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1 300年前,汾酒酿酒人将中国蒸馏技术用于酿酒,创造了卓越的杏花村白酒生产工艺,是世界造酒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这一独特的酿酒技术被传播到全国各地,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酿造出各具特色的白酒,奠定了中国白酒产业的基本格局。在当今科技领先的时代,汾酒创造的这一从"装甑·蒸馏·接酒"的蒸馏技术仍然是以"人"为主导。据汾酒"酿酒车间"负责人介绍,培养一个成熟操作工需  相似文献   

2.
<正>"和曲酿瓮中",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清蒸清烧汾酒典型生产工艺的记载,是对中国白酒酿造工艺的最早描述。"瓮"是一种盛水或酒的陶器,通俗地讲就是陶瓮、陶缸。以陶缸为酿酒的发酵容器,与汾酒发酵技艺"清蒸二次清、地缸固态分离发酵"所用的发酵容器"地缸"是一致的。汾酒酿酒容器为什么选用地缸?地缸发酵工艺是一种什么样的酿造技艺?这一发酵技艺对汾酒品质有  相似文献   

3.
被誉为"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的汾酒,因6 000多年从未间断的酿酒历史,创造了中国白酒行业的奇迹,成为中国白酒"最干净、最纯正、最健康、最文化"的引领者。汾酒品质、汾酒文化为中国白酒树立了行业标杆,让中国白酒与消费者的健康同行。  相似文献   

4.
<正>白酒泰斗秦含章曾说,"白酒是生物工程学,是高科技"。秦老的"汾酒试点"让世界重新认识到白酒的"产业属性"和"生命价值",颠覆了人们对于中国白酒的传统认知,也揭开了清香汾酒所蕴含现代微生物学的秘密。1963年由秦含章带队的试点工作组进驻汾酒厂,用现代微生物学对汾酒进行全面研究。通过鉴定得出汾酒大曲和酒醅中存在丰富的微生物菌种,共18个属、22  相似文献   

5.
<正>1982年杏花村小口尖底瓮的发现,生动破解了"酒"字起源之谜——"酒"是一个象形文字,它整个的含义就是酿酒的容器,甲骨文和钟鼎文中的"酒"字,就是从这种"小口尖底瓮"象形演化而来的。这一发现不仅向世人证实,山西杏花村在中国酒史上不可撼动的源头地位,也向世人展示了汾酒的悠久历史:杏花村从仰韶时期开始使用谷物酿酒;南北朝时期高湛皇帝大力推荐汾清酒,使汾酒一举成名;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使汾酒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6.
微天下     
正中国新闻周刊【"杏花村"到底在哪儿】"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数十年来,十多个地方都宣称自己才是正的杏花村。其中,山西汾阳、安徽池州、湖北麻城三地竞争最为激烈,甚至对簿公堂。汾阳最早注册杏花村商标;池州:与汾阳争夺商标使用权;麻城:为杏花村创作村。  相似文献   

7.
正"一五一十说汾酒",即"汾酒1510系列",从"水源""原粮""曲糵""菌种""发酵""技艺"等角度,对"汾酒酿酒学"进行了全面、具体的介绍,简单、明了地告诉消费者"汾酒是怎么来的""汾酒有哪些品质""为何汾酒是最干净、最纯正、最健康的中国白酒"等观点。简单直白地说,"汾酒酿酒学"就是要告诉人们汾酒是怎样酿成的。剖析"汾酒酿酒学",是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向人们展示汾酒的组成因素和这些因素各自具备的品质特性,以及这些因素如何科学结合并最终成就汾酒"最健康酒体"的美誉。  相似文献   

8.
<正>"酒是一粒粮食羽化升仙的过程"。这句话道出了酿酒之"实"——酒是用粮食酿造而成的。"粮为酒之肉",选用不同粮食,酿造出酒的风格自然也不相同。在历经数千年酿酒技艺改良之后,人们发现用高粱酿出的酒,比其他粮食酿出的酒更加纯、润、净、香。于是,高粱便成了中国白酒行业酿酒的最佳原料。"高粱酒"独  相似文献   

9.
正黑龙江省七星农场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素以盛产水稻而闻名,本来并不具备最佳的葡萄种植气候环境,但为何偏偏能够发展出成片的葡萄种植园,还酿出了自己的葡萄酒?如何让一颗小小的"葡萄藤"串起产业链?带着疑问,请走进七星农场绿色果蔬园区来一探究竟。转方式调结构——小小"葡萄藤"落地生根1995年,随着七星农场砖厂体制改革,职工集体下岗,400多人占有耕地仅1000多亩,发展大田作物毫无前景,人多  相似文献   

