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玉米机械化程度比较低,而在我国山西地区的丘陵地带玉米机械化程度更低,究其原因,是多层面的,从设计角度考虑,玉米收割机的适应性低是主要原因之一,现有的玉米收割机不适应在地形复杂、面积小的地块进行收割作业,本文对玉米收割机开发现状与长远意义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清代两湖地区的玉米和甘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龚胜生 《中国农史》1993,12(3):47-57
玉米和甘薯在明代中晚期即已传入我国,但两湖深居腹地,直到清初康熙年间才见种植。本文主要对两湖地区这两种作物的来源、推广和产区做了比较详细的探讨,指出(1).该区玉米具有多源融汇特征,但最早入境的是海路传播源;而甘薯湖南主要直接来自广东和福建,湖北则多从邻省辗转移来。(2).该区玉米和甘薯传入不相先后,大规模的迅速推广也都从人口压力显得严重的乾隆中期开始。(3).该区玉米主要产于西部山区,甘薯主要产于南部山区和东部山区;湖北玉米产区广于甘薯产区,湖南甘薯产区广于玉米产区,具有互补特征。  相似文献   

3.
清初移民与玉米甘薯在四川地区的传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映发 《中国农史》2003,22(2):6-12
玉米、甘薯原产于美洲,明朝中后期相继传入我国。湘、鄂、粤、闽、浙、赣,是最早传入玉米甘薯的省区,也是清初四川外埠移民的主要来源地,玉米甘薯随移民进川而传播推广于巴山蜀水间。移民中的客家人为玉米甘薯的传播及四川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显著的贡献。清初四川经济大开发,也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山西玉米种植面积呈现出持续、稳定扩增的态势。2011年,山西玉米种植面积连续11年增长,达到2377万亩,接近全省一半的耕地面积。全省2011年玉米产量达到80亿公斤,比上年增产4%左右。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信     
游修龄 《中国农史》2001,20(1):97-99
编辑同志:您好。您刊2000年第4期刊载李晓岑先生《关于玉米是否为中国本土原产作物的问题》一文(以下简称李文),内中引及笔者发表于《古今农业》(1989年第2期)的玉米传入中国和亚洲的时间及其起源问题”的部分内容(以下简称游文)。读后有些需要说明和引发的感想,希望作为读者来信,给予刊登,以资交流。游修龄2001.1.30李文对游文、向安强文(以下简称向文)和李文(以下简称文)分别作了考驳,最后以“在没有发现新的有力证据之前,我们还坚持玉米是中国引种自美洲的作物这一结论”结束。李文共分五大部分:一,关于《滇南本草》对玉米…  相似文献   

6.
《马首农言》(1836)中记载有一种名叫“回回山药”的新作物。光绪八年(1882)本《寿阳县志》中也有该作物的记述。但在1989年版《寿阳县志》中已无“回回山药”之称,而且薯芋类作物的种数增加为马铃薯、甘薯和洋山药三种。本文从名称、传入路线、种植历史、开花情况等方面对此三种作物进行了考证,最后考订:“回回山药”是马铃薯而不是甘薯和洋山药。本文还对山西马铃薯的引种史进行了研究。认为山西引入马铃薯的时间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这个时间比“山西种之为田,俗呼山药蛋”的记载时间(1845-1846)早了约50年。而始种的薯种,是由晋商从俄国或哈萨克汗国(今哈萨克斯坦)引进。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日前,国家玉米育种专业委员会对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大丰26号”进行田间测产验收,该品种三地示范平均亩产1051.4公斤,最高单产1149.3公斤创山西省玉米种植单产新纪录。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玉米行生概述玉米传入我国大约有460年历史。目前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年生产量约为1.2亿吨左右,约占世界产量的20%,占第一玉米生产大国美国的50%。我国的玉米主要种植在吉林、黑龙  相似文献   

