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凤荣 《农业经济》2012,(5):121-123
直销所是日本农产品市场外流通的主要形式,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日本农林水产省在全国推行“地产地消”运动以来,直销所因其提供新鲜、安全、放心的农产品而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成为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的一支生力军.本文通过分析直销所的组织形式、经营实绩、营销策略和直销所的功能,揭示直销所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在推进农村振兴方面制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以设立直营店为中心的"地产地消"模式,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农村的活力。本文在梳理日本"地产地消"政策的基础上,探讨了"地产地消"的几种运作模式和效果,为上海制定农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市场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领域,经过二十多年的演生发展,形成了一个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相对应的“小规模、大群体”性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农业所面临的冲击、挑战和危机,进行农产品结构调整,转换生产经营方式,与国际接轨已是当务之急。或者维持原有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或者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借鉴日韩经验,建立日韩式农产品市场流通模式;或者以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特性为理论基石,顺应人类社会商品流通方式的历史演进规律与趋势,以国际竞争全球化、区域化为背景,结合客观实际对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模式从战略高度进行定位、决策并实施,已成为政府决策者、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理论研究工作者必须完成,而且十分紧迫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好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关系问题。以供销社为依托,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是组织农民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供销社深化改革,谋求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为此,我们要站在战略高度来理解依托供销社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重要意义。第一,依托供销社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是解决农业生产流通不畅的必然选择。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流通不仅促进生产、影响生产,而且还可以制约生产。当前,一些农产品出现局部性、暂时性的过剩,甚至出现"卖难"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流通不畅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联合起来的专业合作社是农产品流通的一个新渠道,在组织农民进入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中一定能够发挥巨大作用。第二,依托供销社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是推动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5.
发展我国农业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把农产品适时适量地供给消费者实现产品价值的转移,必须重视发展农产品的流通,建立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合理农产品流通组织网络。它将从社会经济的观点出发、联系农业生产与市场、以市场信息为依据、指导生产领域自觉地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形成农业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6.
<正>纵观各国农业发展历程,合作社在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合作组织的发育程度直接关系到一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和产业实力。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合作组织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无论是合作社自身建设还是功能发挥都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不断完善。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同步发展进程中,受基本经营制度、土地资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绿色生产观念开始深入人心,探究一种适应我国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新型流通模式,是促进我国绿色生产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我国农村经济成功转型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在我国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建设过程中以及流通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阻碍着我国农业绿色产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政府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引导农户探索适应自身发展需求的绿色发展途径和新型流通模式,为更好地优化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新型流通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为农产品集中批发交易提供场所的有形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出现是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 ,它的兴起与发展 ,不仅加快了我国农业市场化进程 ,对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也起了重要推动作用。进入新世纪 ,作为农产品流通枢纽的批发市场怎样变革发展 ,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需要 ,理应值得人们更多关注 ,本文反映作者对这一问题的初步思考。一、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概述作为改革进程中交易制度创新的产物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在农户小生产与社会大市场的背景下 ,适应与促进我国农业市场化和农产品区域流通发…  相似文献   

9.
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已经成为新常态下的重要经济增长点,而"互联网+农业"又势必掀起农业新一轮发展的浪潮,在此新形势下鼓励电商推动农产品流通成为政策导向。文章从分析农产品物流的自身价值出发,介绍了农产品物流的全过程及其特点,指出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信息化程度低、专业农产品物流设施缺失、农产品流通结构松散等一系列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网络基础设施与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与信用认证体系建设、分类管理流通农产品、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与扁平化管理经验、流通体系多元化等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产品物流发展对策,以期对研究农产品物流未来发展态势形成补充。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的第五条,提出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的构想。笔者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工作了近三十个年头,感到党和国家将农产品流通工作摆上如此重要的位置,且较为详尽地明确搞活农产品流通的具体方针、政策、规划,这在我国"三农"发展史上是少见的。一方面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对新时期农产品流通如何更好更快地兴农富农有很明确的部署;另一方面表明农产品流通在整个  相似文献   

11.
邹文涛  吴乐  刘玲  刘刚 《林业经济》2012,(6):125-128
境外农业资源利用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日本与我国一样都是农业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大量输入境外农业资源及其农产品。但同时,日本的农业对外直接投资也迅速增加,这对其构建全球农业产业链,保障境外农业资源输入稳定性和自主性具有重要作用。在对日本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将构建全球农业产业链作为利用境外农业资源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随着网络技术、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信息采集及挖掘应用成为决定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产品电子商务对于化解农业生产中的“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有效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农村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作用。欠发达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缺少彰显区域特色的电商平台。如何将大数据技术和思维与电子商务平台有效整合,对于有效化解欠发达地区“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甘肃省陇南市为例,采用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探讨大数据对欠发达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的作用,系统分析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的主要困境,从大数据视角,探究欠发达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创新路径。[结果]欠发达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的主要困境为农产品网店竞争实力还待提升,特色馆可持续发展有待市场考验,“农产品上行”任务艰巨。在此基础上,从大数据视角,提出了陇南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创新路径:构建各方双向互动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体系,以农业大数据建设提高其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支撑,以大数据促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和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以大数据促进电商人才的培养等。[结论]大数据有利于实现农业精准生产,优化农产品电子商务智慧营销,使农产品流通实现全程跟踪可追溯。  相似文献   

