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乡村振兴战略内涵解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变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的不充分。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成为了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顺应我国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大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2.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作为黑龙江垦区的农场,如何践行农垦开垦建设65年来形成的以北大荒精神、北大荒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北大荒文化,如何将北大荒文化和农场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打造企业与社会融为一体的特殊文化体系,尤为重要。黑龙江省红星农场面对既有企业经营本质,又有社会行政管理职能的实际,将企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中国情境中的人民福祉概念,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民福祉、人民福祉与国际人类福祉理论的异同以及人民福祉理论如何在福祉测量上体现等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人类进步和解放的理论,其中蕴含着科学的福祉观。人民福祉是马克思主义福祉的具体化,是不发达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类发展程度的表征,其具体内涵为:全体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程度、社会关系改善的程度以及由此带来的身心健全发展程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福祉基本原理以及人民福祉与国际人类福祉比较,本文提出了一套由人类福祉和福祉社会条件两个账户组成的人民福祉测量方案。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近年来,高青县委、县政府以繁荣发展社会文化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和文化生活质量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党中央提出了"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指导思想。近年来,在党中央的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公共文化事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和打造各方面的文化氛围做出来突出的贡献。但由于一些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发展的时间尚短,还存在了方方面面的问题有待于解决。  相似文献   

6.
经济名词     
<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设施、产品、服务的制度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必须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感召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保障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不受侵害和腐蚀。落实文化强民是文化强国的最终目的,这是由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人民群众只有具有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才会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只有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才会找到文化建设的方向。文化强民不仅要完善文化工程的渠道建设,而且要坚持文化"走转改"的内容建设。  相似文献   

8.
学校作为一个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有其相对独立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价值追求,但又不可能置身于整个社会文化的影响之外。我们通过校园实训基地企业文化氛围营造的实践,探索如何真实地将工业文化的核心层——工作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为校企合作深入推进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9.
节约,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但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一些人越来越不注意节约了,甚至有些人还把奢侈浪费、大手大脚当作炫耀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提高经济效益,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根本任务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以保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中央提出,“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人侵,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而实  相似文献   

11.
《农村财务会计》2002,(7):41-41
“三个代表”是一个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整体。三者有机地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全过程。每一个“代表”都不是可以离开其他两方面而单独存在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在“三个代表”中居于基础地位。社会生产力是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物质基础。没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就没有相应的先进的文化。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相伴随的,只能是落后的文化。社会生产力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保证。没有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就不能得到满足,人民的利益就不能实现。因此,“三个代表”中首要的是做中国先进社会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地综合关于社会心态的理论,通过提出在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进行中原经济区建设与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为发展中原经济区提供有效途径,为有着自己文化特色的河南人民提供相对明朗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崔苗 《农业经济》2018,(3):123-125
文化消费是人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农村文化消费表现出消费水平低,消费结构单一的现象,归其原因在于农村居民购买力低,消费观念落后,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据此,本文提出了二个总体,二项原则,三条途径,五层保障的"二二三五"机制,旨在促进农村文化消费和文化市场的共同发展,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互惠共赢。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第三步战略部署"做出了科学、全面的规划,绘制了宏伟的发展蓝图,使全国人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未来20年的发展前景。这意味着我国进入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未来的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按照国家统计局等12个部门1991年提出的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标准,到2000年,全国小康实现程度为96%,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正如十六大报告所讲的,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平衡的、不全面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我们刚刚跨过小康门槛之后,提出的一个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已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同时应当看到,在改革成果的分享上,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公平因素,这些不公平因素如果不能引起社会警示并及时予以解决,势必会制约改革和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我国经济水平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物质上的富足带动了文化建设的发展,但当前文化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尤其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更为薄弱。以转型期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为背景,分析转型期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做好基层文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王鸿 《农村经济》2008,(2):90-93
农村稳定是全社会稳定的关键,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稳定有着双向关联,文化建设与农村社会稳定的正相关主要体现为文化建设的减贫效应、社会结构效应、社会控制效应、社会心理优化效应和社会化效应等,而文化建设的受益不均衡效应、虚化效应、过度社会动员效应和信息失稳效应又不利于农村社会稳定.因此,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我们应寻求抑负扬正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路遥创作的小说具有现实主义色彩,对于社会历史的研究有重要作用。在《人生》这篇小说中他立足于黄土高原文化,重点讲述了陕北特有的地域文化内涵,将文章中人物的命运与社会现实结合,为读者呈现陕北民俗文化的精髓,表现陕北人民的生命力与灵魂张力。本文即以《人生》为切入点,重点分析路遥笔下的人物特征,以人物形象印证陕北地域文化特点,为研究陕北地区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些山区都是革命老区,为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老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虽然一直采取社会救济、生产救灾等措施,关心山老区人民的生活,但由于山老区自然条件很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农村老龄人口的身上表现得愈加突出,农村地区养老所面对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