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四川集体林权改革中的补偿与经营制度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森 《农村经济》2012,(4):47-49
四川集体林权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主体改革,逐步开始建立和完善配套改革部分,积极探索林权流转和林业经营的新型模式.然而,在此过程中原有的诸多制度性障碍仍然制约着林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本文将从补偿与经营制度障碍的层面,着重分析集体林改后农户最切身相关的林业补偿和经营问题,尤其关注林改后国家公益林建设、林业经营产业和规模化、森林资源保护等问题,并提出推进四川集体林权改革的对策建议,对进一步完善四川集体林权改革在补偿与经营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历程及其已取得的实质性成效,剖析了福建林改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及其成因,进而提出推进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策略建议:积极探索一系列综合配套改革,放宽森林采伐限额,完善指标分配机制;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搭建信息服务平台,规范政府行为;快速建设森林资源评价体系;健全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林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创新林业可持续发展保护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江西省林权改革第一阶段明晰产权工作的主要做法,并运用实地调研的数据分析了林权改革的实施对自留山、责任山、集体山的林地经营模式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自留山和责任山的经营模式在林改前后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几乎不受林权改革影响;而集体山林的经营模式受林改的影响较大,林改之后股份合作、承包、转让等模式逐渐取代了集体统一经营的模式成为集体山林经营的重要模式;提出了江西省林权改革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林改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论证出发,在两次实地问卷调研的基础上,研究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指出林改中存在农民受益度度相对较低、林权纠纷和采伐限额等公平问题;效率方面的研究发现林改后总体林业经营意愿、林业经营效率得到提高,但林户规模不同,效率提高程度有所不同。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拓实践的福建省进行实地考察,认识到林权制度改革的真正意义,见证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福建林区发生的变化。阐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改革的核心内容和政府的作用,明确了必须坚持的6项原则。深入讨论了如何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如何成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参与者和支持者应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推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前期改革的实施情况和成效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依托国家林业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跟踪监测课题的调查情况,以福建省永安市为研究对象,从林地经营的投入、产出,林地的流转,林改的满意度和政策需求等方面,探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研究结果发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增加了林农的林业生产收入,拓宽了林业融资渠道;同时也导致林业投入的增加,林业合作组织的出现和加强。最后指出提高永安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7.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了福建林产业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是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山多林多是福建的一大特色、一大优势、一大潜力、一大支撑。但在林改之前,福建林业系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普遍存在造林难、护林难、防火难、农民增收难和干群关系处理难等问题,特别是集体林产权不清、经营主体缺位问题一直困扰着福建林业的发展。为了加快我省林业发展,进一步发挥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省委、省政府于2003年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五年多来,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了福建林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福建省三明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程顺利、成效显著。体现在完成主体改革要求市场,建立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建立县级公益林补偿制度等六个率先。改革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包括林改前遗留问题排查、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推进、林业投融资体制深化,林业管理服务体制完善等,提出构建合作经营新主体、林业生产要素聚集新机制、林业可持续经营新模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提出 龙岩是全省三大林区和全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之一.全市有林业用地面积2 389万亩,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人、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龙岩林业经历了1981、1982年的"林业三定"和1993、1994年的"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两次林业体制的重大改革,但这两次改革除个别地方落实了较明晰的自留山林权外,其它林权都保留在村集体一级,群众经营林业的积极性不高,落后的林业生产关系严重制约了林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辽宁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总体进展、成效及下一步工作重点。通过改革,2009年全省林业产值达到698亿元,在2008年高位增长基础上又增长28%,增幅排在全国前列。林改后全省从事林业产业的人数已达1200多万人,是林改前的2.3倍。辽宁林改显示了其在加快生态建设、增加林业投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扩大林业贡献份额、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的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参与式方法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应用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的集体林是一个特殊的、具有历史性、复杂性和关键性的产权系统。当前,中国政府正在开展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希望通过改革能促进林业的发展。林权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明晰产权,进一步把森林管理的权力下放并改善权属的安全性。作为林业管理和改革的主体与核心,林农的参与十分重要。从参与的概念出发,探讨了在集体林权改制中应用参与式方法的可能性、应用的领域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建议在改革全过程中必须确保有实际意义的真正参与。  相似文献   

12.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完善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伟大创举。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新时期财政支农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重点研究和分析了财政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主要做法、基本原则和要求,同时,提出了财政进一步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林权改革的评价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对林权改革进行了国际透视,比较了农业改革与林业改革的不同;分析了集体林权改革滞后的原因,对改革进行了总体评价。主要观点:全球林业经营普遍存在效率改进空间,而效率损失普遍与产权安排不当有关;林权改革的含义是还权与赋权,而不是对林权实行彻底的私有化;森林经营主体可以有农户本位和社区本位,经营形式选择权在民众。集体林区的林权改革调动了农民培育森林的积极性,改善了林业治理结构,但林业改革还没有完成。完善林业政策应考虑的问题:简化农村的林木采伐管理程序;构建便利的林业产权交易制度;引导农村社区逐步达到林业生产经营的最小经营规模;通过合作和市场交易促进林地经营权流转,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权利与责任的对称性。  相似文献   

1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集体林地承包给农户经营,农户对林木具有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这一重大举措,对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必将产生重要影响。以福建省邵武市为研究对象,利用林改前后两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分析了林地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各林种、年龄、优势树种、起源和权属的森林面积和蓄积结构,以及林地生产力等变化趋势。研究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利于森林资源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对新型林业经济合作组织扶持引导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省光泽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涌现出的新型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几年来运行轨迹的观察,探索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的改变,林农需要林业工作者在新时期森林资源培育、森林经营方式方法和业务技术上,给予更多的扶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16.
全面推进林业体制改革 加快现代林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林业体制改革,着力解决森林资源的配置主体及配置方式、林地林木的产权实现形式、各级林业部门的职能转变等问题,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林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将改革推向纵深,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理顺政策秩序奠定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产有效性和管理有效性,提出林权制度改革有效性的概念和评价方法,并以国有林权试点——伊春林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伊春双丰、铁力、桃山、乌马河和翠峦5个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局整体上有效系数较高,铁力、桃山、乌马河3个林业局职工收入指标有效,铁力、翠峦、新青3个林业局多种经营收入有效,铁力、乌马河、汤旺河3个林业局植树造林成活率指标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深化福建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福建省现阶段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确权发证工作不彻底、林地使用费收取困难、林地经营破碎化及林业采伐指标限制等问题,并对不同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解释。基于以上分析,提出规范发证工作,加强纠纷调处力度;合理确定林地使用费收取标准,完善林地使用费制度建设;提倡适度规模经营,克服林地经营破碎化;放宽森林采伐限额,完善指标分配机制等4方面的对策来深化福建省林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9.
天保工程区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继续实施天保工程之间存在着天保工程区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不明确;农户参与林改的热情不高;林改有关政策与天保工程措施相冲突;林农与国家利益如何协调等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国家与林农对森林主导利用方向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出了要明确天保工程区开展林改的范围及分类保护;完善相关政策;调整林木采伐管理措施等相应对策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