13.
农业区划理论和实践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国内外农业区划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区划工作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具体的经验做法。20世纪 5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区划的内涵、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与特点、依据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创新思路等核心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探讨,并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实践方面,我国农业区划工作成效初显,农业区域布局得到优化,优势农产品产区进一步集中,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初步形成。但农业区域结构雷同、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依然存在。未来,我国农业区划工作要围绕"三农"问题的解决,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动态方法,进一步发挥农业区划在农业多功能拓展以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之间统筹协调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可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由于其本身包含重要的地理信息,因此有必要分析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文章运用地理集中指数、最邻近指数与核密度估计空间统计分析、地理探测器模型,针对辽宁省不同地级市及不同类型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基于此,提出具有区域特色的辽宁省现代农业发展建议。[结果]辽宁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空间格局差异显著。粮食类地理标志农产品呈分散分布,果品类、水产动物类、蔬菜类呈集聚分布,具有单热点或双热点特征。自然因素决定了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空间分布格局,而人口与经济因素起到了辅助的作用。[结论]辽宁省各地应加大资金和政府扶持力度,因地制宜制定培育相关地理标志的计划,以期利用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为当地农民增收创收,为乡村振兴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循环经济模式已经成为当今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在农业区域循环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优化制定农业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支持战略,有助于实现农业区域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农村地区的部分企业、农户和金融机构针对目前主要融资渠道、对绿色金融政策和产品的了解程度及绿色金融支持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农户和企业大部分均有融资需求,但目前河北省大部分农户和企业并不了解当地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和相关产品,其中37.5%农村企业目前主要的融资方式为银行贷款,而85%农户主要通过民间借贷和亲友间无偿借款的融资方式,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提供的绿色金融产品以绿色信贷为主,绿色保险、绿色证券涉及较少,导致农村融资渠道受限。[结论]深化企业和农户对绿色金融政策和产品的认识和了解、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支持机制和法律法规体系,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和融资渠道,能够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对农业循环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双赢、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中山市民众镇农产品和乡村游资源丰富,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而收益剧烈变化,乡村游宣传力度不够和配套设施不足而面临发展瓶颈的现状,在对电子商务在农产品和乡村游营销促进作用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该镇建立农产品销售与乡村游服务平台构建方案,形成“I+N+N”的专业镇集农产品销售与乡村游一体服务平台,以满足中小微乡村游企业发展和农产品销售的需要,推动当地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前,农产品物流产业已经成为加快新农村建设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同时,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转变,对农产品的配送要求逐步转变为健康环保、安全快捷的物流模式,因此既要注意农产品的绿色生产过程,更要重视农产品物流系统的构建及其运作模式的确立。广东省对农产品的需求量相对来说比较大,对农产品绿色物流配送要求较高,鉴于此,文章以广东省为例,首先对广东省农产品绿色物流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绿色物流的观念落后、农产品运输的绿色化程度低、绿色物流技术落后等问题,拟从物流中心结点、区域规划、物流通道等方面构建农产品绿色物流系统,并将广东省农产品绿色物流运作模式划分为批发市场主导模式、行业协会主导模式及第三方物流企业主导模式。同时,为了确保绿色物流能够正常运转,有必要落实政策、人才、技术以及资金等保障机制,旨在有效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提升农村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动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土地利用规划、村镇规划、水利工程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四个方面论述传统农业规划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并总结对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建设的启示。[方法]采用文献调研与对比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调研总结古代农业规划经验,利用对比研究提出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结果]传统农业强调因地制宜,根据土壤质量、气候条件等优化农产品布局,充分考虑环境容量、便利性、环境改善等进行城镇规划,注重风水理论在村镇规划中应用,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融入自然、灌排调相结合建设了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结论]传统农业规划思想对于土地利用及产业布局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制度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了总人口的70%左右,发展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个非常有用的途径。本文阐述了中国在农产品方面要大力发展网络营销的必然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农产品要更进一步地发展网络营销的现状进行剖析,总结出农产品网络营销存在着信息化平台、政府对农产品网络营销活动的规范性、农业从业人员的网络营销意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最终目的等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中国在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过程中需要改进的措施,以推动中国,特别是中国的南方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二战以来,日本农业分别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化时代和全球化时代3个阶段的发展和变迁,其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研究对日本农业支持政策的演变及动向、特征与发展趋势以及目标机制和运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显示:日本农业的变革涉及法律约束力、经营规模、农业贸易政策和国内支持等各个方面;日本农业的发展依赖于财政补贴,虽然其补贴强度呈下降趋势,但日本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对保障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仍具有重要作用。依据日本经验和教训提炼出的启示主要有:农户组织化经营要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要有序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消化要下大力气推动;国内支持政策应尽可能由纳税人负担。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降低农业支持水平与规模扩大的关系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辩证地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