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论农民主动失地和被动失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涛 《农村经济》2004,(11):30-32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土地的需求量就越大,大量农业用地被占用地就成为必然趋势,政府只有运用财政收入,确保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才能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农民失地的补偿方式和失地保障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正式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难以建立的情况下,土地实际担负着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功能,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加快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意义重大,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提高失地进城农民的心理适应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被征而进入城镇生活的大量农民,由于其自身素质的限制以及城市接纳他们的准备不足,导致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遇到了许多挫折。为顺利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必须关心和帮助进城生活的失地农民,提高其素质,增强其竞争力,培养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增减挂钩"政策下农户对失地后的生活是否满意?本文基于对天津市武清区下朱庄街还迁居民的调查,筛选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评价了农户失地后生活满意度。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保障因素对农户生活满意度影响最为显著;失地农户对生活的满意度还取决于人均月收入、家庭的经济条件、现有工作的满意程度、国家政策、补偿的配套。下朱庄街失地农户对现有生活以满意和基本满意为主,整个项目建设比较成功,也得到广大农户的支持,成为天津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之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农民失地现象所引发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选取宁夏地区失地农民中一个特殊群体——生态移民作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移民在城市化过程中失去土地后的生活状况为研究内容。文章通过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Life Satisfaction Scales)作为测量工具,对生态移民失地前后影响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因素进行测量。对得到的影响生活满意度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实证分析,找出其中对生活满意度影响较大的因素,分析产生影响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以进一步提高失地生态移民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失地的辛酸     
图丫 《中国改革》2004,(7):18-20
不少农民管只给失地农民发一点安置补助费的做法叫“一脚踢”。这种“一脚踢”的行为,正在造成大批“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  相似文献   

7.
崔岷  谢明 《农村经济》2007,(8):117-119
党中央国务院为破解"三农"难题,统筹城乡发展,推出新农村建设中一系列政策.本文依据政策分析了失地女性农民生活无保障等方面问题,提出要加快土地制度市场化改革、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高速现有城镇管理体制,加强社区建设、将女性农民就业纳入国家统一的就业政策范畴.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的加快也催生了大量失地农民的出现。然而我国的失业保险体系并未将失地农民纳入其中,导致失地农民的生活落入困境,诱发了失地农民和政府之间的种种矛盾。这些冲突不仅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严重制约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借鉴国外经验,构建以促进就业为为重点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制度,使得农民不因失地而失业,同时能够分享城市化带来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关于解决农民失地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一部分农民主动或被动的离开土地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目前的征地和失地农民补偿安置办法造成了被征耕地的严重浪费,农民生活生计无从保障,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完善征地政策和农民安置补偿办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农民的生活来源、固定资产和生存保障,但是现在农村逐步的城市化发展使得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农民,正在逐渐失去土地,"失地农户"没有了土地保障,又因为其没有其他的社会工作经验,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因此成为了社会就业的弱势群体。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的焦点,此文章将结合我国城乡结合地区失地农户供给决策和就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城乡结合地区失地农户生活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农民有心保护自己的耕地 ,却无力守住 ,原因在于缺少懂法律、知晓政策、精于计算的农村能人为其出面据理力争。因此 ,保护耕地只有依靠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地方政府的执法力度、农民群众的参与监督。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的财富,正以一种汹涌之势,或明或暗地聚敛和流动,那是一种从农村流向城市、从“面”上向“点”和“线”集中的方向,每个人都想取一瓢一饮。在这场财富聚敛和流动的游戏中,最为“精采”的部分表演在土地征用和流转的台前幕后,而戏里戏外,利益受损的失地农民更多的只有无助和悲伤,失地,留给一些农民长久的痛!  相似文献   

13.
失地冲击下农民福利的改变和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对武汉三里镇的实地调查,运用模型对城乡交错区域农户失地前后的福利水平和福利分布进行了实测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失地冲击对农户福利的影响具有多重性,福利分布的不均衡对农户福利测度影响显著;失地变迁后,农户整体的综合福利水平下降。从子维度角度,失地后的短期经济收入福利和居住福利没有降低,下降主要是因社会保障、社会心理等保障长久生计生活的子维度福利降低所致;失地冲击促进和强化了福利分布的马太效应,使农户群体失地后的福利分布更加不均衡。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重庆市城乡统筹实验区的建设,重庆市城市化的加快,失地农民大量涌现.这些失地农民面临"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的尴尬局面.在社保资金不足,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解决失地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就业问题是保证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的关键所在.本文分析了当前重庆市失地青年农民就业状况和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并提出解决失地青年农民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乡结合部是农村向城市过渡的边缘地带,也是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前沿地带.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是其自身模仿、融入城市,以及城市扩散辐射效应嵌入的双向互动过程.北京市海淀区北坞村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通过城乡结合部改造,推动海淀区城市化进程,适应了我国农村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新形势,符合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集体林权流转后林农失地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状况,分析林权流转后林农会出现的失地问题,包括流转收益偏低、林农收益不合理使用、习惯性生产生活被打破、心理挣扎与困惑、行为的鲁莽与冲动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引导林农合理投资、分类施策、鼓励多样化的产权制度、制定林地使用标准、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和就业机制等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征地补偿中引发的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农村土地被征用后,如何更有效地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村级集体经济何去何从?笔者深入到山东省平度经济开发区,对被征地村庄集体经济和被征地农民的生活保障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在调研过程中,笔者详查了村庄的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并就有关事项向有关人员进行了调查和询问。在该  相似文献   

18.
农民失地补贴的合理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中对农民失地补贴有明确规定。本文作者从纯经济学的角度对现行农民失地补贴政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设计出了理性状态下的对农民失地补贴的简单计算模型和复杂的修正模型。土地补贴是因国家征收土地对土地所有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原土地使用人对土地的投入和收益造成的损失的补偿。补偿的对象包括土地所有权人和土地使用权人。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土地补贴包括耕地征收补贴和其他用地征收补贴。其中,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土地征用仍然不可避免,失地农民队伍将越来越庞大,问题会越来越多。必须关注失地农民问题,避免上访告状加剧,防止出现新的贫困源,保证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20.
温家宝在1月7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说,在我国人多地少、农村人口比重大的情况下,增加农民收入,不仅有赖于农业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还有赖于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只有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农民才有爱惜土地的积极性,才会增加对土地的投入。如果随意调整农民的承包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