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燕  陆萍 《中国林业经济》2020,(3):121-123,127
对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进行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发现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问题,以Y公司为案例,提出了分别确认交易性碳排放权和自用性碳排放权,免费配额确认为政府补助,实际排放时即确认负债,出售配额所得计入营业外收入,完善信息披露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产权会计理论的指导下,肯定了碳排放权的产权本质,然后以此为切入点,深入研究碳排放交易的产权运作过程,并进行相应的会计问题分析,最后为建立企业碳排放权会计核算体系提出建议,以期在理论上为企业的产权制度创新提供支撑,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产权配置。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模式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碳排放权交易是目前最有效的减排机制。其中涉及到的碳排放权会计计量问题是一个难点问题,特别是配额的会计计量是制约碳排放权会计研究的核心问题。基于这种背景,对碳排放权的会计计量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中国排放配额会计计量问题提出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现已步入全新阶段。本文在阐述碳排放权及碳排放权会计概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现阶段国际上关于碳排放权会计确认的三种主要观点,结合我国实际讨论了我国碳排放权会计计量的通行做法和发展趋势,最后对我国碳排放权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总量控制及交易机制模式下对企业免费获取的排放配额进行会计确认,然后在公允价值模式下对三种碳排放权会计确认计量模式进行比较,进而在履行义务模式下分析碳配额的初始及后续会计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6.
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概念,介绍了当前碳排放权交易规模急剧膨胀、私人公司踊跃参与、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卖方市场的现状,并对建立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机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讨论,提出了中国构建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机制的相关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碳排放权进行分类研究,在分类基础上探求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为碳排放会计探求完整、全面的确认基础。  相似文献   

8.
碳排放权交易在中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京都议定书》提出的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减缓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重要机制。本文阐述了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产生和意义,并就碳排放权交易中各国初始碳排放权的合理配置、碳排放权交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对中国林业的影响等重要问题在我国的研究情况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9.
2019年,国家财政部颁布了《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通过分析,《暂行规定》未对无偿取得的碳排放权资产进行初始确认,且限定碳排放权只用于履行减排义务。提出了应对无偿取得的碳排放权进行初始确认,按照投资和履行减排义务两种用途细分碳排放权的类别并采取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并在信息披露中增加年度数据比较,同时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信息需要请第三方出具鉴证报告,在企业年报中予以披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无论是从国内供给侧改革,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角度,还是从遵从国际社会道义,承担起大国应有的担当出发,我国都面临的巨大的减排压力,在国内企业减排自觉性不强,碳排放权交易收效不明的情况下,征收碳税再次被推上议事日程。选取1970—2009年国际石油价格、全球碳排放总量及我国碳排放总量的相关数据,利用VAR模型分析国际石油价格对全球及我国碳排放总量的影响,认为将单次价格变化的政策,如征收碳税,作为控制碳排放的手段措施,在短期内收效明显,并且市场化程度越高,短期效果越明显,但政策作用期也更短;长期内,不管是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还是市场化较低的区域,单次石油价格变化对碳排放量都影响甚小。  相似文献   

11.
首先设定农业碳排放测算公式,使用2009-2018年辽宁农业碳排放相关指标数据对辽宁农业碳排放量、碳排放效率以及碳源结构特征进行测算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辽宁农业低碳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推动辽宁农业低碳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构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温室效应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碳排放权交易是缓解温室效应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当前科学研究热点之一。对国际碳排放市场交易机制、交易类别、成交量价格及国内碳排放交易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气候交易所的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13.
如今碳会计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而碳排放权会计是碳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本文之前已探讨过碳排放权的确认问题,并认为就我国现今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完善程度而言,碳排放权应确认为无形资产更合适,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碳排放权的计量问题。  相似文献   

14.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框架下为使发达国家达到减排义务而设定的三种灵活机制之一,通过该机制,我国企业可将碳排放权销售并获得收入。本文在总结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应将碳排放权分两阶段进行会计确认,并对其计量属性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原因在于碳化气体的排放,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然成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趋势下,碳会计应运而生,碳交易市场也随之迅速扩张,这无疑会对企业经济活动和相应的财会工作产生重大影响,碳排放权交易也将成为未来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事项。但截至目前,针对碳排放权这一新的会计实务,我国还没有相应的会计准则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6.
基于我国2016年9月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本文对碳排放权初始确认的现有观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和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现状,认为应将自用类碳排放权归属于无形资产,将交易类碳排放权归属于金融资产,根据持有目的分别确认为"碳排放权—自用","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科目和"碳排放权—生物资产"会计科目,并对其进行碳审查,为规范我国碳排放权会计准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碳排放权交易政府监管法律制度可保障碳排放权交易的良性运行。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政府监管法律制度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断完善。在区分交易市场前提下,一级市场的碳排放许可证制度和碳排放许可证初始分配需以公平为先;二级市场的主体资格审查和信息披露需以公开为要;两级市场共有的独立政府监管机构、温室气体总量控制制度、碳排放权申报登记报告制度和碳排放监测制度需以公正为核。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林业经济》2020,(3):66-69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湖北和广东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研究对象,利用GARCH-POT-Copula模型对这两个市场的动态相依性与组合风险度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和湖北碳排放权市场之间的相依度较小,两个碳排放权市场价格波动不能给对方市场带来较大的影响,两市场近似于独立存在。提出了要从配额指标、基础设施建设、报送系统、市场交易主体等方面建立健全和完善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加强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尚不够完善。为了与国际碳排放交易制度接轨,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加快构建一个适合我国碳排放交易的市场运行制度迫在眉睫。本文对比我国与国际间碳排放交易制度在会计计量模式、机制和计量属性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分析出我国碳排放交易制度不完善的原因,并对如何完善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提出建议,希望对促进我国碳排放交易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全球气候发生的巨大变化,使世界将目光逐渐转向自然环境保护,因此减少碳排放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国内学者关于碳排放权会计确认及其计量已经有了相当多的研究,本文就我国碳排放权会计确认及其计量的研究情况进行论述,并提出未来我国碳排放权会计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