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细碎化是指每个农户的土地分为零碎的几块。本文以小麦和玉米为例,运用常规生产函数模型和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土地细碎化对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估计结果表明土地细碎化不仅降低了粮食生产的规模效应,而且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影响。经预测,土地归整为一块将使粮食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农地流转提升了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吗——来自农户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检验农地流转是否提升了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本文基于粮食主产区34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测度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先对有/无农地流转两类农户的技术效率进行统计分析,后基于回归结果测算劳动力、土地、农资、农具等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最后采用Tobit模型检验影响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土地流转提高了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从具体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来说,土地流转提高了劳动力、农具和农资等要素的产出率,但降低了土地要素的产出率;从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来说,无农地流转行为、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家庭总收入和农业信息可得性对农户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非农收入占比、农地离城镇平均距离则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最后提出,促进农地规模化流转、降低土地地块层面的细碎化水平、增加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率、拓宽农户信息获取渠道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是当前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水土流失严重、非农建设用地不断扩张以及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后备资源匮乏的大背景下,农业生产用地的有效使用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复种指数、土地生产率、资金投入产出率和劳动力投入产出率等作为测度土地利用效率的指标,着重分析了土地细碎化和农户兼业等因素的影响。依据湖北省农村的随机抽样数据,实证分析得到的结论表明,土地细碎化对土地利用效率产生影响,在统计意义上不明显;农户兼业对复种指数的作用为正,对资金投入产出率的作用为负,对土地生产率和劳动力投入产出率的作用不显著;传统循环农业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此,本文提出必须毫不犹豫地坚持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方式不动摇;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尽快转移;大力扶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理清耕地细碎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提高粮食产量、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陕西省603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测算了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借助Tobit模型分析了耕地细碎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并进一步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农户兼业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 (1)调研地区全体农户的平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值偏低且分化严重;(2)耕地细碎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呈现弱显著的倒U型关系;(3)农户兼业程度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影响的总效应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4)农户兼业在耕地细碎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结论 (1)多管齐下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推行适度规模经营;(2)依托个体农户特征差异,针对性引导农户职业合理分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安徽省农村固定观察点2013—2017年农户层面的面板数据,使用效率时变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土地细碎化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直接效应以及通过农户多样化种植行为传导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样本农户的平均生产技术效率为0.386%,效率损失较为严重;(2)土地细碎化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存在"倒U"型的直接效应;(3)多样化种植在土地细碎化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中发挥了非线性的中介效应,土地细碎化与农户多样化种植行为存在"倒U"型关系,多样化种植程度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存在"U"型关系。在我国农业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压力日趋严重的背景下,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应从促进土地相对集中和支持开展专业化生产两个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方式变迁,土地质量差异造成的生产差异会随着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造成的人力投入减少而更加显现。针对农户的市场经济行为,文章从理论及实证角度探讨农户农业劳动投入减少时农户生产决策的变化,并根据实证结果进一步探讨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趋势,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该文运用多元回归模型,从土地资源异质性的视角分析了劳动力非农就业后在不同地势耕地的农业生产决策变化。[结果]劳动力非农就业明显影响了农户种植决策,在质量较高的平地上,农户的生产决策是种植机械化生产使用高的粮食作物来减少劳动力投入下降,在质量较差的山坡地上,农户的生产决策是降低对山坡地的使用强度来解决劳动力投入不足问题,具体表现方式是降低粮食种植面积以及抛荒方式来分配家庭农业劳动投入。[结论]不同地势耕地利用强度将会出现不同变化,平原以及交通便利地区,可以通过机械来替代人力投入,交通较为不发达的山区丘陵地区,需要通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来解决山区丘陵地区的抛荒问题。