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一、社会扶贫的概况1.社会扶贫的范围最早参与社会扶贫活动的是与农村联系多、资源动员能力强的政府部门。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参与社会扶贫的企业、社会组织和国际机构越来越多,但中央政府各部门和东部地区的各省市政府仍然是社会扶贫的主体。我国的社会扶贫包括定点扶贫、对口扶贫、企业扶贫、社会组织扶贫和国际机构扶贫。将这些扶贫类型视为社会扶贫有  相似文献   

2.
一种有效的产业扶贫模式必须要解决贫困人口产业参与和价值分享、产业增值空间拓展、产业带动主体培育及利益联结机制构建、贫困社区资源激活四个方面的问题。产业链嵌入式扶贫取得成功的关键正是要将贫困人口固定到扶贫企业主导的产业链条之中,并通过促成产业要素的集成和产业价值的大幅增长而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这种扶贫模式兼顾了贫困户、企业及其他新型经营主体的多方利益,是企业主动参与扶贫的一个有效选择。作者通过对铁骑力士集团"1+8"扶贫模式的实证分析发现,产业链嵌入式扶贫既需要动员乡村内部力量,解决贫困户因能力不足、激励不够而导致的贫困人口产业参与困难问题,也需要借助外部龙头企业,解决对贫困人口产业带动力量不够强劲、不可持续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试图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联动扶贫模式,为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寻求新的思路。[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和实地调查法,回顾构建扶贫模式的相关反贫困理论,采集渝东北地区403户贫困家庭调研数据,分析脱贫攻坚面临的现实挑战。[结果]运用扶贫模式的相关理论原理,创新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多主体参与的联动扶贫模式——"政校企村"四方主体联动扶贫模式,阐释了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原则,明确了渝东北深度贫困地区四方联动扶贫模式构建的思路和内涵。[结论]通过引入案例从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旅游扶贫4个方面分解四方联动扶贫模式的运作方式,实践表明该模式打破了以往贫困村、贫困户被动接受扶贫的格局,体现了多方主体在扶贫工作中的互动机理,实现扶贫主体与扶贫客体的精准对接,从而为渝东北深度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新的指导方略。  相似文献   

4.
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是激发扶贫动力、提升扶贫绩效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在肯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模式的前提下,探寻社会力量参与深度扶贫在创新扶贫模式、增强贫困人群造血能力、弱化城乡二元结构三个方面的现实价值,厘清各主体间的内在关系,提出未来社会扶贫在大数据聚焦、创新思维嵌入、模式创新、主体信息反馈方面的创新方向,以及新时代深度扶贫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寻租理论,利用2013—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参与精准扶贫情况来进行倾向得分匹配下的多期差分法分析,探讨企业精准扶贫对税收规避的影响。结果发现,参与精准扶贫的企业,其避税程度反而越高。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税收征管强度较低的地区,企业精准扶贫的避税效应更强;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精准扶贫的避税效应更强。本文揭示了精准扶贫与税收规避之间的内在联系,拓展了企业精准扶贫动机的研究,对于政府和社会引导和监督企业更好地参与扶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是我国贫困最为严重的地域,而且其扶贫成本大、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的特征极为突出,解决好西部地区的贫困问题,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同时也是脱贫攻坚的短板,在众多扶贫模式中,产业扶贫可以说是最有效、最根本的脱贫措施。本文基于恒大"精准扶贫模式"的执行逻辑探析,归纳总结了恒大集团的产业链精准扶贫模式,对比分析了以往传统扶贫背景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产业链的不足,进一步提出精准扶贫融资模式的创新的必要性,对PPP融资模式在西部地区精准扶贫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总结归纳了西部地区农业产业链构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资产扶贫模式的观察和研究,认为资产扶贫模式是精准扶贫的有效载体,资产收益扶贫通过对地区致贫原因的精准瞄准实现了对贫困群体的精准帮扶。同时,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了地区的整体发展。通过资产收益扶贫模式的实施,参与试点的贫困农户获得了稳定增收的渠道、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农村社区建设得以推进,实现了贫困与非贫困群体、社会组织和政府的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8.
