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2000—2010年辽西走廊区域旅游总体差异演变、区域旅游发展速率差异进行研究。研究显示:辽西走廊旅游发展势头总体比较强劲,但区域整体态势不好,区域旅游合作不佳;区域内盘锦、锦州相对于整个区域旅游发展较快,朝阳、阜新发展相对较慢,并基于"点-轴"理论构建了辽西走廊旅游空间结构体系,藉此对辽西走廊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左静  李辉 《农业经济》1999,(7):36-37
辽西山地丘陵区历史上属于森林草原带,是辽宁防风沙、避水患的主要地段。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辽河平原和辽西走廊的工农业生产。由于长期采用掠夺式开发利用方式,该地区土地资源已遭受严重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据统计,辽西水土流失面积约5,4...  相似文献   

3.
南通市沿江地区包括47个乡镇、636个行政村,农业总人口170万。总面积1934平方公里,是江苏沿江农业开发的核心地区之一。通过构建绿色走廊、观光走廊和产业走廊,南通市找到了沿江农业开发的有效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通过中高海拔地区不同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比较,因地制宜,科学安排高优农业的栽培模式,推广农业新技术,发展高优农业途径,提高稻田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
辽西北寒冷地区高效庭院生态模式推广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西北寒冷地区高效庭院生态模式推广效益分析梁洪馨刘玉琢辽西北寒冷地区高效益庭院生态模式于1991~1993年圆满结束,从1994~1996年历时三年进行推广,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推广计划指标(一)规模:三年预计推广1.5万户...  相似文献   

6.
锦西市连山区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地处辽西走廊。管辖18个农业乡镇,281个村。现有农业人口35,58万人,耕地65万亩,人均耕地1.83亩。连山区的农业综合开发起步较晚。要使全区农业再上新台阶,在确保粮食生产高产、稳产的基础上,必须充分利用资源,拓宽农业  相似文献   

7.
辽西北地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西北地区是辽宁三大区域经济板块之一,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然而辽西北地区农产品资源丰富,农业产业化具有后发优势,若能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不仅能够直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同时也能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不失为辽西北地区实现快速发展的最有利的"突破口".本文在阐述了辽西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现状的同时,深入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辽西脱贫致富之路--辽西天然纤维生态产业链的设计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琦 《农业经济》2002,(9):22-23
一、问题的提出1.辽西贫困的根源。以朝阳为代表的辽西地区,是全国闻名的贫困地区,它制约着辽宁的发展,牵动着全省人民的心。辽西贫困的根本原因是它脆弱的生态环境已无力支撑农业的基本生产和农民的基本生活。而该地区以粮为主的封闭式传统农业和与农业关联性较小的传统工业的区域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非但不能恢复该地区的生态和经济,而且会进一步恶化该地区的生态环境。2.对策。欲使辽西地区脱贫致富,关键在于建立能够牵动该地区生态环境恢复的产业化生产模式,即建立一种与可更新资源(包括土地、水、气候、生物资源等)存量“…  相似文献   