政策支持方面,鼓励中低产田提高产品产量与提升降本技术,保障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粮食产量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农业形势。而农户是耕地利用的主体,其投入量及投入结构的变化对耕地产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围绕山东省农业劳动力特征、耕地利用现状、农户耕地投入结构及产出水平、农户耕地投入意愿4个方面,对55个县域,79个行政村,208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山东省农业劳动力明显不足且质量低下,种植结构较单一、且耕地细碎化程度高,总体看耕地投入产出效率较低,农户的投入意愿与资金、国家奖励政策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北方地区小麦生产的投入要素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以我国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为例 ,分别选取东、中、西部的山东、山西和陕西三省的 466个小麦种植户 2 0 0 2年横截面数据为样本 ,在农户微观层面运用扩展的C -D生产函数 ,实证分析了投入要素及其他影响因素在小麦生产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劳动和化肥投入的边际产出在大多数情况下呈负值 ,他们的边际产出远远小于耕地的边际产出 ,耕地是小麦生产最主要的投入要素 ;与投工和化肥的弹性系数比较而言 ,机械、水电等其它投入的边际效果比较明显 ;灌溉条件和地形状况对小麦生产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而劳动力人均耕地、小麦在农户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户主年龄及教育特征对小麦生产影响不大。结论认为 :通过土地整理等手段增加耕地数量 ,大力保护耕地 ,改善灌溉条件、地形状况等耕地质量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合理利用劳动力和化肥 ,继续适度进行机械、水电等投入是提高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根据劳动力转移新经济学理论和家庭内部劳动力分工理论,基于2018年浙江省14个县(市)681户营林调查户样本数据,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非农就业对营林劳动力女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农就业对女性劳动力单位面积营林投工量和女性营林投工比例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非农就业对不同林种营林投入女性化有明显差异,对经济林农户家庭营林投工女性化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用材林农户家庭营林投工女性化作用不明显。提出完善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女性劳动力营林生产技能培训;发挥女性劳动力的营林生产优势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江汉平原354个水稻种植户的调研数据,分别从产出水平、产出利润以及生产成本3个方面研究了水稻的适度规模经营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在考虑土地细碎化和耕地地力的影响后,目前生产模式下江汉平原水稻生产规模报酬不变,且不存在规模经济现象,但经营规模大的农户"理性经济人"特征表现更明显。江汉平原现阶段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与传统农业生产存在差异,其中劳动力生产要素对水稻生产的重要性相对凸显,资本投入则过剩,土地产出弹性则变化不大,但土地细碎化会减少粮食产量,提高单位面积成本,而耕地地力对产出和利润均存在正向影响。因此应适当扩大水稻规模经营,不断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在实现现代农业生产的同时,注重耕地整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揭示不同模式土地整治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效应,探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健康的新路径。方法 文章构建“土地整治—农地细碎化—农户生态生产行为”逻辑框架,基于湖北省天门市、潜江市、咸丰县、宣恩县483份农户调查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不同模式土地整治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影响差异。结果 (1)土地整治通过治理农地细碎化,推动农业规模经营与机械发展,有效降低农户单位面积化肥、农药的投入,有助于塑造农户生态生产行为。(2)与政府主导模式相比,新农主导模式以现代农业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农户的主体作用,强化土地整治与农地流转的耦合关联,更有利于改善农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促进效果也更为明显。结论 应将农地细碎化治理作为土地整治的核心内容,在巩固和完善政府主导模式的同时,加大新农主导模式的支持力度,增强农户生态保护与社会责任分担意识,不断推进土地整治模式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土地整治在塑造农户生态生产行为、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健康保障体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户生产性特征对农药施用的影响:机制与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保障型生产资料,农药对农业的稳产高产起着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但当前中国的农药使用普遍存在着用量较大、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文基于damage-abatement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结合中国生产实际情况,梳理农户生产性特征对农药施用行为产生影响的机制,并运用1995~2016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农户生产性特征对农户农药用量存在显著影响。具体地,化肥施用强度越大的农户,一定程度上其农药单位用量也越多;土地耕种规模的增加有助于减少农药用量,但土地细碎化程度会降低土地规模的这一减量作用,特别是对主粮类大田作物。此外,农户的用药强度还受到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的正向影响,即农户的农产品用于销售的比例越高其施用更多农药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有全国代表性的CHIP2013数据检验了劳动力转移和信贷约束对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和农业生产性资本投入的影响,并且考察了两个因素在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第一,劳动力转移既促进了耕地的流转,又促进了留守户农业生产性资本的投入,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第二,信贷约束抑制了留守农户耕地经营面积的扩大和生产性资本投入的增加,从而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第三,劳动力转移和信贷约束对留守户耕地经营面积的促进作用和对生产资本投入水平的抑制作用在粮食主产区相对更加明显。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瞄准粮食主产区,鼓励主产区的劳动力转移和降低主产区留守户面临的信贷约束,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  相似文献   

14.