10.
<正>最纯正的汾酒1清香就是花香,是大自然的味道大自然中所有的鲜花都有一个特性——清香,清香的味道就是大自然的味道。汾酒的香是清香,是天然的香味。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杏花村属于黄土高原。在黄土高原土层里面有大量"孢粉"和"花粉",经常年雨水的冲刷,被深藏地下,一"藏"就是几百年。地下的水与花香相融,使水自带花香,而汾酒酿酒用的就是这种自带"花香"的地下岩溶水。汾酒的清香带着水的清  相似文献   

11.
正到底什么是品牌?问这个问题的人,从大型企业的老板,到小型公司的员工,从市场负责人,到行业不相干的围观群众,也有很多品牌专家自己在讨论到底什么是品牌。按理说,那么多品牌书,不都清清楚楚地标明了定义了吗?为什么大家还在不厌其烦地讨论?很显然,我们都没有得到让自己满意的答案。好像所有人都隐约知道什么是品牌,但回头自己一做没有效果,自己一想又觉得实在是迷茫。"具有经济价值无形资产",这种说法就好像在说品牌是"鬼"一样,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正"一个人口超过10亿的大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以及实现现代化以后,城乡呈现什么样的格局?人口在城乡间的分布到底会是怎样?世界上还没有总结出这个规律,只能靠中国自己去探索和总结。但无论如何,在这么大数量农村人口的背景下,中国绝不能让农村衰败,否则国家发展将面临巨大压力。——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日前在《瞭望》新闻周刊撰文说。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对普通人来说还有些陌生的牛油果,似乎一下子成了"网红"。据国外媒体报道,牛油果成了中国高端消费的新宠,因为中国进口徒增,全球牛油果价格节节攀升。牛油果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目前主要靠进口,那么它在国内能不能种植,又适合在哪里种植,市场前景又怎么样?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4.
<正>最文化的汾酒16000年的酿酒史1982年,当杏花村东堡村的一个村民在自己的地里劳作时,无意中挖出了一件很奇特的陶瓷,样子是小口尖底。村民求助于汾酒厂,汾酒厂组织国内有威望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鉴定,此物件为仰韶文化时期的一个酿酒容器。这一鉴定结果相当了不得,一下就把杏花村的酿酒史推到了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也就是说在6000年前,杏花村的先民已经用谷物开始酿酒了。  相似文献   

15.
他们曾经是全国乃至全球瞩目的商海蛟龙,他们曾经创建了一个个辉煌和奇迹,但最终他们却走向了销声匿迹。这一切到底因为什么,每一个悲情故事又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中国18000公里的漫长海岸线上,钦州并不十分起眼,是名副其实的"小地方"。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地方,却用一个小小的蚝,创造了一个产业传奇——成就了钦州的"全国第一",还改变了该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蚝业"钦军"在国内悄然崛起,其中经历了什么,又有什么秘笈?带着这个疑问,日前,记者前往钦州,深入采访,探究钦州大蚝的前世和今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前的收入差距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那些拉高了中国基尼系数的富人们致富的不二法门到底是什么?在一个外国记者看来,权钱交易正是中国暴富阶层的生财之道。日本NHK电台所作的中国纪录片《激荡中国——中国的富人与穷人》,对此结论做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阐发。这个片子选择了两个富人做为中国富人的典型代表。其中之一为已逾50岁的中年人,发家致富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是心灵荒凉的人。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前程黯淡的民族。"读罢《长征》、《苦难辉煌》等党史书籍,不禁掩卷沉思:是什么力量使得一个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能够在灾难深重的中国改天换地?是什么力量使我们党能  相似文献   

19.
27人死亡,数百人中毒。春节前发生的甲醇勾兑假酒事件,震惊全国,教训深刻。然而,因人为地夸大了地理概念,引发了全国性大规模围剿"山西假酒"。个别地方领导发表电视讲话,对山西酒全盘否定;香港一家媒体竟以"山西名酒全部封存"为题,并无任何新闻事实,对读者、消费者产生了误导。国家级名酒汾酒、竹叶青,因为籍贯山西,自然在"劫"难逃。虽然省技术监督局以及新华社先后发布公告、消息:山西汾酒等名酒指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可是消费者似乎懒得较真。"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千年美名,岂能毁于一旦?  相似文献   

20.
<正>福柯的"陈述statement",是一个用来分析"复杂"的概念,并不是为了弄清楚,当一个"人"说了一句话(做一个"陈述"),他到底想要说什么,他能说什么(一个艺术家做了一件作品,我们分析他到底要说什么,"想说"与"能说"之间如何转换……)他提供了另一个思考模式,调查这个陈述的时间,地点,人物,设置……绘制出权力的拓扑图,从而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复杂的权力,通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