9.
从区域开发的角度,对聊城市黄河故道区的环境特征、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针对黄河故道区的环境特征及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了:有机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态观光农业发展模式;果—菜复合栽培农业生产模式等三种不同的农业生产模式构想,为黄河故道区农业可持续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阜新地处辽宁省西北部,干旱少雨,十年九旱。随着当地现代农业示范带的发展,设施农业发展迅猛,保护地葡萄生产由于其较高的经济效益、方便管理、省水省肥等特点,近几年在阜新地区发展迅猛。其中冷棚葡萄生产具有前期投入少、见效快、便于管理等优势,成为当地保护地葡萄生产的“主力军”。本文以沈香无核葡萄为例,根据当地栽培的表现,重点介绍以下几项促早高效栽培技术,以期对广大果农起到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发展特色农业是西部农业开发的重点,是推进西部地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挥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建设西部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四川省攀枝花市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近几年已经筛选出了德热28、墨西哥11号、印度S288、卡蒂莫79635、蓝山5个适合推广种植的优质小粒种咖啡品种,发展咖啡产业条件优越。运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从种植的自然条件,政策机遇、区位,市场需求前景等方面分析了攀枝花咖啡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并在介绍攀枝花咖啡产业发展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攀枝花咖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产业认识不高、基础设施薄弱、争地、产品附加值低、融资困难等问题,从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种植模式和技术、、品牌建设、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组织、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推动攀枝花咖啡产业发展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下辽河平原多年的水文、气象及工、农业等资料,采用旱涝指数与正负距平、彭曼—蒙斯特公式、最小月平均径流量、恢复地下水位年需水量等方法计算,着重对下辽河平原用水结构的变化特征、水田用水时空的变化特征及生态需水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同时提出对下辽河平原水稻布局进行合理的调整。结果表明:下辽河平原用水结构以水田用水为主,在平水年与干旱年水田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最为明显,特别是在干旱年,生态环境用水仅为0.66亿m3,辽阳市、锦州市等生态环境用水为0,无法满足生态需水;下辽河平原生态需水的变化特征为干旱年的生态需水量大于平水年,在不同水文年型中下辽河平原生态需水的恢复量变化特征为干旱年中生态需水的恢复量大于平水年;对该区水稻生产布局做出合理的调整,在平水年水田需削减9.15万hm2/a,干旱年水田需削减10.623万hm2/a,锦州市水田削减量占本市水稻种植面积的比例最大。该研究结果对防止生态环境问题恶化、优化下辽河平原农业种植结构、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当前,广东正进行新一轮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部署,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振兴粤东西北地区农业的重要手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经营主体相比具有集约化、标准化、市场化和科技化的优势。文章将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农业经营主体划分为农垦集团、农业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普通农户等6类,通过调查1 238个农业经营主体,评价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营收结构,分析不同类别农业经营模式发展的利弊,得出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产业化经营,发展适宜现实情况和当地环境的经营制度,依托互联网和物联网,提高产品价值和利润空间,能更快地摆脱欠发达的经济地位的结论,并提出提高营商环境水平和大力发展物联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打造新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极的重要载体,是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产业共融的田园综合体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根据统计数据,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意义、现状、机遇及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当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初见成效,发展模式日益多样化、经营主体逐步多元化、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健全。新形势下,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制度环境更加优越、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市场空间更加广阔、内生动力更加强劲。但是,我国农村产业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产业融合层次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弱、利益联结机制松散、要素瓶颈制约尚未打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比较突出。[结论]提出应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产业融合模式、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能力、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激发多种要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搭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平台,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驶入"时代高铁"。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持续发展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定西地区农业发展存在生态环境脆弱、水土资源利用率低、人口问题突出、种植业结构不合理、农业资金投入不足、水利基础设施落后、农业市场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要使全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把人口、资源、环境与农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采取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控制人口增长、调整种植业结构、完善农业市场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系统构成及总体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秸秆资源是构建农业循环经济系统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的重要纽带,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文章对中国秸秆资源的现实构成、系统构成、中国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总体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论述。并且,还针对我国秸秆资源现实利用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以秸秆资源的集约、循环、高效、充分利用为总体取向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草种栽培区划是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实行草种区划,不但可以充分发掘利用现有的优良牧草和饲料作物资源,还可以避免有些地区引种筛选的重复劳动和盲目的国外引种的失败。文章以我国主要的优良牧草—羊草为研究对象,开展羊草在我国适宜性区划与种植现状的研究。适宜性区划是基于自然要素的生态适宜性模型,结合牧草生物学特性,综合考虑各因子进行系统分析,同时联系牧草实际生产情况完成,种植现状通过统计数据获得。研究结果明确了羊草在全国生态范围内适宜性的分布区域,提出了我国主要栽培牧草生态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其中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区中北部,内蒙古区中东部,黄土高原区部分区域、华北区北端。次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区中部、内蒙古区北部及中部、华北区中部。根据近10年的统计数据,对羊草在我国的种植现状有了一个初步了解,截止2011年,我国羊草种植面积达66.37万hm~2。研究结果理论上科学,模拟结果上准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不仅是生态环境人为破坏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土地荒漠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根据农牧交错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选择退耕还草、发展苜蓿草业,对该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文结合农牧交错区的实际,提出了该区苜蓿草业产业化开发的基本模式、阶段特征及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9.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该文以湖北省6个国家和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地区为研究范围,通过受访农户对当前循环农业生产影响因素、设施条件状况、信息传播渠道等的感知和评价,对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状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当前循环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比较落后,其主要制约因素是循环农业产品价格偏低、种养技术欠缺、市场信息闭塞、乡村基础设施落后、金融信贷支持不足,以及循环农业技术、品种的实际应用效果和市场化效益缺乏等几个方面。对此,该文认为,当前应着重从大力培养创新农民,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政府引导等几个方面去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环境污染现状与环境类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产生了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在分析该省环境环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对山东省的环境类型作了定量评价,并提出了防治环境污染的若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