农用地细碎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山东省莱西市为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对土地细碎化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从而确定土地细碎化问题是否是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之一。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条件相对成熟一些,如果可以采取政策措施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必将是突破口,因此选择东部地区作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样本数据,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主要劳动力的年龄对土地利用效率不存在显著影响;影响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变量是直接投入、经营规模和兼业化经营等;增加劳动投入和主要农资投入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显著的正效应,提高经营规模和兼业化经营程度均会导致土地利用效率的降低。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担心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带来农业危机的必要性不大,而关注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对农业的威胁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河南省粮食主产县为研究区域,采用Logit回归模型,利用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对耕地细碎化背景下农户地块整合意愿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细碎化的生产经营方式不再适合农户的生产需求,农户地块整合意愿强烈;劳动力数量也对农户地块整合意愿产生负向影响,劳动力数量越少,农户越愿意参与地块整合;耕地产权调整是解决由制度导致的耕地产权细碎化问题的有效途径,推进农地整理需在充分尊重农户意愿,保护农户权利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中国农地确权制度改革的政策背景,以及备受关注的土地细碎化的资源特征,构建“产权权利界定、产权资源特性与农户生产要素投入”的理论分析框架,借助广东粤北山区阳山县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条件混合处理模型的计量结果表明:农地确权未能有效激励农户的生产要素投入行为,但土地细碎化显著抑制了农户雇佣劳动力和机械服务购买行为,还显著促进了化肥施用。进一步纳入农地确权和土地细碎化的交互项的模型结果表明,农地确权与土地细碎化两者之间不存在互补或替代的交互效应。采用中介机制、子样本分析等模型验证了上述结论的稳健性。由此认为,农地确权政策的影响具有情境依赖性,不可教条式地过度吹捧农地确权政策的生产投入影响效应;对于丘陵山区地带而言,农业政策应从聚焦于地权制度改革调整到缓解农地细碎化问题上。这不仅对激励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而且也有利于农地“减肥”,缓解中国日益紧迫的农业资源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敬  张阳艳 《农村经济》2012,(7):105-108
基于1980年到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对农业劳动力转移与我国粮食产量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业劳动力持续的减少显著地增大了我国粮食的供需缺口,表明我国农业劳动力存在着过度转移的现象。所以当务之急就是通过减少种粮成本,降低种粮市场风险等政策,增加种粮收益,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减少农业劳动力转移,提高粮食生产量,减少我国粮食缺口。  相似文献   

19.
利用浙江省安吉县6个行政村101户农户243块竹林地块的相关数据,采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劳动力老龄化对竹林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劳动力老龄化降低了竹林生产技术效率。样本地区竹林生产平均技术效率仅为66.68%,效率损失严重;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技术非效率,劳动力要素、土地要素及资本要素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249 2、0.358 9、0.252 8;在控制变量中,竹林收入比例、家庭劳动力规模及竹林地是否为租入地块对竹林生产技术效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家庭经营竹林地块数对竹林生产技术效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因此,提出提高竹林生产资本投入量及农户竹林生产收入水平、建立和完善林地流转机制以便降低林地细碎化程度、加强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入等提高竹林生产技术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民生之根本,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重要的社会保障。农户规模经营绩 效的高低对农产品产量和农户收入产生直接的影响,因而对农户规模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的探讨显得尤为重 要。以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上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玛纳斯县为例,对其327户农户进行入户调查,选取土 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① 两个指标来表征农户规模经营绩效,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计量模型对农户规模经营 绩效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影响农户土地产出率层面,土地细碎化程度、家庭耕地总面 积、家庭总收入、滴灌面积占总面积比例和转出土地行为均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在影响农户劳动生 产率层面,家庭总收入、转入土地行为和农业劳动力人数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土地细碎化程度和农 户对农业经营风险认知在5%水平上显著,非农业劳动力人数和户主受教育年限在10%的水平上通过了模 型的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