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靖培建 《南方农村》2012,28(8):75-78
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源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要观念正确,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会经营。当前我国农民的素质状况令人堪忧,还有许多地方离合格的新农村建设主体还有一定的距离。培养新型农民能破解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此,要着力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素质、法律素质以及身体素质,促进培养新型农民的机制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和依靠力量,建设新农村,必须培养新农民,必须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稳固的人才基础。开展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要注重调查研究,做好培训准备;在培训中,选准培训时间,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以切实抓好培训,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民科技培训》2006,(10):4-5,9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2006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相继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继续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温家宝总理也专门做过批示:“培养造就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使他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而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对学科技、用科技的需求空前强烈。对了解农产品市场行情、掌握农产品营销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9月1日。农业部在京召开的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座谈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指出。只有加强农民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农民掌握和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形成持续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才能让农民共享和使用农业科技成果,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必须重视培养新型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培养造就新型农民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以满足农民需求、让农民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贴近农民为原则,以先进的思想塑造农民,以丰富的内容服务农民,以生动的形式吸引农民,以便捷的手段方便农民,大规模培养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易莉 《农业经济》2014,(2):90-92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素质的提高,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本文分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的基本状况,总结了农民职业教育在培养新型农民方面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价值。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政府和农民职业学校两个层面探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对策,以期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辽宁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现状与提升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艳  孙科 《农业经济》2006,(12):26-2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农业、资源、环境、人口、教育等多个学科。因此就人的作用而言,必须全方位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7.
张晓兰 《农业经济》2006,(10):67-67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增训,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确保农业不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在总结多年农民教育培训特别是“绿色证书”培训经验的基础上.云南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绿色证书”培训为主线.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科技入户直通车为依托.  相似文献   

9.
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形势下.通过涉农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在河南省夏邑县刘店乡进行了专题调研.并进村人户随机走访了30户农民.调查结果如下:一、调查户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0.
新农民培养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并界定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地位,农民作为建设主体、受益主体、价值主体的地位。这样的界定,对于新农村建设思路是一次至关重要的廓清。这种主体地位的确认,也正是相对于过去传统的农业结构及体制,新农村建设最能体现“新”字之所在。但是,农民主体地位是需要由新农民群体来承载的,从而引出了另一个深层次问题,也就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要将培养新型农民放在优先领域。新农村建设应该始终把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作为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将提高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特别是农民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让更多的农民获得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机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上。这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所在,也是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人才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资源.党中央和国务院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件中,就明确提出了"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的要求.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优秀人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事.  相似文献   

12.
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素质,不仅是我国法制化进程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农民的必备素质.依法治国时代下的新农村建设,必须注重农村法律素质的培养.本文从新农村建设与提高农民法律素质的内在联系入手,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培养农民法律素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指出了当前我国农民法律素质低下的现状和原因,进而提出了培养农民法律素质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关于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真正的主力军.建设好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建设新农村首要环节就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素质的高低。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如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高职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渠道,高职院校"两课"可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引领大学生面向农村就业,用所学知识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新农村建设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那么对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农业大县,如何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转变成为持续推动社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以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为契机,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创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创立农技推广联盟,创办农民学院,着力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加速农业成果转化,加快新型农民培养,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11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19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381元,比上年增长15.8%。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主体,培养模式是培养新型农民的关键.根据新型农民的内涵、农民教育培训需求、农业高校和农业科技园区的比较优势劣势,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农业高校+农业科技园区"的新型农民培养模式,选择培养对象,确定培养主体,明确培养目标和教育培训内容.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素质问题,素质问题的重点是教育问题,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快慢。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培养新  相似文献   

20.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推进,新型农民逐渐成为农村发展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