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认为大食物观的目标体现了粮食安全内涵的深度延伸、粮食安全外延的横向拓展、农业全产业链的纵向整合和农食系统的绿色低碳转型。在大食物观的要求下,中国农业体系仍然面临安全性、营养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四方面的诸多挑战,亟需科技创新的突破和支撑。因此,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必须从以下方面发力:以粮食安全为基石,夯实粮食生产能力;从主粮到农林牧渔,拓宽食物供给种类;从生产端到产业链,确保全链提质增效;从唯产量到要生态,促进农业绿色转型。基于此,相应的农业经济研究可以从农业技术创新、林牧渔业现代化、农食系统转型和农业绿色发展等四个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2.
农户是否采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对绿色农业的推广与发展至关重要。对陕西省主要粮食产区农户的绿色生产技术采用行为情况进行了调查,运用二元Probi t模型对影响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外部环境等因素对农户的绿色生产技术采用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 农户作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决定着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此研究分析影响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意愿及行为的相关因素及路径。方法 文章基于新疆各地州的352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程度以及各影响因素的形成机理。结果 (1)农户对绿色农业的认知、政策的引导、感知利益和绿色生产意愿与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呈正比,感知成本则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和行为具有负向作用。(2)农户的绿色认知越清晰,绿色生产意愿越强烈,政府的政策补贴和推广力度越强,越能刺激农户进行绿色生产行为。(3)农户感知到花费的金钱、劳动和精力越多,则会削弱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结论 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和感知利益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均有正向作用,其中各项指标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和行为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但相对而言,农户的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对绿色生产意愿的影响更为显著,感知利益对农户绿色农业生产行为影响更强。  相似文献   

4.
要闻     
正农业农村部启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工作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正式启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工作。通知提出,"十四五"期间全国将试点构建30个农产品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及相关标准综合体,制修订相关标准200项,遴选命名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300个,按标生产培训5万人次,培育一批全国知名的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技术、智能技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农业产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精准农业阶段——智慧农业。在智慧农业背景下,可以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挖掘农业产业链的信息,合理配置生产资源,提高农业全产业链的生产效率,推动农业产业链改造升级。通过智慧农业的内涵及特征研究分析,探究了智慧环境下现代农业产业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结合未来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提升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促进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适应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要把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作为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为给绿色农业发展提出新目标的同时也提供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是新时代发展绿色农业的行动指南。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是从农业生产产业角度谈农业发展,关涉农业全产业链的拓展增值空间,蕴含了农业产业化新阶段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 当前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突破农户绿色生产“高意愿低行为”困境,对促进农村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利用甘肃省649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以及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检验方法,基于农户“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双重身份属性,探讨资源禀赋、社会规范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结果 (1)资源禀赋差异是导致农户意愿与行为不一致的根源问题,软化资源禀赋约束有利于实现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向行为的转化,其中有机肥代替化肥补贴、水利设施完善程度、加入农村合作社、村民之间的信赖关系对抑制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均存在显著作用。(2)个体特征中,户主年龄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向行为的转化存在负向的干扰作用。(3)社会规范、个人规范均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产生负向显著影响,而社会规范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以直接效应为主,可通过个人规范间接负向作用于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4)社会规范在经济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结论 为有效实现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的统一,在农业环境政策的制定中应强调不同农户之间的禀赋差异,同时要注重发挥社会规范作用,积极引导农户向绿色生产行为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农业产业集聚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剖析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助于实现农业绿色化和现代化发展。方法 文章基于1998—2018年中国省域农业发展数据,引入空间因素,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 (1)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2)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该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周边区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3)财政支农、工业化和自然灾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城市化、对外开放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 应把握省域农业空间关联规律,推进区域农业绿色、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布局农业产业,并从财政支持、城镇化、工业化、自然灾害和农业开放水平等方面推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微观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视角切入,通过深入调研成都温江富农蔬菜专业合作社,对当前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根本矛盾进行剖析,对公证制度嵌入农业后新型产销关系的形成、进而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绿色农产品市场端"优质不优价",消费端信任关系缺失以及政策端绿色生产行为激励制度不足是农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公证制度嵌入后构建农业"产-中-消"三方制衡结构,并基于信息不断对称而增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关系,从而形成较低中间成本、较高产品输出、产销直接对接和良性循环的产业链闭环,进而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是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本质问题的重新认识与微观审视,也是对公证法律元素嵌入农业生产经营机制问题研究的丰富和拓展。  相似文献   

10.