四川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成效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四川省在扶贫开发中就采取了扶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责任制、自我脱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经济扶贫与科教扶贫相结合、救济式扶贫与开发式扶贫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等有效措施,提出了小额信贷模式、企业扶贫模式、参与式扶贫模式、等具体扶贫模式,以此减少建卡贫困人口,提高民族地区的扶贫效率,推进四川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9.
<正>旅游扶贫对支撑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解决好旅游与扶贫融合发展,挖掘研究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和落实政策引领等问题成为旅游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要任务。旅游扶贫对支撑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解决好旅游与扶贫融合发展,挖掘研究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和落实政策引领等问题成为旅游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要任务。如何结合旅游扶贫这篇大文章,主动作为,探索旅游地区扶贫信贷模式,是农发行需要迫  相似文献   

10.
四川秦巴山区是全省4大连片特困地区之一,集边远山区、革命老区、汶川特大地震灾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区等为一体,脱贫任务艰巨,对该地区进行新的有效扶贫对策研究迫在眉睫。在分析前人关于旅游扶贫的研究基础上,从精准扶贫角度着手,基于县域视角选取旅游扶贫的影响因素,构建旅游扶贫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求得指标权重,建立旅游扶贫适宜性评价模型,对四川省秦巴山区的34县(市、区)进行旅游扶贫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秦巴山区旅游扶贫适宜性强度呈3个等级,强度最强的包括阆中市等10个县(市、区),属于强旅游扶贫适宜性地区;较强的包括朝天区在内的17个县(市、区),属于较强旅游扶贫适宜性地区;弱的包括营山县在内的7个县(市、区),属于弱旅游扶贫适宜性地区。根据评价结果,在强旅游扶贫适宜性的县(区、市)旅游扶贫适宜选择以景区牵引扶贫模式为主导模式,以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和旅游商品扶贫模式为配套模式;在较强旅游扶贫适宜性的县(区、市)适合以乡村旅游扶贫模式为主导模式,以景区牵引扶贫、旅游商品扶贫、产业园区带动扶贫为配套模式;在弱旅游扶贫适宜性的地区适合选择以旅游商品扶贫模式为主导模式,以景区牵引扶贫、旅游众筹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等模式为配套模式。这对于四川省秦巴山区各个县(市、区)在选择是否走旅游扶贫脱贫道路、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打造、旅游发展模式和战略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也为其他县(市、区)的旅游扶贫适宜性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欠发达地区扶贫工作与农民合作社发展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合作社的本质就是弱势群体的联合。本文分析了农民合作扶贫模式的动力机理和扶贫工作中管理美学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政府主动、社会联动的欠发达地区农民合作扶贫模式,阐述了欠发达地区农民合作扶贫模式运营方式、功能、特点,并为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将发掘农民合作与扶贫的内生动力和外在能量的耦合关系,建立内外联动的资源传导机制,整合农民合作社发展资源与扶贫资源,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民合作社与扶贫的协调发展,并丰富农民合作理论。  相似文献   

12.
