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整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得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各级地方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科学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完善之处、农村基础设施管理方面存在诸多矛盾、村庄内部分整治情况不尽如人意、农村一事一议工作开展困难重重,并在此基础上继而阐释其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目前,由于建设资金短缺,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本文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状况出发,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成因,提出了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构建农村基础设施多元供给主体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剖析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制度的演变过程,分析了供给主体成分的变化和供给主体现状;借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两个多元供给主体的案例采说明供给主体多元化这一趋势.论述了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的关键是构建农村基础设施爹元供给主体以及如何明确主体之间的结构关系和权责关系.研究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来构建农村基础设施多元供给主体之间的结构关系和权责关系.  相似文献   

4.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量的不断增加,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城乡二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格局和以制度外供给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体制,导致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着供给总量不足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创新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5.
湖州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平台,加快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的供给和运营模式。同时,也面临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资金不足、供给制度亟待完善、运营缺乏长效保障等现实困境。多中心治理理论认为,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供给方式和供给制度的多元化,可以调动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文章认为在实践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可以借鉴多中心治理理论成果,运用项目区分理论转换公共产品属性,发挥多中心治理的优势,通过完善多中心决策机制、健全多中心供给机制、整合多中心监督评估机制,实现农村基础设施的高效长效运行。  相似文献   

6.
村(社区)(以下简称"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社会稳定,迈向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文卫事业发展、村庄环境整治,以及村级组织正常运转都离不开村级经济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土地整治如何助力扶贫攻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土地整治是当前改变土地农业发展方式、提高耕地产能、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最为有效的手段,近年来在促进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土地整治助力脱贫的主要形式围绕"投资拉动脱贫"加大农业农村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成为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大相关设施建设是拉动贫困地区经济增长进而促进脱贫攻  相似文献   

8.
农村水利基础建设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了解农户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需求意愿是提高政府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供给效率的重要途径。根据2013年在苏北农村地区的实地调查数据,以个人家庭特征、村庄特征、政策制度和农户态度4个维度建立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需求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村庄是否经常发生旱涝灾害和农户态度是影响农户对农村水利需求意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作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及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物质基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扩大农村地区内需增长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以及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广东省作为我国南部地区经济发达省份,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自然资源,但其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程度相对来说却比较低,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不利于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了保障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协调一致,文章以广东地区农村为例,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在论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生产、非农生产和农民人均纯收入3方面的内在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农村基础设施对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3方面因素都发挥了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教育变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最为显著;再次,农业机械设施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相对于其他影响因素而言不太显著;最后,道路、通讯设施对非农生产和农民人均收入收入的贡献率相对其他变量数值较低。并提出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利用水平、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管理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农村基础设施有人建设无人管理、农村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对农村基础设施评估重数量轻质量、重投入轻管理。农村基础设施权责不明而导致的"公用地"悲剧和政府绩效评价标准的扭曲是产生农村基础设施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要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利用效能,就必须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管理的长效机制,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基础设施管护体制和运营方式,设置数量与质量并重的绩效评价标准,拓宽投资渠道,保证农村基础设施的后续投入资金,促使农村基础设施管理走上良性运转轨道。  相似文献   

11.
财政紧约束下有效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有效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财政建设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成因复杂,在财政紧的束的现实条件下,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财政投入体制,依法明确界定各级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责任,合理确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近,中,长期目标,建立充分体现农民需求的偏好显示机制和自上而下的基础设施供给机制等,是有效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党中央作出了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市委、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为了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落后这一项困扰城乡统筹发展的突出问题,2007年上海试点开展了农村村庄改造工作.三年来,村庄改造围绕符合农村实际、解决农民难题,扎实探索新农村建设道路,为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作出积极的探索,涌现出一批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民主的示范性村落,展现了柔美水乡的别样魅力.  相似文献   

13.
正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从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促进农村消费、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深入推进农村改革等八个方面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如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三亚市最近给出了答案:7月20日,三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提升三年行动决议。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提升行动离不开艺术设计的参与,因为艺术是美丽乡村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4.
[目的]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具有其特殊的背景,如何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村庄建设的经验,有效推进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建设,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期中国农村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供给,对持续推进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加快乡村转型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和政策落脚点。以甘南藏族自治州曲县为例,对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的现有条件进行系统分析,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探究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方向和路径问题,对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文章采用了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和Arc GIS分析法。[结果]县域村庄分布的交通和河流指向明显,呈小集聚大分散的格局;村庄逐渐呈多元化发展,逐步形成了旅游带动型、畜牧带动型、农牧结合型和综合型等多种类型的村庄;随着藏区扶贫攻坚工作的有序推进,以及异地搬迁、整村推进、危旧房改造等项目的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中存在着传统牧业生产与牧民定居不适宜,基础设施投入产出效率低下、有效供给不足,村庄文化服务供给错位和缺位明显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村庄发展的供给侧指向: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应以"补短板、降成本"为主线,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科学养殖,不断降低农牧业生产成本,推进村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夯实村庄发展基础;通过调整村庄空间布局、优化基础设施供给方向和结构,增强村庄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补齐村庄发展短板;通过构建以村民需求为前提、以多元主体供给为手段的村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提高村庄文化供给效率和质量。通过实施村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推进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山东省214个行政村670份调查问卷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力大小问题。从调研结果来看,农民对灌溉和环保这两种基础设施的满意度较低。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结果,可以得知农户收入增长越慢、村庄的类型越优越、村庄距离县城的距离越短、基础设施的价格越低、基础设施的供需缺口越小、农户家庭结构越先进、和其他村的基础设施进行比较而得到的优越感越强,农民的满意度就会越高,而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就是比较而来的优越感,说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患寡"更"患不均"。同时发现基础设施随时间发生的改良并不显著影响农民的满意度,说明"忆苦思甜"的心理状态在农村并不普遍。  相似文献   

16.
基于农户意愿的睢宁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确定基于农户意愿的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方案,为中国开展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典型调研、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基础条件差、生活不方便是农户提出农村居民点整治要求的出发点。(2)现状条件越差的村庄,农户的整治意愿越强,更希望集中居住,并愿意为本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3)家庭人口规模、农户建房自有资金、对国家政策的认知是影响农户建房需求意愿的主要因素;对国家政策的认知、家庭年收入是影响村庄建设的主要因素;基础设施条件和家庭年收入是影响集中搬迁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农户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具有自身的需求,整治工作应充分尊重农户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7.
自2007年2月银监会批复农发行开办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业务以来,农发行积极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大力投向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业务发展势头强劲,已经成为"两轮驱动"业务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为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8.
金华村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北侧,毗邻昆山高新区,交通便捷,区位优越,是“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近年来,金华村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整治为主攻方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村庄面貌和生态肌理焕然一新,村民的生活越来越舒心.  相似文献   

19.
<正>从金花村建设到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从村庄环境整治到"千百工程"全域推进,从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拓展到"三化五美、五位一体",近年来,江宁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把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把优化农村生态环境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把发展乡村文化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特色。推动村庄形态适度集聚、农村产业转型发展、乡村环境生态美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江苏省农村典型抽样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农村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基础设施建设、环保技术推广、村庄环境整治等方面收效良好。但是仍然存在污水设施不齐备、耕作习惯传统粗放、环保投入不足、环保技术采纳水平和环保意识不高等方面的问题。为促进江苏省农村环境建设,提出了加大省级环保投入、完善环保技术支持、调动农户积极性、满足农户需求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