农业生态产业链金融作为生态供应链、绿色金融与农业产业链的有机结合,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生态产业链的定义,农业生态产业链金融发展的难点和机遇,围绕制度建设、平台打造、技术提升、利益分配等方面提出农业产业链金融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美丽中国,对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农业绿色发展理论内涵、思路路径及工作重点,为新时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文章利用自然观、系统观、发展观等哲学方法,分析农业绿色发展理论逻辑,提出农业绿色发展思路路径;利用公开报道数据,从水土资源保育、产地环境清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农业集约节约发展等方面,分析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成效及存在问题。结果 系统提出全面改善农业资源环境,不断增加绿色农产品供给,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链,健全完善支撑保障体系。系统开展绿色发展试验示范,推动树立绿色消费观等农业绿色发展重点任务。结论 新时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推进农业发展全过程绿色转型,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农业产业链优化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当农业信息生态处于失衡状态时,农业产业的价值增值效率就会受损,文章应用信息生态理论研究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整合与提升,由此探索现代农业产业链的优化路径,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该文以点、线、面的逻辑递进思路,从信息生态位视角研究了农业产业链中信息的功能生态位、资源生态位和时空生态位;从信息生态链视角分析了农业产业链中信息流转映射出的物和资金的运转问题;从信息生态系统视角剖析了农业产业链中信息资源、信息主体和信息环境3个系统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结果](1)农业产业链的横向与纵向延伸是实现其优化的基本路径,合理布局和增加其中的信息生态位,可有效提升产业链的优化效率;(2)农业产业链中各环节的有机整合是提升其价值增值的关键举措,而基于信息生态链监控下的人、财、物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协同则成为必然选择;(3)实现农业产业链整体素质的提升是其优化的终极目标,从信息生态系统的高度统筹规划产业链发展是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的现实需求。[结论]对柑橘产业链的实证研究表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发展为运用信息生态理论优化农业产业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构建相应的产业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框架对提升产业竞争协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意义重大,无论在宏观政策制订和微观产业指导中都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小农户参与农业全产业链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山东省339户小农户的入户调查数据,采用选择实验法,建立混合Logit模型分析了小农户参与农业全产业链的选择偏好和偏好异质性来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与龙头企业合作,小农户更愿意通过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全产业链,而且稳定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供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服务及补贴政策会显著提高小农户的参与效用。研究也表明:小农户参与农业全产业链的选择偏好存在异质性,异质性偏好主要来源于小农户的兼业程度、家庭年纯收入和收入在村中所处水平三个因素。小农户兼业程度越低、年纯收入越低、收入在村中所处水平越低,越偏好参与农业全产业链经营。  相似文献   

14.
