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主要以杭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为研究重点,探讨杭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背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和作用,探讨杭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杭州都市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城市圈是集聚作用的结果,其形成和发展程度往往取决于核心城市的经济规模与能级。都市圈在国外发展得比较成熟,最为典型的是纽约都市圈和东京都市圈,它们分别围绕着纽约、东京两大核心城市,经过长期的发展,确立了自身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3.
乌鲁木齐都市圈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都市圈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将是以城市带、都市圈、城市群为引擎的空间发展格局。本文在分析乌鲁木齐都市圈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影响乌鲁木齐都市圈内各城市协调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2021,(6):79-86
都市圈内较高的城乡一体化水平、强大的城市消费能力、要素集散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城乡产业融合提供了良好条件。从产业生态圈的角度,都市圈城乡产业融合的机理是要素链、产业链、价值链和利益链的融合。分工与专业化、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技术进步对产业融合的深化和对融合形态的创新为都市圈城乡产业融合提供了内部动力,市场需求牵引力和政府政策及引导是都市圈城乡产业融合的外部动力。从融合类型看,都市圈城乡融合有链条延伸型、功能拓展型、技术渗透型、集聚复合型四种类型。推动都市圈城乡融合,需要在城乡产业统一规划、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渠道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经营模式创新、产业融合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对都市圈旅游规划涉及的相关理论内容进行研究,总结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给予其准确的定位,以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借鉴生态学相关理论建立都市圈旅游规划的结构体系.最后介绍了都市圈旅游规划智能辅助系统的基本方法及应用,以期提高都市圈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6.
7.
服务现代化都市圈发展这一国家战略,是新时代农发行主动提升政治站位、有效履职尽责展业的重要体现。本文从我国都市圈发展现状和趋势入手,结合农发行职能范围,以武汉都市圈为例,分析农发行服务都市圈现代化发展的方向、重点和路径,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存的旅游资源评价存在的不足及都市圈这一特殊区域进行都市圈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运用科学的统计数学和生态学中的相应模型,从多方面构建都市圈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体系具体由四个层次组成:规范评价、旅游生态位评价、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评价、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并以哈尔滨都市圈为例进行案例研究,以期为其他都市圈旅游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都市圈架构下的小城镇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城镇是都市圈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大城市产业转移的接收地,产业集群的集聚地,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地,是都市圈的休闲和居住地,是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桥头堡和服务区。当前我国都市圈小城镇建设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都市圈架构下提出了圈内小城镇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对深圳六大类自然资源的基本情况、资源潜力、保障程度和主要问题做出综合判断和横向比较;对自然资源的约束性类型与表征、价值增殖和功能性变化、优势资源的转变进行了分析,并对都市型自然资源及发展变化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青岛是我国重要中心城市、海滨旅游度假城市、港口城市;根据其比较优势、现状基础和发展潜力,确定青岛都市区的主要功能为五大基地、八大中心,并明确了实现其功能的4个空间层次,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济南都市圈近年来的统计资料,构建节点规模的系统性指标、经济联系强度模型等,结合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分形理论,明确济南都市圈城市体系规模等级结构与区域经济联系强度的特征。结果表明:城市的规模等级差异体现出交通指向性;城市规模分布集中,高位次城市规模不是很突出,中小城市比较发育,城市的综合得分分布比较均匀。区域经济联系强度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以济南、淄博为核心双星状,经济联系强度的分形特征体现出经济链强度分布差异程度较大的特点。最后,为优化济南都市圈,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全国、淮海经济区和徐州都市圈3个不同的区域尺度,运用区位熵法对徐州都市圈8个城市的功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徐州都市圈的主要城市在功能结构上存在产业结构趋同且层次较低、城市中心性不强和外向型经济薄弱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增强城市间水平联系和互补性、提升城市产业层次和技术含量、强化城市集聚效应和扩散功能、促进首位城市升级等相应的地位重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拜泉县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全局出发,对黑龙江省拜泉县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分析,为拜泉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提出了拜泉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布局构想. 相似文献
16.
城市水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系是城市最宝贵的自然要素之一,它具有水利、航运、生态、旅游游憩、历史文化、纳污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保护应包括严格控制水系污染和破坏、保护水系的各种自然过程、开发水系的旅游游憩功能和保护滨水区的历史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7.
论文总结了2011年国家出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涉及渔业生产生活发展的规划,并重点从渔业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水产养殖、捕捞等生产性渔业政策进行了总结回顾。我国实行积极的、不断完善的、因势利导的渔业生产性政策,使得渔业生产总量持续稳定增长,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渔业效益和“三渔”发展不断提高。分析表明,渔业生产性政策对渔业产业生产、结构调整和效益增减具有重要影响。为此,论文在总结我国渔业产业发展趋势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水产品发展质量、加快现代化渔业建设和培育新型渔业经营主体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促进海洋经济转型、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及发展阶段,政策的导向和带动作用十分显著,科学的产业政策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快制定和完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加速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进程,是当前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可以分为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组成政策体系,共同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农业保险制度政策性特点来看,农业保险制度具有较强的民生性特征。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民生需求主要体现在:农业自然风险非常规性及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渴望农业保险;农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有效性及政府的重视等方面。论文认为应根据农业保险的民生特征定位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增长方式转变是当前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任务,转变渔业增长方式必须加强渔业经济与政策研究。本文从准确把握现代农业建设的时代背景,明确当前渔业经济政策研究的重点领域,深刻认识政策和科技支撑渔业发展的重大作用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加强渔业经济与政策研究的着眼点,以便为推动我国渔业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具体的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