积差及其产量潜力。[结果]2005年左右网格尺度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不同水资源分配情景下,中国可收获面积差在0.135亿~0.363亿hm~2(约合2亿~5.4亿亩)之间波动;第二,与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水平下可能获得的作物产量相结合,该收获面积差最高可转化成7.4亿t的产量潜力;第三,最实际情况下,通过水资源、作物类型、灌溉措施3方面配置,我国拥有0.135亿hm~2(2亿亩)收获面积差,其可转化为1.17亿t的产量潜力,相对于现实产量5.97亿t,约增产19.6%。第四,长江中下游地区同时拥有好的水热条件与相对优良的灌溉设施,而该地区较大的收获面积差与产量潜力说明其水土资源利用还有较高的调整优化空间。[结论]粮食总产受作物单产、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等3个方面综合影响,但前两大因素对我国粮食产量潜力的贡献已经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玉米主产省自然灾害灾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我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农业大国,自然灾害给玉米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全面梳理我国各玉米主产省的自然风险,可为农业经营提供参考,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方法]文章以玉米相对气象产量为研究基础,采用气象减产率和气象产量减产变异系数两个指标对各玉米主产省的受灾情况进行评估,使用灾损率和灾害异常指数对主产省主要灾种进行识别评价,最后通过灰度重心模型对水旱灾情的空间变动情况进行分析。该文选取地跨中国三大玉米带的11个玉米主产省份为研究对象,从全国和省际两个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自然灾害对我国玉米种植的威胁较大,各主产省份的风险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量波动较大。从灾种情况来看,我国最主要的农业灾害有水灾、旱灾、风雹灾和冷冻灾4种,各玉米主产省受水、旱灾害的影响最为普遍,受旱灾的影响最大,且近年来其影响有扩大趋势。从空间尺度上看,我国水、旱灾害的空间分布呈东北—西南一线,和我国镰刀弯玉米带有很大的重合部分,给我国玉米种植的防汛抗旱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结论]自然灾害对我国玉米种植造成很大隐患,必须加强玉米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升玉米灾情综合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绿肥是农田化肥替代的高效、清洁技术,是培育健康土壤、扼制土壤退化的最有效手段,是生产健康农产品的最佳物质和技术保障。需加强绿肥发展规划,推进绿肥生产及产业化进步。方法 文章通过长期工作总结、大规模联合调研、查阅文献等方式,分析了我国绿肥发展现状、潜力、制度模式及重点任务。结果 (1)绿肥生产技术不断优化发展,绿肥产业化新机制(“绿肥+”产业机制)取得明显成效,绿肥生产规模稳步恢复,2022年我国绿肥面积达412万hm2。(2)我国尚有约88%的绿肥面积潜力未加以利用,主要农区和经济林园的绿肥总面积潜力约4 227万hm2,其中农区、经济林园绿肥面积潜力分别为3 340万hm2、887万hm2。(3)概述了我国典型区域农田、果茶园、新整耕地及边际土地可采用的绿肥利用技术模式。(4)近期我国绿肥发展的重点任务是,提升绿肥种业保障水平、加强技术创新及应用、扩展绿肥服务国家战略路径、推动绿肥产业路径建设、创新绿肥产业政策保障机制。结论 到2025年,绿肥生产技术及应用进一步提升,绿肥生产面积稳中有升,绿肥对耕地质量和区域经济的贡献显著增强。在新时代背景下,应立足当前现实需要,着眼为将来留下良田沃土,将推进绿肥生产及其产业化,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抓手。  相似文献   

18.
郑州市城市农业发展现状与创新发展模式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城市农业与城市的经济、生态、社会、文化融为一体,是解决目前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紧缺、劳动力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集生产、生活、生态、示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郑州市人口众多,对城市农业的需求强烈,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农业发展,将其确定为"十三五"规划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方法]文章通过现场调研、访谈调研和文献调研等形式,分析了郑州市中心城区各种城市农业类型的发展现状,在补充市民食物供给、改善市民生活环境、丰富市民生活和促进农业文化传承四方面的发展需求。[结果]计算了平面和立体上的城市农业发展空间,包括平面空间上的2.5万hm2耕地和58.35km2公共绿地,立体空间上的115万m2阳台农业发展空间、230万m2屋顶农业发展空间、2 300万m2墙体垂直农业发展空间。[结论]提出了"十三五"期间郑州市应大力推进阳台农业和农业主题公园模式,引导规范休闲农园、屋顶农业和庭院农业模式,适量引进垂直农业、社区农园、植物工厂和公共绿化农业模式的建议,为促进郑州市城市农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国际林产品贸易对森林保护和人民生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中国林产品进出口的总量、结构、变化、增长趋势及对相关国家和地区人民生计的影响,提出了作为进口国消费国、生产国和加工国应采取的措施。1997年到2005年间,中国林产品进口总量折合原木材积增长了两倍多,从0.40亿m3增长到1.34亿m3,进口额也翻了一番。2005年,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巴布新几内亚列中国总木质林产品进口前5名,进口额占71.6%;加拿大、印尼、俄罗斯、智利、美国列纸浆进口前5位,进口额占77.6%;美国、日本、香港、欧盟是中国林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中国迅速增长的林产品贸易对国际社会也有消极影响,导致不可持续采伐、非法采伐等问题,但中国只是全球产业链上的一环,来自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购买者和零售商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应认清其在国际林产品贸易中的关键地位,加快其林业部门的改革步伐,推动本国的林产品生产和供给,实现可持续的林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