《中国林业经济》2020,(3):59-61
基于全产业链的视角,研究分析徐州国家农业科技园产业融合现存的问题。针对该园区缺少组织链、供给链不完善、销售链纵深不足的问题,提出如何从深挖农民增收潜力和增加价值链链条环扣方面发展价值链、如何塑造并完善组织链、如何利用互联网完善信息链以及如何延长和拓宽销售链的发展建议。即从价值链、组织链、信息链、销售链四个链条入手,促进徐州国家农业科技园产业融合发展,得出要让产业链条形成圈式结构,使生产要素在链条上流动增长、互相返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科技支撑是生产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按照“生产+加工+科技”一体化发展要求,有效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方法]文章以批准创建的200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产业园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结果]截至2021年底,20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组建主导产业专家团队约2 000多个、平均每个产业园约10个;农作物耕种收的综合机械化率平均值达到80%以上;50多个建立了大数据中心,实现生产技术服务全过程数字化管理。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仍存在农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农业科技资源集聚不足、农业科技体制机制不完善、农业科技人才缺乏等问题。[结论]提出应强化农业科技研发和投入、建设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构建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加大引进农业科技人才等五个方面对策建议,以期为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中国1997—2017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DPSIR-SBM框架,测算并分析中国农村绿色化发展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其收敛性。研究表明,中国农村绿色化发展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同时存在一定的省际差异;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绿色化发展效率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沿海地区农村绿色化发展效率高于内陆地区;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绿色化发展效率呈现σ收敛,说明农村绿色化发展效率好转,但不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基期农村绿色化发展效率对绿色化发展效率的增长率具有正向影响,财政自给率促进了全国整体和西部地区绿色化发展效率的增长,但抑制了东部地区绿色化发展效率的提升,农村人均GDP、机械化程度和农业产业结构没有促进农村绿色化发展效率的增长。因此,本文从分类实施农村绿色化发展政策、优化现有农业机制体制以及规范微观主体绿色化生产行为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产业融合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重点所在,对园区产业融合发展及其综合效益进行分析,明晰其产业融合发展的整体水平,并有利于了解园区建设的阶段性成效与主要短板。方法 根据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融合的形式及其产生的作用,结合文献与调研资料,文章从园区产业融合发展本身和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效益两方面选取相关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构建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农业产业融合综合发展指数法测算北京8家园区的产业融合指数和综合效益指数,从两方面观测园区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结果 (1)经过3年的发展,北京现代农业产业园整体上基本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但产业融合深度不足和社会、生态效益偏低。(2)园区农业产业链延伸达到基本实现融合发展水平,但农业多功能拓展、技术渗透发展两方面水平相对偏低,主要是休闲农业拓展、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等发展不足影响其融合深度。(3)园区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效益水平较高,但社会、生态两方面效益水平相对较低,主要是组织化水平、绿色发展、就业促进等作用发挥不足影响其综合效益水平。结论 基于北京区域特殊性,发挥科技创新的强劲驱动力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推动作用是未来北京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升产业融合深度和综合效益水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2016年中央深改组提出《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由此如何建立绿色生态导向的农业补贴成为学界热议焦点,本文试图从农业全产业链视角建立精准的农业绿色生态补贴策略。[方法]以农业全产业链为视角,从农业生产环节、加工环节、流通环节和品牌建设环节入手,讨论农业绿色生态补贴环节与推进策略。[结果]研究发现,农业绿色生态补贴需以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为结果导向,以绿色高质量产品为目标导向,将补贴方式与金额与农业产业绿色化“挂钩”,明确补贴关键环节与责任主体,采取以奖代补、多元参与等方式,形成激励与管控相结合的补贴机制,提升补贴的精准性和指向性。[结论]基于以上思路,不同环节绿色生态补贴策略为:(1)生产环节补贴以化学投入品减量、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绿色技术采纳生产者为主,根据绿色生产评估结果获得相应补贴;(2)加工环节补贴按照加工产品等级补贴、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行补贴等方面入手,提高加工环节绿色生态农业补贴的精准性和科学性;(3)流通环节对农产品流通存储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补贴;(4)品牌建设环节通过政府和市场两方面,利用补贴政策促进优质优价市场形成,实现农产品高质量发...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农业作为乡村产业的基本依托,通过分析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指数及空间分异特征,对于新时期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减轻农业生态压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文章通过构建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产业融合发展指数模型对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从农业多功能性发挥、农业产业链延伸、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城乡融合5个维度系统评价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结果]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路径指数与融合效益指数在逐年上升,且融合效益指数提升较快,与产业融合路径指数差异逐步缩小;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效益指数增长较为明显,体现出四川省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有效实现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全面脱贫、新型城镇化建设等的有机结合。[结论]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趋势良好,且表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阶段从2010年的起步阶段逐渐过渡到2017年的初级融合阶段,但从贡献率来看,加强农业产业链延伸是现阶段促进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集聚态势,且地区差异有减小的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并随产业融合程度逐渐向川南拓展;自然条件基础决定了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格局,加强政策扶持,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村产业融合效率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