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我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过程中,在农业市场的全球化竞争日益加剧和中国农业农村发生深刻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农垦系统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军和国家队,在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重大挑战。近年来,我国农垦体系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深入推进体制变革和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不断从理论上对我国农垦体系的改革模式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农垦体系的发展进行展望,本刊自本期开始,特开设《理论前沿:农垦论道》专栏。本文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王曙光教授为本栏目所作的开篇之作,并指出农垦体系将是支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体系"的最佳选择。后续,王曙光教授将针对这一问题发表系列文章,欢迎业界学者关注。希望借助这个学术栏目,引起学术界更深入的讨论,并供农垦产业界和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
粮食安全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是实现国家安全的基础和保证。而农垦是中国重要农业经营形式,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分担着中国粮食安全的重任,并为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贡献体现在生产安全、消费安全、流通安全和粮食政策实现等方面。为了推进农垦在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做出更大贡献,需要振兴垦区经济,抓好粮食生产。国家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农垦系统进行改革的积极性,特别在支持政策、粮食流通体制和质量安全保障制度上要加快改革。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时期是黑龙江垦区改革发展快速推进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农业部的直接领导与支持下,垦区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推进农垦改革发展,努力把垦区建设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国家队、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农业对外合作的排头兵、安边固疆的稳定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较好地履行了农垦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农垦系统是我国实现农业产业化和解决国家农业安全的重要载体,但长期以来农垦在国家战略层面和社会认知层面被深度边缘化。文章从我国古代屯田制度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出发,探讨了屯田史上政府干预与激励机制构建、实施国家战略与市场机制之间的关系。汲取历史经验,我国在农垦核心制度设计方面必须实现几个兼顾,即兼顾实施国家战略与构建灵活的激励机制,兼顾保障农垦体系的国有性质与提高农垦的经营自主性与市场竞争力,兼顾提高农垦的效率和提高农垦职工的福利。文章强调,农垦切忌为市场化而市场化,切忌在市场化过程中忘记"建立应对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全球化挑战、保障我国农业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国家队"这一"初心"。  相似文献   

5.
正"粮安天下,种铸基石。"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保障粮食安全,种子是要害。种业处于农业整个产业链的源头,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标志性、先导性工程,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国家高度重视推进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研究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政策,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农垦作为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  相似文献   

6.
刘能凯 《农业经济》2007,(11):29-31
现代农业是建立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这一方面带来农业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也使得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为了稳定农业生产,发达国家一般都给予农业巨额补贴,以此保障粮食安全并进而维护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传统农业的增长潜能已经极为有限,必须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开辟了"中国之治"新境界。全会作出的决定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政策,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第一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这一关键的历史节点上,我们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传递出的新指示、新要求、新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相似文献   

9.
正农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承担特殊使命而建立的,经过60多年的艰苦创业,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国有农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特征突出、产业体系健全的独特优势,锤炼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援国家建设、维护边疆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农垦改革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大型农业企业迅速成长,整体经济实力显著提升,成为国家在关键时刻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但同时农垦也还存在管理体制尚  相似文献   

10.
<正>农垦系统在建设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垦系统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国参与国际农业竞争和推动农垦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  相似文献   

11.
农垦企业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社企合一的管理体制,在社会主义币场经济条件下越来越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农垦企业的政社企合一是特殊比史时期的必然产物,不讲条件的实行政社企分开,难以解决农垦企业内外各种复杂的矛盾。本文将以黑龙江垦区现行管理体制及近年来在政社企分开方面的探索,研究农垦企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及实现形式。一、农垦企业传统管理体制的形成及必然性农垦政社企合一管理体制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这种体制在历史上曾发挥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这种体制仍是黑龙江垦区管…  相似文献   

12.
百年变局与民族复兴交织,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地位愈发凸显。新时代以来中国农业支持政策稳步推进市场化改革,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逐步减少对资源配置的扭曲作用,形成激励效应和调节效应。政策对标国际实现新突破,更具WTO《农业协议》合规性。立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新形势下农业支持政策的运行风险聚焦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偏离对农产品供给稳定性的影响。中国农业支持政策的运行风险表现为粮食安全风险和农业市场风险双增,农业质量效益降低。中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阶段。新征程上要立足能力安全,支持农业强国建设,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生态安全,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农业“两藏”能力提升。尊重大国小农国情,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保障政策。推进制度型开放,拓展支持政策的弹性空间,开拓新型合作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3.
<正>在黑龙江垦区"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全面构建"三大绿色"体系,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大环境下,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积极转变增长方式,将单一传统农业融入现代元素,成功创建了中国首个以大型现代化农业为主题的中国农业公园。中国农业公园的建设,有效提升了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化、现代城镇的建设水平,繁荣了具有红兴隆特色的北大荒文化,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农垦,这支农业战线的"国家队",代表着我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长期引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近年来,农垦选择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加快高端布局,积极推进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一幅打造国际"大粮商"的宏伟画卷正徐徐展开。打造国际"大粮商",农垦人不仅仅是"摸着石头过河",更是基于自身实际情况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水到渠成"。通过打造国际"大粮商",农垦将逐步形成内外相联、产销衔接、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一体化产业格局,进一步提高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控制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在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农垦办社会职能改革是国家强化农垦系统粮食安全保障、农业现代化示范等一系列功能而做出的决策,但基于历史和实现的因素,新时期农垦办社会职能改革后产生了部分遗留问题,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关乎新时期农垦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鉴于此,遗留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相关政策制定主体的责任,兼顾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保障农垦系统职工的各项权利,维护垦区社会稳定,强化对资源分配、人员调配、资金使用的监管。  相似文献   

16.
<正>农垦改革发展,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完善中国特色农业经济体系,具有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加快垦区集团化改革,推进国有农场生产经营企业化和社会管理属地化,不断增强农垦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7.
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是中国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组新矛盾.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好与粮食安全的关系,从而在有效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是关系到国家和农民利益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红河州)是云南省建设国家西南粮食安全保障基地的"六大"粮食安全保障圈、粮食流通"七线"、布局"八节点"的重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粮食安全战略:演变路径和内在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乎人类生存发展和国家稳定富强的战略性问题。新中国成立至今,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经过多次调整,逐步建立起了相对稳固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保障目标和范围、实施方式和路径以及保障主体均发生了适应性变化,并形成了相应的演变路径。而正是"不变"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思想和"变"的粮食供求形势及生产约束性条件之间的矛盾性,持续推动着中国70年粮食安全战略的步步演变。基于当前的粮食安全战略部署和预期的粮食供需形势,只有极力提升粮食综合产能,持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引导全民节粮爱粮,并积极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与时俱进地推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才能充分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没有农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农业是人类赖以发展的基础产业,……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把发展农业,稳定地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重中之重的大事。"这是习近平同志关于农业问题的新观点、新论述和新要求。在这种新战略思想指导下,中国农业现代化未来的机遇和挑战、变数和成数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