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生态补偿是缓解环境污染、促进生态保护的有效手段,是中国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制度保障。近年来,生态补偿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部分研究机构和学者也对生态补偿研究进展进行了相关的评述,但从文献计量方法视角进行梳理的文献较少。文章以1996~2019年中国知网收录的生态补偿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利用文献计量学引文网络分析工具CiteSpace和VOSviewer,绘制中国生态补偿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中国生态补偿研究文献的时间、期刊和基金分布情况,挖掘出高产作者和机构及其合作网络,归纳总结研究热点和前沿。结果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补偿制度构建和补偿标准的测算一直是该领域关注的重点,而重点流域生态补偿、国家公园生态补偿、市场化生态补偿、综合性生态补偿、生态补偿事后评价机制以及生态补偿与区域发展战略和绿色减贫关系研究等则是生态补偿研究的前沿热点。文章认为未来研究应从3个方面不断加强:(1)加强生态补偿理论研究与地方实践的结合,凝练和总结能够指导具体生态补偿实践的原则和规范;(2)积极开展生态补偿多元化、市场化的研究,扩大补偿资金来源渠道,探索建立生态综合补偿制度,整合各类生态补偿要素和资金;(3)进一步加强生态补偿事后评估制度研究,尤其是补偿效果的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梳理和归纳相关文献了解中国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发展历程。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研究主要内容: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区域集中,研究层次较低;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标准研究较为科学,但实施起来比较困难;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意愿研究对象单一,影响因素不够全面;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对农户影响结果存在差异性;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效应研究内容与尺度不够全面。未来中国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可以在4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差异化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研究,结合各地实际合理制定补偿机制;丰富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意愿研究,注意影响补偿客体意愿因素的多样性;注重研究方法的多学科交叉和创新;进一步在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效应分析中拓宽研究内容与尺度。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划定中国土地生态补偿分区方案,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格局空间统计分析与生态地理区划。研究结果:中国土地生态安全表现为下降趋势,西部地区为高生态安全区,东部地区为低生态安全区,是生态服务功能空间传递的受益区,可将中国划分为生态补偿受体区(主要分布于西部)和生态补偿主体区(主要分布于东部)两个一级大区。研究结论:设立全国性的土地生态补偿专门机构,构建土地生态补偿的法律体系,建立科学高效的土地生态补偿监管体系,完善土地生态补偿的政策导引。  相似文献   

4.
生态补偿与区域发展关系研究的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补偿项目设计的目标和项目实施产生的效应,有关生态补偿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中普遍关注的议题。本研究从生态补偿对环境改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回顾并分析了生态补偿对区域发展影响研究的最新进展;最后提出了中国生态补偿项目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改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生态补偿与缓解贫困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补偿项目社会公平性考虑和项目实施的客观扶贫效果,有关贫困参与者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国外生态补偿研究中普遍关注的议题。本研究从生态补偿对贫困的生态环境服务提供者、购买者和未参与者的影响等3个方面回顾并分析了国内外生态补偿与缓解贫困研究的阶段成果,由此提出了中国生态补偿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亟需改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森林生态补偿研究进展及关键问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详述了国内外森林生态补偿的发展概况,深刻分析了生态补偿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明确与我国现实需求相一致,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补偿概念;建立一套具有现实有效性、能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生态补偿标准;进一步研究自愿协商的方式在生态补偿中的应用,在政府的协调下,通过生态付出区和生态收益区民主协商,建立上下游联动,根据市场变化灵活浮动的生态服务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7.
森林生态补偿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梳理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现阶段中国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现实环境和实践需要,提出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向动态化运作、整体化推进和高效化执行的方向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林业和生态问题在中国得到党和政府的认识和重视,最终通过生态补偿政策得到一定解决,这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社会分工论、和谐发展论是生态补偿的政策学理论基础,成为制定中国的生态补偿政策的依据。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系统梳理了中国的生态补偿的发展过程,划分出4个阶段。生态补偿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社会经济、林业和生态以及自然保护事业方面取得的一个理论和实践性的重大突破,经过30多年的不断完善,初步建立的中国生态补偿的政策体系,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将起到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流域生态补偿是生态补偿的重要组成部分。绿水信贷是流域生态补偿的一种形式。介绍了绿水信贷新理念、定量评估技术系统及在肯尼亚、摩洛哥和中国的应用;通过分析绿水信贷与中国流域生态和水资源补偿建设的关系后认为,绿水信贷及其定量评估技术系统可以应用到流域生态和水资源补偿建设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实施水生态补偿是协调利益关系的必要手段,也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系统梳理关于水生态补偿的相关文献,将跨流域调水和流域内水生态补偿统一纳入实体水生态补偿范畴,从补偿依据、补偿机制、补偿标准多角度进行总结:基于实体水视角的水生态补偿主客体明确,理论体系相对完整,为补偿实践提供了清晰的理论依据。但补偿模式仍然比较单一,缺少横向补偿的实践应用,更全面、精准的补偿标准也有待进一步确定。而国内外基于虚拟水视角的水生态补偿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研究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基于虚拟水流动效应的水生态补偿,二是基于水足迹相关理论的水生态补偿。但上述研究缺乏关于水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和补偿机理,特别是虚拟水流动量向生态价值量的转换研究。应加强虚拟水视角下的水生态补偿研究,并进一步构建"虚实"结合的二元水生态补偿体系,在现代水资源演化框架下开展水生态补偿研究,丰富和完善水生态补偿理论。  相似文献   

