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北方小麦收购市场与面粉零售市场的整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我国北方主要小麦收购市场和面粉零售市场之间的整合程度.结果表明,小麦收购市场和面粉零售市场之间存在长期整合关系;随着小麦购销市场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市场价格信号传递速度加快,小麦市场与面粉市场之间也存在短期协整关系.就因果关系而言,既存在上游(小麦)价格引起下游(面粉)价格的变化,也存在下游价格引起上游价格的变化,价格信息传递并没有固定走向.  相似文献   

2.
从市场整合程度看中国木材市场效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1997年7月到2004年7月全国20个主要城市的红松原木价格和12个城市的杉原木价格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测试中国木材市场在长期和短期的整合程度。结果表明,在多种政策的作用下,中国木材市场存在长期的整合关系,但不存在短期的整合关系。  相似文献   

3.
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及市场综合联系指数方法对中国南方10省市2002~2014年12年间的木材市场整合程度与传导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方木材市场⑴具有长期整合趋势,但短期内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而阻碍了市场整合;⑵不存在严格的"价格变化中心";⑶价格影响机制以非对称传导为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粮食进口快速增长背景下粮食贸易格局转变视角,利用中国和国际大豆、玉米、小麦和大米的月度价格数据,采用VAR-BEKK-GARCH模型剖析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和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国内外大豆价格间存在协整关系,而国内外玉米、小麦和大米价格间不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国内外粮食价格传递效应上存在差异,国内外大豆价格间存在双向的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国内外玉米价格间存在单向的均值效应和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国际小麦和大米价格波动传递效应较弱,而中国大米和小麦市场对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贸易格局转变形势下,国内外粮价波动溢出效应有所强化,但是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政策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豆市场竞争性实证分析:1998~2004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估计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了中国大豆市场的竞争状况。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大豆市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已经形成了全国统一的竞争性市场;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大豆市场在偏离原有的均衡后重新调整到均衡的速度较慢,市场竞争的效率较低;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大豆主销区市场引导主产区市场,但没有形成一个辐射全国的主导市场。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中国大豆市场竞争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分析了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利用BEKK模型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未表现出显著的协整关系,但随着粮食市场开放程度提高,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的协整程度逐渐增强;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具有重要影响,但其影响效果在不同粮食品种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中国粮食市场开放强化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市场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供了一种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分析空间市场整合问题的思路。以中国小麦市场和玉米市场为例,本文首先采用阈值误差修正模型识别了中国20个地区的小麦市场之间和27个地区的玉米市场之间的交易成本,进而以运输距离和运输方式作为运输成本的替代变量实证分析了运输成本对交易成本的影响。结论显示,虽然不同地区的小麦和玉米价格数据都具有良好的协整效果,但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运输成本只能解释交易成本40%~50%的变差,并不能认为中国小麦和玉米市场是高度整合或高效运行的统一市场。  相似文献   

8.
我国小麦、玉米和生猪收购市场整合程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运用共聚合法和市场联系指数法对我国小麦、玉米和生猪收购市场的整合程度进行了研究,所用资料为农业部农研中心固定观察点和畜牧兽医司的收购价格。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和玉米收购市场之间均存在较好的长期整合关系,生猪市场虽也存在长期整合,但整合程度没有小麦和玉米市场好;短期整合情况正好相反,小麦和玉米市场均不存在短期市场整合,但各地生猪市场中“河南和江苏”、“上海和天津”之间存在短期整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中国玉米、稻谷、小麦、大豆、棉花、白糖、猪肉7种主要农产品之间的长期价格均衡与价格传导路径。考虑到单次回归结果对样本期的敏感性,本文在总样本期内通过滚动窗口抽选了多个子样本期重复进行协整检验并回归误差修正模型。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玉米、棉花和白糖处于价格传导链的基础地位,小麦和大豆处于中间环节,稻谷和猪肉处于末端环节。其中,玉米价格与其它农产品价格之间通过协整检验的次数最多,且玉米价格在协整系统中被识别为弱外生变量的频率也最高。考虑到玉米种植区域广泛、总产量高、用途丰富、产业链深度与广度都较高,且玉米价格与原油价格的联系紧密,本文认为玉米是中国农产品价格稳定中的"锚"产品。政府应当加强对玉米市场的重视,在对农产品制定价格调控政策时要充分利用玉米作为"锚"产品的市场地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协整分析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大米、小麦和玉米三种产品的农户收购价格、批发价格、零售价格以及国际价格相互之间的价格传导,以及不同省份批发价格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贸易政策限制,三种谷物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国内外价格传导不充分;谷物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谷物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的整合程度较高,价格传导比较充分;谷物批发价格与农户收购价格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价格传导不充分;不同省份小麦和玉米的批发市场整合性较高,而大米的批发市场整合性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