9.
玉米传入我国的时间虽然较晚,但它的别称(或俗称)之多,却为其它农作物所少见。近年来,我在翻阅史籍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别称也颇有值得辩证的地方。今兹就所见,略加考释,供大家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0.
论美洲粮食作物的传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箭 《中国农史》2001,20(3):89-95
本文首先指出某种作物传入某国有几层意思.接着,用主要篇幅论述美洲三大粮食作物玉米、土豆、甘薯的被"发现"、传播和在世界各地的扩展;肯定欧洲人的传播之劳;认为它们在欧洲的传播一般经历了被收藏,在庭院试种供医药学家和植物学家研究,被误会和歧视,逐步进入餐桌和食槽等几个时期.本文也考释美洲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的路线、时间、方式和中国文献对它们的最初记载,厘清了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看法.本文最后总结出美洲粮食作物所具有的许多优点,高度评价了美洲粮食作物的驯化、传播和进一步改良在人类历史上和世界范围内的重大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任吉东 《中国农史》2003,22(4):61-68
本文通过利用《退想斋日记》中所记录的近代山西太原地区粮食价格数据,分析了近代太原粮价的长期变动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该地区的粮食流通市场状况。本文认为:清代太原地区的粮食流通体系已经形成,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它所具有的两级粮食流通体系——外部省际与内部县际流通渠道,使太原地区的粮价能够保持一种长期相对稳定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王社教 《中国农史》2007,26(1):42-49
尽管光绪《山西通志》中记载的田地数字不是完全通过实际丈量得来的计量亩,但在目前没有其它更为系统全面和准确真实数字的情况下,其价值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在考虑到资料性质在时间上的前后同一性和空间上的区域相似性情况下,其土地数字的变动应该基本上可以反映清代山西各地土地垦殖的变化情况。从先绪《山西通志》的记载看,清代山西各地田地数字的变化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开发历史和土地垦殖限度都有着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3.
自然灾害与区域粮食价格——以清代山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清代山西自然灾害与粮价波动的相关度的分析指出,二者呈显著相关。这一结论的出现与当时人口的增加、美洲白银大量输入引起的货币贬值以及人为阻碍市场流通等因素有关。但堤,由于清代运行良好的制度保障以及晋商的作用等抑制因素的存在,这种相关是微弱的,偏向低废相关。本文的借鉴意义在于完善的制度保障、稳定的货币利率、畅通的市场体系等对于国家粮食安全以及经济运行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唐代寺院的水碾硙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平 《中国农史》2005,24(4):44-50
唐代佛教寺院经济发展到了兴盛阶段,其经济活动和整个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寺院大规模的水碾硙经营活动,对于国家经济和管理制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唐王朝水权管理制度的变迁,在国家制度建设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其绩效有限。从佛教寺院水碾硙经营的角度进行考察,表明唐代寺院经济与当时国家制度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而且其影响已逐步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2000—2018年中国各地区玉米生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国玉米生产布局变迁的轨迹、驱动因素及优化方向。方法 文章运用区域重心分析法测定并描绘中国玉米生产布局变迁轨迹,运用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玉米生产布局变迁影响因素,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针对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中国各玉米种植区域的比较优势,探讨中国玉米生产布局优化方向。结果 (1)中国玉米生产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明显,以黑龙江、吉林等省份为主的北方春播玉米区逐渐取代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成为我国第一大玉米主产区;玉米生产布局变迁是玉米生长季温度、生长季降雨量、玉米生产成本和有效灌溉面积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不同种植区域在这4个因素上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2)玉米种植优势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和黄淮海地区,包括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天津、河北、山东、河南;非优势产区主要集中在西南山地丘陵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重庆、青海、西藏;其余为较优势产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和西部区域。结论 我国应遵循玉米生产布局变迁规律,因地制宜,优化玉米生产布局,并提高跨区域粮食调配能力,确保区域间粮食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6.
王奎 《中国农史》2006,25(3):3-12
清末新政时期,晚清政府在改变传统经济政策,致力发展工商业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农业的改良。在商部和农工商部的主导下,从农政机构建设,农业政策法规制定,农会组织的倡办,农事试验场和农事学堂的建立以及农产品的改良引进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客观上也促进了清末农业向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的山西农业发展进行定量研究和评价,为该区域农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文章构建山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熵权法确定权重,并运用综合评价法对2010—2020年山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同时,对比粮食产销平衡区省域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区域差异性和空间格局。[结果]2010—2020年山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增加趋势,按照变化趋势将其分为2010—2013年的稳定不变期、2013—2016年的快速发展期以及2016—2020年的缓慢增长期3个阶段。内部5个子系统变化幅度较大,变化趋势差异大,表现为此起彼伏的发展态势。2010—2020年我国粮食产销平衡区各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整体处于中等或较低水平,区域差异性呈现缩小趋势,其中山西省处于较低水平。[结论]山西农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较低,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较慢,农业新业态发展不稳定,尚处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阶段,结合山西省整体发展水平和区位优势,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但农业转型仍需要时间去深化。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玉米主产省自然灾害灾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我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农业大国,自然灾害给玉米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全面梳理我国各玉米主产省的自然风险,可为农业经营提供参考,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方法]文章以玉米相对气象产量为研究基础,采用气象减产率和气象产量减产变异系数两个指标对各玉米主产省的受灾情况进行评估,使用灾损率和灾害异常指数对主产省主要灾种进行识别评价,最后通过灰度重心模型对水旱灾情的空间变动情况进行分析。该文选取地跨中国三大玉米带的11个玉米主产省份为研究对象,从全国和省际两个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自然灾害对我国玉米种植的威胁较大,各主产省份的风险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量波动较大。从灾种情况来看,我国最主要的农业灾害有水灾、旱灾、风雹灾和冷冻灾4种,各玉米主产省受水、旱灾害的影响最为普遍,受旱灾的影响最大,且近年来其影响有扩大趋势。从空间尺度上看,我国水、旱灾害的空间分布呈东北—西南一线,和我国镰刀弯玉米带有很大的重合部分,给我国玉米种植的防汛抗旱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结论]自然灾害对我国玉米种植造成很大隐患,必须加强玉米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升玉米灾情综合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9.
The transition in Mexico from a maize market once characterized by heavy state intervention along the entire maize–tortilla chain to the ‘free market’ of today has been a long and complex process. Over two decades, the production of maize has seen a radical transition both in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maize agriculture and the type of farmers growing maize. In this paper, I argue that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domestic maize supply is due to policy decisions to support private agents in the maize market; hence the state did not withdraw its involvement but, rather, has had a key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ree’ maize market, with the result that domestic supply for the market is concentrated in the hands of relatively few agents and in relatively few regions. I discuss the background to these policies and analyse the programmes implemented by the state agency ASERCA (Apoyos y Servicios a la Comercialización Agropecuaria) that support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maize.  相似文献   

20.
The impact of U.S.‐grown maize on Mexican markets is a subject of heated debate, and is complicated by limited substitution between white and yellow maize as well as regional price differences within Mexico. This article improves on previous analyses using a detailed data set of white maize prices reported weekly in 11 states across Mexico from 1998 through 2005. Using cointegration analysis and the error‐correction model, we find that price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Mexico do not share a common long‐run relationship. Within Mexico, prices in Michoacán and Oaxaca are only weakly related with prices in neighboring states, whereas prices in Sinaloa and Jalisco exert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prices elsewhere in Mexico. We conclude that, despit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 white maize prices in Mexico are determined by local conditions including particularly the degree of integration to other regions within Mexic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