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地域研究的深入发展,农业区划工作本身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农业区划工作在其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始终把农业区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50年代中期农业区划把揭示农业地域分异规律和分区划片作为它的基本内容,局限在研究农业区域的特征和农业区域的范围和划分标准,60年代以后逐渐重视农业区域内各生产要素的空间合理布局等问题;80年代以来农业区划把分区划片作为实现合理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的必要手段,同时把农业区域的分析研究与区域规划、区域开发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农业区划与农业生产实践结合得就更密切了,区划工作也就更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全国科学大会以后,我省分别从1980年和1981年下半年起,开展了省的一、二级和县级农业区划。这是建国以来进行的第二次农业区划。与五十年代进行的第一次农业区划相比,后一次农业区划的特点,主要在于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从省的一、二级农业区划到县级农业区划的纵向系统,和由自然条件区划、部门农业区划、农业技术改造区划、综合农业区划组成的横向农业区划系统。  相似文献   

3.
我区县级农业区划工作于去年底初步完成阶段性任务。下一步怎么办?有待我们去深入探讨。现就如何深入的问题,谈几点看法:(一)进一步明确农业区划任务和长期性的认识农业区划的任务,主要是揭示农业地域分异规律,综合地、宏观地研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基本方向和途径,并为农业规划和领导决策提供基本科学依据,属于应用基础性的科研工作。但它不是纯粹应用性的,因为它必须深入研究农业地域分异规律;它也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于1979年10月开始进行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先后完成了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松嫩平原、张广才岭、老爷岭等地区的农业资源调查,初步摸清了全省土地、气候、水、生物等农业自然资源情况,提出了省一级的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等农业自然条件区划;农作物、林业、渔业等农业部门区划;水利、水保、化肥、农业机械化等农业技术改革区划;以及部分县农业区划。在这个基础上,1983年3月由省农业区划办公室,农业区划研究所组织科技人员,开始编写黑龙江省综合农业区划,1984年7月完成初稿,1985年3月通过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综合农业区划》,最先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第一次农业区划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研究资料编写而成的。以后,又在完成气候资源、水资源和部份有代表性的土壤普查、 土地资源详查,以及省的部门与专业区划、省的一、二级区划和县级区划的基础上,作了两次重要的修改。 一、综论部分较好地概述了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一、县级农业区划办公室 是否该撤 农业区划工作是改革的产物。改革要求各级领导科学决策。农业生产受地域分异规律制约。农业区划就是根据地域分异规律,全面、系统考察和分析农业资源,划分不同的农业区,并根据各农业区所处的自然、经济等环境,提出各农业区的主要发展方向及其措施。因而它具有科学性、综合性、先进性。  相似文献   

7.
农业社会经济条件的调查与分析(以下简称农经调查),一直是农业区划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在1978年开展农业区划时,提的是“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这种提法反映在工作中,带来了很大的片面性,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在调查对象上,重自然资源调查,轻社会经济条件调查;在分析问题时,侧重自然规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忽视经济规律的作用;在综合分区时,着重考虑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忽略了经济条件特征;在农业区划方案中对农业结构的调整,生产力的布局,农业发展方向、建设途径和重大措施等方面的制定,明显地缺乏经济论证。  相似文献   

8.
我县的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是在1980年10月开始的,到今年8月基本结束。我县农业区划工作有三个特点:一是依靠本县组织力量搞;二是和土壤普查结合搞;三是服务生产边查边用。农业区划,查清了我县的农业资源家底,总结了我县农业生产30年来的经验教训,分析了我县农业生产的优势和劣势,明确了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途径,制订了调查结构的相适措施,初步开展了区划成果的应用。现在,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9.
该文结合部分省市更新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的要求,从市场经济、农业经济新阶段、农业经济新时期(工业化中期)与农业区划3阶段论述了新时期农业区划的特点,提出传统农业区划改进型、农村经济区划、农村发展区划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近年农业战线区划工作的议论颇多。从国外实践看,农业区划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从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方向看,农业区划事业亟需加强,农业计划部门和农业区划部门要紧密结合。论述字五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搞好农业区划,是贯彻执行“依靠政策和科学,加快农业的发展”方针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也是发展农业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目前,我国农业区划工作已经在全国范围进入普及和深入的阶段,加强农业区划方法论的研究,对于提高农业区划研究质量和研究成果的可行性与有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只就农业区划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略抒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2.
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是农业的基础工作,农业区划从无到比优秀成果为领导内,为部门所应用。之所以能获得较大成绩,主要是领导重视部门支持农业区划队伍人员努力奋斗。农业发展到农业区划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了区划是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科学。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全国农业区划会议以后,我国的农业区划工作转向以县级农业区划为重点。三年来,全国县级农业区划进展很快,约有70%的县开展了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近30%的县完成了阶段性农业区划任务。这对改善领导、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已经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但县级区划还很不够完善,有大量的理论问题、方法问题和实际问题需要进一步地去研究、去解决。现对县级农业区划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个人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从一般概念上讲,农业区划是从自然、经济、技术角度对各种不同类型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生产结构和生产布局进行研究、分析其地域分异规律,按照区内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来分区划片,提出务农业区的自然资源,发挥生产的优势,扬长避短的生产发展方向和建设途径。 农业计划则是从国民经济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各地生产条件的可能性,确定一定的时期内农业建设规模、发展速度指标和比例关系,研究人力、物资和财力的投放步骤和措施,是为实现农业发展目标而进行的具体部署,因而可以说,农业计划与农业区划是联系密切、相辅相成的两门关于农业发展宏观决策的综合性科学。  相似文献   

15.
1986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批转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农业区划工作报告,明确指出第一、二次全国农业区划工作会议部署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要逐步把工作重点转到区域规划和区域开发方面来。这表明农业区划工作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感到当我们把农业区划工作做为一项长期任务深入进行下去,向区域规划和区域开发方向发展的时候,很有必要拓宽农业区划工作的理论基础,开展农业资源经济学的研究,作为完成农业区划各项具体任务的基础。以下谈几点很不成熟的意见供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中央1986年一号文件指出:“各地,首先是县一级,要继续做好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做好社会经济调查,制定本地区综合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全面发展地方经济”。这是党和政府给予农业区划系统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此,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在郑州曾召开十三省、十五县开展县级综合发展规划试点工作会议,布署了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7.
大邑县是开展农业区划最早的县之一。1978年至1980年完成粗线条综合农业区划和7个部门区划,绘制了农业区划图册一套。通过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初步弄清了全县农业资源的利用现状,农业地域的分异规律,提出了调整农业结构和生产布局的方案,划分了农业区,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产地域分工是农业自然地域分异与农业劳动地域分工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地域分工日益深化,区域间的联系日益复杂和频繁。而农业区划作为正确认识并合理引导和促进农业生产地域分工,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未来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19.
农业区划是一门揭示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农业资源时空配置,因地制宜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  相似文献   

20.
农业区划调整具有动态特性,二十年来,江苏省农业资源利用中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应对原有的农业分区及时进行调整,并指出各区的发展方向及主要实施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