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我国农村公共品的政府供给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由于市场失灵的原因 ,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品无法由私人提供 ,只能由各级政府参与供给。公共品按地域范围划分为城市公共品和农村公共品。根据农村公共品在消费过程中的性质不同 ,又可区分为纯公共品和准公共品。农村纯公共品主要包括 :农村基层政府 (县乡级 )行政服务、农村综合发展规划、农村信息系统、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大江大河治理、农村环境保护、计划生育、拥军优属、民兵训练支出等。农村的准公共品可细分为 3种 :第一种是在性质上接近纯公共品的准公共品 ,如农村义务教育、农村电力设施、小流域防洪防涝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政府行为选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解决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短缺”问题的路径,因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短缺”所归咎的原因的不同而大相径庭。与一味要求增加政府的直接投资不同,本文认为,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制度创新、变公共品供给的政府主导为市场诱导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中政府行为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公共品长期供给不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通过比较强势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行为与各部门公共品需求决定机制来探讨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偏向的公共品供给配置内生于地方官员在追求政治晋升和维持社会稳定之间的权衡;而各部门的公共品需求则取决于二元经济背景下各部门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因此,部门间公共品供给配置的政治决定机制和各部门公共品需求的市场效率原则之间的割裂导致了农村公共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错配和不足。  相似文献   

4.
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的博弈研究——基于行为差异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如政府、村级组织、农民等作为"经济人"通常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其目标取向均呈现出不同层次的多样性特征,进而决定了其在农村公共品供给方面的行为差异。农村公共品供给各主体不同的行为取向及相互之间存在的博弈是造成农村公共品供给滞后短缺问题的症结所在。政府是农村公共品供给最强势主体,是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难题的关键。地方政府的局部非理性特征决定了其供给行为的扭曲,中央政府应对其约束与激励并举。农民由于内生合作能力的贫弱较难成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需要一个自上而下凭借行政强力的乡村组织介入到村庄秩序的建立中,同时也要健全农民的利益诉求机制和民主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历史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括分析了中国古代、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特征.古代农村公共品供给成本基本上由农民承担,民国时期农村公共品供给处于乡村自理状态.新中国建国初期政府采取以劳动力替代资本的方式保证农村公共品基本供给;改革以来至税费改革之前,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承继人民公社制度基本架构,但缺乏人民公社体制的强制性能力,未能适应农民主体利益诉求;税费改革后政府增加了农村公共品供给,而提高供给效率成为制度改进的关健.  相似文献   

6.
农村公共品的非政府组织供给与政策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仍处于高度匮乏状态,且供给主体单一。而非政府组织由于在组织方式、信息取得等方面的优势,政府应当鼓励其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发挥作用,这样,既可以弥补政府和市场供给的不足,又可以形成农村公共品社会化供给的多元化格局,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公共品供求不平衡的现象不断加剧,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例如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资源分配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文章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农村公共品供给与经济发展理论契合性论证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综述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两者在实际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供给不足影响经济稳定发展、供给不合理与经济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得出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农村公共品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的保证,反过来农村经济发展也能够加大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层次与规模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一主多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现状的分析,从政府和市场角度阐释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表明,构建"一主多元"供给体系是实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有效供给的可行路径;明确政府为主要供给主体、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参与以及市场运行机制是"一主多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体系的主要内涵。并从政府供给、多元参与及市场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构建"一主多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品除了具有一般公共品的特性外,还具有收益外部性、成本沉淀性、多样性、层次性、阶段性和公平性几个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农村公共品不应该只由单一的政府供给,而应该由政府、盈利与非盈利组织、农村社区和农村居民个人、其他社会力量等共同供给,但政府应承坦起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主体地位,同时要明确划分各供给主体的责任,以确保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公共品多元化供给模式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品的多元化供给模式提高了我国公共品的供给效率,但作为参与主体的政府、私营部门和非营利部门却又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公共品多元化供给模式存在的问题指出:政府应在加强自身制度约束的同时,积极为市场供给提供制度激励和必要约束,并保证非营利部门的健康发展,切实解决公共品配置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