扶贫互助资金"仪陇模式"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成功意义的典型操作模式。本文以提升财政扶贫资金的瞄准度与使用效率、实现扶贫互助资金的安全性与可持续性作为扶贫互助资金运作的基本目标,以满足农户资金需求与促进农户增收、实现农户广泛参与与自主管理、推动农户互助合作与支持新农村建设作为扶贫互助资金运作的发展目标,考察了异地复制"仪陇模式"的扶贫互助资金运作的效果,并与作为对照的非"仪陇模式"扶贫互助资金的运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异地复制的"仪陇模式"试点能够满足扶贫互助资金制度设计的目标要求,尤其是在提升财政扶贫资金对贫困户的瞄准度和资金使用效率方面具有突出表现。这说明,"仪陇模式"异地复制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搬迁扶贫作为我国重要的扶贫开发模式,不同地区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差异性的成效,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而对四川省民族地区来说,目前的搬迁扶贫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对四川省民族地区搬迁扶贫情况进行深入的评估,总结其经验和教训,更好的发挥搬迁扶贫模式在四川省民族地区集中实现扶贫攻坚的目标,进而推进四川全省和全国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旅游扶贫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旅游扶贫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具有天然独特的优势,是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农民脱贫的重要手段,是解决旅游资源富集但贫困地区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快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既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又有利于贫困地区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方法]文章以旅游扶贫为背景,分析旅游扶贫的特征特色,提出人、自然和旅游三位一体的"立体化"乡村旅游模式及以政府为依托,科学制定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农业与旅游共同发展的"政府扶持,农旅互助"的旅游扶贫模式。[结果]基于上述分析指出以旅游扶贫为契机,发展招商引资;以旅游项目启动扶持为重点,推动造血式扶贫机制的形成;提高当地农民的参与意识和管理能力;将旅游扶贫计划纳入国家扶贫体系中等4个方面针对性对策建议。[结论]为寻找乡村旅游开发工作的具体对策以及布局旅游扶贫发展模式提供策略,且对今后的乡村旅游扶贫发挥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以期实现更多地区脱贫和旅游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近年来取得显著成效,但部分地区的脱贫成果还不稳固,面临着产业发展过度依赖政府、农户内生动力不足、新型经营主体带贫不强等制约因素。适宜的产业发展模式是这些地区克服制约因素、巩固产业扶贫成果、接续产业兴旺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总结产业扶贫经典模式的基础上,提炼出以政府为核心的"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以市场为核心的"产业基金+龙头企业+贫困地区资源+农户"模式和以社会力量为核心的"社会组织+政府+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深入剖析三种模式的参与主体和运行机制,揭示这些模式的特征和适用条件,为欠发达地区因地制宜选择产业发展模式提供依据。未来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构建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以促进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6.
农村扶贫中非政府组织(NGO)的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村发展新阶段,农村扶贫问题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单单政府的反贫困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农村扶贫的需要,扶贫越来越需要动用更多的社会力量,在这之中,NGO组织(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不可低估。本文将从NGO在我国的发展、NGO参与扶贫的必要性、NGO参与农村扶贫的相关问题等视角来对我国农村扶贫中NGO的参与做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为帮贫困乡村脱贫致富,开展旅游业务是一条很好的致富渠道。本文对旅游扶贫激励的优点在以下几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如:贫困人口参与数量大、扶贫见效快、返贫的概率较低等,同时按照党中央提出的"三位一体"的扶贫策略,在对各地区的扶贫激励经验和模式的整理过程中,发现对贫困乡村产业化扶贫激励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乡村旅游扶贫,同时,旅游扶贫也是乡村扶贫的重要的环节,将乡村旅游产业壮大,对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都会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电商扶贫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本文将电商扶贫模式依据扶贫主体不同划分为集体主导、社会主导和企业主导的三种不同的扶贫模式,通过对电商扶贫的各种典型模式的对比,探讨了三种不同电商扶贫模式的作用路径,优势以及制约因素,并针对各种电商扶贫模式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精准扶贫主要是针对经济贫困以及金融流通存在明显效率缺陷的地区,以国家为首要主体,沿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和地区特色经济管理模式而展开的细微针对型经济发展辅助手段。传统的扶贫模式相对较为单一,无论是从扶贫内容、针对项目还是具体的施行手段,都是就扶贫论扶贫,而"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可将现代互联网思维与金融管理思维有效结合起来,利用当地农村金融机构,以最契合方式实现精准扶贫,推动农村供给侧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20.
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之一,让在传统市场环境中缺乏竞争力的贫困群体获得了脱贫增收机会。然而,尽管已经形成了多种运作模式,但由单一主体主导的传统电商扶贫手段却在复杂环境中不具可持续性。以党建促脱贫的制度安排为电商扶贫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统筹动员多元主体中的基层组织力量,进而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各参与主体搭建协作平台,同时重点解决电商运营中的核心痛点,能够有效实现电商扶贫发挥最大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