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刘志澄撰文认为,从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科技条件和农业综合开发能力等方面综合分析,在本世纪末中国能够实现生产5亿吨粮食的目标,到2030年中国人口达16.3亿人时能够达到7.3亿吨的粮食生产能力,中国完全有能力满足人口不断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其依据:①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能够年平均增长77亿公斤粮食;②从增产潜力上看,中国能够使每公顷产量年平均增长60.2公斤;③从膳食结构上看,按照“营养、卫生、科学、合理”的原则,到2030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50公斤上下,即可满足需求;④从宏观环境上看,实施“米…  相似文献   

2.
中国超级杂交稻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有关资料介绍,到203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5亿-90亿,以稻米消费为主的人口将增至42亿-45亿.中国到2030年人口将达到16亿.按人均粮食占有量400公斤计算.粮食总需求量将达到6.4亿吨。按水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中的40%计算.未来30年中国稻谷需求量将从现在的2亿吨增至2.56亿吨。由此看来,粮食消费的刚性增长不可逆转。同时.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国家正在实行退耕还牧、退田还湖、退耕还林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996年10月中国政府在《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中指出:未来中国粮食需求量为:2000年人口接近13亿,按人均占有385公斤计算,总需求量达到5亿吨;2010年人口接近14亿,按人均占有390公斤计算,总需求量达到55亿吨;2030年人口达到16亿峰值,按人均占有400公斤计算,总需求量达到64亿吨左右。并指出保持耕地面积长期稳定和通过提高复种指数,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亿公顷左右。我国许多经济学家及粮食专家根据我国国情及长期实践得出的结果,认为我国粮食播种面积不宜低于11亿公顷,并将近期粮食安全警戒线定…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人类消费的大部分热量和蛋白质取自土地,其中75%以上的蛋白质和80%的热量来自于耕地提供的粮食。我国是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与耕地矛盾十分突出,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战后几十年,由于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以及土壤流失、环境恶化和气候反常等原因引起的耕地减少和农业歉收,造成世界性粮食供应短缺,据研究表明,按人均年消费500公斤粮食的标准计算,当中国人口高峰16.6亿到来之时,至少需要20亿亩耕地,并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科技水平。耕地的保护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九五”计划,到本世纪末,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五亿吨,人均粮食产量400公斤,粮食增长速度要略高于人口增长速度。到2030年,总人口按16亿计算,粮食总需求量约为6.4-7.2亿吨,而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受制于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即粮食播种面积不...  相似文献   

6.
对于11亿人口的中国,粮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支柱的基础,还是政治稳定的基石。但不能忽视,当前社会上部分同志对粮食问题认识不足,存在着一些错误的看法。误区之一:中国粮食问题已经过了关中国用占全球73%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改革开放的15年间,粮食年生产能力由3000亿公斤跃到4500亿公斤,这是举世公认的成就。1993年,粮食总产达量达456亿吨,远远超过1984年,但人均占有粮也只有385公斤,比1984年下降7公斤.美国粮食年产只有3亿多吨,而人均超过了1500公斤。讲总产我们高于美国的1/3,但人均仅为美国的1/4。国际上公…  相似文献   

7.
我国当前正常粮食消费量每年大约4亿多吨,其中,商品需求量1.3亿吨,按常规需求增长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设计的食物构成方案预测,到本世纪末大约需要消费粮食5—5.3亿吨,人均400—425公斤,其中商品粮食2.5亿吨左右。但是,我国人口多,每人多消费一点或节约一点,总计起来都是很大数量。从这一点说,中国粮食需求量是有一定弹性的。从我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国内外粮食生产和流通状况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现将当前国内外粮食生产、流通、加工状况介绍如下:一、国内外粮食生产本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从1950-1990年的40年间,世界粮食产量从6.3亿吨增加到17.8亿吨,平均年增长4%,同期人口从25.5亿人增到52.9亿人,平均年增长2%;人均粮食从247公斤增长到336公斤,粮食增长快于人口增长。但粮食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60年代平均年增长3%,70年代增长2.3%,80年代增长2.1%。进入90年代,人均粮食产量从1984年峰值346公斤,下降…  相似文献   

9.
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增加到15.2亿,按人均消耗粮食460公斤计算,需要粮食7亿吨,如何依靠现有14亿亩耕地来满足未来粮食的需要?我们只有依靠农业科技进步,生产更多的粮食和产品,这就要求面向全国国土,广开农产品资源,发展“三色农业”。绿色农业在陆地上依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生产食物和纤维的农业。白色农业利用无污染的生物技术进行微生物蛋白和其他生物源生产资料的工厂化生产农业。主要包括:微生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和兽药、微生物能源、微生物食品、生态环境微生物清洁剂、食…  相似文献   

10.
一、南宁而近10年粮食产需情况及九五期间预测。据统计,全市(合两县一郊,下同),1984-1993年的十年中,粮食总产量为617.7万吨(除粮食产量为原粮外,其余粮食指标均为贸易粮,下同),平均每年为61.77万吨,最高年产量为1993年的74.41万吨,最低年产量为1988年的52.63万吨,年末总人口平均为24534万人、,人均占有粮食251.8公斤,大大低于全国人均280公斤的粮食产量。如按农业人口平均计算,农业人口人均粮食产量为441公斤,基本自给。全市10年中非农业人口平均每年为81.3万人,其口粮绝大部分从市外调入,属于缺粮的城市。19以…  相似文献   

11.
12.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梯度理论被引入我国总体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中,梯度推移理论的认为:无论是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一国范围内,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有梯度就有空间推移,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首先引进掌握先进技术,然后逐步依次向处于二级梯度、三级梯度的地区推移,最后,就可以逐步缩小地区问的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13.
14.
15.
现代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我国西部地区受各种因素制约 ,人力资源十分有限 ,直接影响了西部地区的经济进步。因此 ,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就成为西部人力资源开发 ,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和关键  相似文献   

16.
Amartya Sen's capability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considers individual agency as central in promoting human well-being.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capability approach would need to include more explicitly collective and historical dimensions in order to offer better insights for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e paper begins by briefly discussing Amartya Sen's conception of development as freedom and the role it grants to individual agency. It then proposes a hermeneutical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This approach emphasizes that actions are to be interpreted in order to uncover the meaning for which they have been carried out. It suggests that a methodology for such interpretation can be found in a dialectic process between the socio-historical reality and the way individuals appropriate that reality. The Costa Rican case study illustrates that it is the outcome of that dialectic which sets the background against which people exercise their individual agency,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this leads to the promotion of human well-being.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与重庆市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基本战略及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联系重庆市实际情况,分析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四大工程”,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西北属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降雨量小,光热资源充足为当地的主要气候特征。在荒漠或自然绿洲中,人们把地下水或者河流水引入进行灌溉,种植绿色植被,改善生态环境,聚集人口,逐渐建立和发展了人工绿洲。本文分析西北地区的水土源与引水开垦条件,及人工绿洲的发展趋势和现存的生态问题。可知,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导致人工绿洲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西北地区人工绿洲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保护发展观与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自然保护区的多种功能产生了多种价值。各利益群体的不同价值取向是形成自然保护区不同的保护发展观的根源。因此 ,我们必须因势利导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从而树立正确的保护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