11.
学科化信息集成服务是图书馆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机制。国土资源科研信息内容的专业性、信息需求的前沿性、信息获取方式的自助性等特点,决定了面向国土资源开展学科化信息集成服务具有现实意义。面向国土资源的学科化信息集成服务,应以用户和信息需求为中心,加强学科资源建设与规划;以信息利用为目标,构建学科化信息集成服务平台;以用户及其科研过程为指导,加强研究课题与学科建设的有机联系;同时,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机制建设,确保学科化信息集成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2.
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经济组织现象。目前,国外经验难以有效解释中国语境下联合社的实践逻辑,国内研究也相对缺乏系统性理论解释。本文在一种关于组织行为的新分析框架(SAGP模型:性状-行动者-治理-绩效)的基础上,结合台联九生猪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个案研究,对联合社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系统性理论解释。本文指出联合社形成和发展背后的功能逻辑在于生产规模化、业务产业链化和发展创新化,运行逻辑在于基础业务合作化机制、投资业务市场化机制和政府关系合法化机制。  相似文献   

13.
王喜峰  姜承昊 《水利经济》2023,41(2):18-24, 32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要的国家战略,水资源的刚性约束关系高质量发展成败。通过梳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文献,从概念体系研究、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增长研究等3个范式切入,分析现有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进展与不足。结果显示,现有研究集中高质量发展概念体系构建、水资源承载力与经济增长耦合、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增长等议题,但尚未有研究阐明水资源刚性约束下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在阐释了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提出水资源约束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提升水资源承载力、统筹安全和发展的水资源约束机制,认为应建立起水资源刚性约束下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增长的动态联系,并对可能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对地区及全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文章综合分析了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对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研究越来越注重系统理论的指导、越来越重视发展机理的研究,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产业环境变化的应对策略方面,而对矿产资源产业发展机理研究还不系统、不深入,且缺少实证研究,这方面将是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文献梳理和理论论证认为,工业化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手段,城镇化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外在体现,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根据机制设计理论分析"三化同步"的内在机理认为,利益趋于一致是"三化同步"的内在基础,信息充分和对称是"三化同步"有效实现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天人民币汇率不断攀升,对我国各进出口行业的国际贸易以及对外投资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以1981-2009年的人民币汇率动态变化为背景,从采掘业的进出口结构、对外投资以及资源价格改革三个角度,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采掘业的影响,并由此提出四点对策:(1)增加采掘业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大力提升采掘业出口结构;(2)积极进口初级必备矿产,建立起资源储备机制;(3)持续鼓励国内资源企业"走出去";(4)积极推动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7.
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是认识和保护河流的理论基础。在对近十年我国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服务价值评价方法,以及价值评价应用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在河流生态系统运转机理、不同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方法可靠性及干扰状态下的动态响应等方面的研究存在不足,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矿产资源禀赋评价及可持续性保障的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我国矿产资源的禀赋及成矿机理、特征,研究了经济增长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对资源环境的作用与影响,并就资源可持续性保障程度进行了战略考量;通过“霍夫曼系数”评价标准说明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资源约束将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提出由于矿产资源是我国紧缺的物资资料,建立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运用博弈均衡论充分认识我国合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契机和条件,研究矿产资源市场国际化趋势的战略对策,是我国本世纪重大国策中的紧要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布局混乱,而现有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研究方面存在理论与方法缺陷。文章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及机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空间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统一空间研究领域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论为现有研究存在理论体系尚未建立、研究内容不健全、研究方法以定性描述和空间描述为主等问题。建议未来该领域研究应跳出传统土地管理相关理论,多学科交叉,探索地理学、经济学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研究方面的理论框架;基于空间格局—演变机制—优化配置的思路,构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格局演变动力模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与人口/产业的相互影响模型、城乡建设用地统一空间模型,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及其演变机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与人口/产业的协调机制、城乡联系机制下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优化3方面来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从分析中国森林公园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国内外研究概况和主要评价研究方法入手,将层次分析法和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相结合,构建了在当前游客参与评价机制下我国国家级森林公园分等定级评价模型.指出在旅游资源评价领域,与单纯的层次分析法相比较,本文所构建的模型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基础上达到了半定量评价向全定量评价模式的转变,对评价结果的统计过程进行了优化,使分等定级的结果更加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